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国辉煌,有始皇的一半,也有赵姬的一半……

 陈皮朵娃 2020-05-07

  

写下这个标题,我仿佛听见了嗤嗤的笑声!但我是认真的。赵姬这个女人,被世人埋汰的太多了。

赵姬,并非某个老赵家的女儿,她也不姓姬。说起来,我们的历史典籍,无论正史野史,对于女性的确都是有歧视的。这位赵姬,就是秦始皇的亲娘,但是依然是位无名氏。

因为小说《东周列国志》,位极太后的她被作者冯梦龙赏赐了一个供人称呼的代用符“赵姬”,这个代用符实际是贬义的。姬,在字面的第一层意思,是“美女”,还有一种是姓氏;第三层意思是做人小妾的,在此实际更是第四层意思,指明此女子是赵国(今邯郸)舞娘。我个人认为,今人把歌舞厅女工作者贬称为“鸡”,可能来自这个字的谐音,再泛延到从事性工作的女性。

她是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皇帝嬴政的生身母亲,也是战国时期秦庄襄王的王后。但史上对于这位女子,真是各种差评不忍目睹。至于她是不是真的舞娘出身,已经搞不明白了,《史记》记载到她的时候,太史公也不知道是打瞌睡了还是咋地,寥寥数言,竟然前边说她是富商吕不韦为了政治押宝,买来献给正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异人的,后边又说她是赵国大土豪家的千金。

好事如我,就这个前后矛盾的身份,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1.如果她是舞娘,那么跟吕不韦有一腿的传说就可能是真的,野史也有说她早就是吕先生买来做了小妾的,不管怎么说吧,出于对为自己赎身的主人有肝脑涂地的感恩之情,完全可能怀胎赴任,嫁与异人,生下的孩子政,也就是吕不韦的种。

2.如果是大户人家的千金,那么可能本来就很有政治头脑。而异人敏感、多疑、性格懦弱,有野心的她并不甘心仅作一个文艺青年的老婆。

这两种可能性都使她不得不与手段繁复足智多谋的吕不韦搅合在一起。异人是庶出王子,在赵国根本得不到国宾礼遇,如果想让他被立为储君,仅仅长袖善舞是不够的。

俗话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吕不韦先生最不缺的就是钱。他知道秦国太子安国君最宠爱的宫妃是华阳夫人,所以就使上了曲线鱼雷,用钱把华阳夫人的姐姐直接砸成秋天的石榴,高兴得合不上嘴。这位姐姐高兴了就按照吕先生吩咐的去妹妹那做说客,让没有子嗣的妹妹认异人做儿子。

华阳夫人何许人也?看过电视剧《芈月》的,自己脑补一下,华阳夫人是芈月的表侄孙女,都是有来头的。我前面说了异人是个文艺青年,他为人还是可以的,认了干娘,挺尽孝心的,并且把名字改为“子楚”,惹得来自楚国的华阳夫人好生感动,就缠着安国君把异人接回国立为储君。

安国君嗣位做了秦孝文王没多久,这位新王就耽迷酒色身体败坏,死了。顺理成章成了太子的子楚,如期顺理成章地继位,史称秦庄襄王。这文艺青年真的很有良心,他封华阳夫人为太后,让吕不韦做了“相邦”,也就是宰相吧。

也不知道是血统遗传,还是老婆协同吕不韦算计他,庄襄王36岁时命归西天。儿子嬴政才十三岁,却必须担起国君的重任。赵姬也就成了太后,让嬴政喊吕不韦二爸(仲父),把丞相称为“二爸”,这确实让人浮想联翩。

二爸吕不韦,不知道哪根筋脑虫蛀坏了,或者他就是不愿意太应酬做了太后的赵姬,年轻漂亮的姑娘多死了,何况皇帝眼线多,跟太后来往密切了惹麻烦。

但他自己回避的办法,却是给赵姬物色“面首”,于是这时候,嫪毐(lao ai,千万别读成:缪毒。)上场了。

这个精武男人,虽有小白脸之职,却是粗人。是每年在秋收之际表演奇技,被广为传说,让吕不韦采纳进宫的。这类娱乐项目,古往今来都为草民喜闻乐见,虽恶俗不堪,但人民群众有恶俗的权利。吕不韦哄他假装太监,让他去伺候赵姬。粗人就是粗人,天长日久忘了身份,竟然酒后跟人吵架,口吐狂言:“吾乃皇帝之假父也。”秦始皇真是晦气,又是“仲父”,又是“假父”。莫说好好一个太子出身的皇帝,就是真的是私生子,被这样玩,也火大。

嫪毐下场咎由自取,被五马驾车,撕成碎片了。他跟赵姬生过俩儿子,可怜无辜的孩子,被装进麻袋活活摔死,最倒霉的是嫪毐的亲戚们,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农人,也都丢了脑袋。

以秦始皇的心狠手辣,看起来真不像是庄襄王子楚的血脉。但他对于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吕不韦却网开一面,不但不予取命,还让他去藩国就职,因为后来想起就恶心,大臣们也唠叨,才将他贬居蜀中。吕不韦是饮鸠自杀的,内心是种已成果心愿达成死而无憾的释然,还是竹篮打水心血东流前功尽弃的抱恨,这个心理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我个人认为前者更有可能,并非结局是死就算失败。吕不韦是从来知道,自己不可能直接坐皇位的,否则他也不会一直只做辅助始皇帝的事,他已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事实上这“一人”也是对他诸多垂听。

作为把进入政界当事业的商人来说,他不可能如现代美国的川普,直接去成为总统,但他通过始皇,达成了他的政治抱负和主张。在推进文化方面,他也是功勋卓著,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是一部让后世也受益匪浅的巨作,囊括务虚务实,天地、万物、古今,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在当时被誉为“多一字不行少一字不可”的全面而严谨的经典之作。“一字千金”这个成语典故,发自于此。

或许,秦始皇心里也明白,自己血管里奔流的源头来自何处。

赵姬也并未被取消太后封号,只是被赶到城外的一处别宫居住,嬴政发誓与之永不再见,并警告群臣:谁敢说情,必“戮而杀之,蒺藜其背”。

结果,还是有27个大臣为太后求情而被处死。

27个朝臣不顾生死为赵姬说好话啊,这其中必有渊源,吃瓜群众不会以为赵姬淫乱,就人尽可夫,跟群臣都乱搞吧,如果这样想,也未免太小看秦始皇了。太后的遭遇能让群臣抛头颅洒热血也要为其上谏,必定是有她值得的理由。如同史书不写她的名字,因为这部分功绩是后世的男权世界不待承认、有意无意忽略的,所以把对政治女流的记载,着重点放在了私生活的污点方面。

鉴此,赵姬并非一无是处的荡妇,否则也不会有大臣前赴后继冒死进谏。从扶持异人开始,一路成为太后,到辅助13岁的孩子安邦定社稷,把被赵国欺负的弱国,打造成开疆拓土的强国,并为群臣拥护,她应该是个有智慧的女子,史上也并无其他质证表示她为人处世的不善,比如跟恩人华阳夫人,她们俩始终和谐相处,华阳夫人是安享终年的。其他劣迹,更无记载,疑罪从无啊。

至于宠幸嫪毐,我想,一个少妇成了太后,养个面首,可能是被默许的,否则嬴政也不是傻子瞎子兼聋子,若非这粗俗不知轻重的莽夫乱吠自己是皇帝老儿的“假父”,也不至于死得这么难看。“女子之色,虎狼之物甚是难填;论女子之至淫,非太后莫属。” 这句话,根本就是杜撰,找不到出处。世人对于女人,尤其是出人头地的女人,总是没有好话可赠送。

另一个事情,也从侧面佐证,赵姬是个得人心的太后。

有个叫茅焦的人,在知道27个人为太后求情而死后,依然义无反顾地指责嬴政幽禁太后过于狠心。奇怪的是,嬴政居然被说服了,不要命的人很多,但是至少这赵姬得有值得人家不要命去维护的理由。

嬴政不但亲自去迎回秦国太后——赵姬,死了以后嬴政也非常悲痛,还将母亲追封为“帝太后”,足以见证,秦国的辉煌,有始皇的光芒,也有赵姬的恩光。

作者:陈皮朵娃

(图片转自网络,感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