分享

疼痛的基本病机帝曰:愿闻人之五藏卒痛,何...

 wLJ0679 2020-05-07
疼痛的基本病机

帝曰:愿闻人之五藏卒痛,何气使然?歧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素问·举痛论》)

这段文字是讲五脏卒然而痛的病机。先来看校勘。就一个地方,在”寒气入经而稽迟“,可以根据《太素》改为“寒气入焉,经血稽迟”,更通顺一些。这个校勘,对文意的影响并不大。
什么是“五藏卒痛”呢?就是说因为病在五脏而引起突然发作的疼痛。这主要是要与风寒湿三气客于体表引起的疼痛相区别。文意很简单:寒气侵袭人体,或入于经络,或客于脉外,都可以引起五脏卒痛。寒气入于经脉,则因为寒有收引的特性,引起经脉气血运行迟滞,涩而不行,气机不通则痛。寒气客于脉外,而经脉因之收引,于是经脉之中的血气因之不足,运行不畅而痛。无论寒邪客于脉内还是脉外,其疼痛特点都是起病较急,所以称为“卒然而痛”。
这段条文是在讲五脏卒痛的病机,但实际上也是指所有疼痛的共同病机,那就是“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因为经脉中的气血涩滞不通,所以发为疼痛。
有两个地方比较值得玩味。第一个地方是“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这是《内经》对于气血循行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虽然文字上说的是“经脉流行不止”,则经脉里通行的是气血,流行不止的也是气血。气血之循行,是如环无端,往来反复,一刻不停的。这就是“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最重要含义。而一旦气血流行不畅,甚至涩滞、闭塞,就会出现包括疼痛在内的各种疾病。《医学心悟》在这段条文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提出“所谓热则流通,寒则凝塞,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也。”这句话遂成为后世论痛的基石。
当然,严格意义上讲,疼痛只是一个症状,但中医辨病,最是重视主症。如果主症以疼痛为特征的,疼痛也可以当成一个病,而不是孤立的症状来对待。例如胃痛、头痛、胁痛等等。
除了在“举痛论”里强调了“经脉流行不止”的重要性,《灵枢痈疽》也有类似论述:“经脉留行不止……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邪客于经脉,则血涩而不通,卫气因之聚集而不散,郁而化热,发为痈肿。实际上,经脉涩滞引起的疾病当然远远不止疼痛和痈疽。《丹溪心法》在解释郁病的时候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将气血运行不畅作为各种疾病的发病基础,是非常有道理的。
第二个值得玩味的地方是“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很多注家下了不少功夫来解释,为什么寒邪客于脉外和脉中有这样的区别。例如《集注》引张兆璜之言说:“张兆璜曰。气为阳。血为阴。气无形。血有形。气行脉外。血行脉中。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正言其形气交感之要道。”血在脉中,气在脉外,所以寒气入于脉中则病血而血少,客于脉则病气而气不通。看上去很完美。其实并不用这么机械,这也正是值得玩味之处:难道寒气客于脉内,就没有气不通吗?管于脉外,就没有脉络的收引拘急而血少吗?这里的脉中、脉外应该作互文来理解。寒气客于经脉内外,则气血涩滞不行,相对不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