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消息!澳政府已在考虑率先对中国开放边境!或与大学联手本学年推动留学生乘包机返澳!中国留学生握住了回...

 旅居墨尔本 2020-05-07

留学生攥上了回澳的双保险?

新冠肺炎对澳洲的影响还在继续。

截至发稿前👇

澳洲共确诊:6891例;死亡:97例;治愈:5890例

其中👇

新南威尔士州:3045例

维多利亚州:1454例

昆士兰州:1045例

西澳大利亚州:551例

南澳大利亚州:438例

塔斯马尼亚州:223例

澳大利亚首都领地:107例

北领地:28例

虽然解封的措施要到明天才能官宣,但与澳洲解封有关的信息已经迫不及待地一个接一个蹦了出来。

就在刚刚《7 News》曝出了一则重磅新闻!

虽然此前莫里森一直坚持如果要开边境,短期内只开新西兰。

但现在,据报亚洲的几个国家或也将加入解开旅行禁令的豪华午餐!

本周二新西兰总理Jacinda Arden参与了澳洲国家内阁会议,商讨两国双向旅行的可能性。

而澳洲现在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想要出国的澳洲人可以迎来更多的选择!

根据《7 News》的报道,澳洲疫情协调委员会负责人Neville Power连爆猛料。

称澳洲政府打算对亚洲部分国家开放边境,而中国、韩国和日本都在开放备选的名单之中!

他指出:“我们与日本、韩国和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因此重启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澳洲的资源部门也非常依赖这些亚洲市场。”

尽管印尼是最受澳洲人欢迎的旅行目的地之一,但鉴于目前印尼境内疫情情况,所以暂时没有被澳洲列入重启名单。

据悉,Power是在3月底被澳总理莫里森任命为澳洲疫情协调委员会负责人,主要职责是减轻新冠病毒对澳洲企业、社区和人民的影响。

此外,如何让澳洲人在疫情期间和疫情结束后保持工作也是该协会考虑的事情之一。

而这三个被特别提出的国家也确实都已经很好的控制住了疫情。

韩国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在检测率上超越澳洲的国家,日本也在加强检测中。

而此前被维州首席医疗官提出的,只要清零就可以像新西兰一样开放的我国,根据《丁香医生》的最新数据统计。

目前全国的现存确诊已经不足500,清零也是指日可待。

Power在今晨不仅表达了对抗疫成功的中日韩开放边境的积极态度,对于最近引起了诸多讨论的留学生豁免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根据《Daily Mail》的报道,Power也同时强调了留学生对澳洲经济复苏的重要性。

留学生为澳洲的经济贡献,每年高达350亿,但今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澳洲被迫关闭了边境,经济也受到重创。

Power表示,必须重启第三大出口产业,以确保经济能在7月恢复正常运行!

Power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虽然联邦政府拒绝在财政上帮助大学,但双方应共同努力,让留学生重返校园。

他提出留学生应乘包机入境,并采取隔离措施,大学可以与政府合作,提供安全的筛查程序,帮助这些滞留海外的留学生尽快回到澳洲。

“我们需要增设隔离措施,确保学校的安全,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加快步伐,让留学生于本学年返澳!”

据澳洲领导人及专家透露,虽然本周有望解封,但旅行禁令最早也将等到10月才放宽。

有专家预测,如果感染率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则最早8月洲际旅行就将不受限制。

作为澳洲疫情协调委员会的负责人,Power此番的表态,相信会较此前的组织、协会更有分量的多。

此前澳洲就已经透出过欲对抗疫成功的国家先开放边境的说法,而眼下韩国日本检测大大提升、安全指数也在上升,中国更是已经大踏步奔向清零。

出于经济等多方考虑,在这个澳洲本国也即将解禁的时间点,考虑对亚洲三国提前开放也属“合情合理”。

而对于留学生的豁免,Power也是较此前空泛的想法和游说外,提供了更详细的操作模式。

留学生乘坐更为安全的包机,在政府和学校联手进行筛查和隔离后重返校园,这样的模式可以说在可行的范围内,已经基本上将风险降到了最低。

在时间上,Power也更加直接的给出了“7月复苏”和“本学年”,相信这两个明确的时间点,也将推动教育部长Dan Tehan口中的那个“稍后某个时间点”大大提前。

而无论是率先对中国重启边境还是豁免留学生,按照Power的说法中国的留学生都算是攥上了“双保险”。

不知道如果澳洲真的找到了确保安全的方法,在本学年重启校园、重启边境,大家会选择回来吗?

最新的墨尔本维州补助讨论群已建立。

有需要补贴的同学可以加下方对应学校圈儿姐的二维码进群、寻求帮助!

希望需要帮助的大家都能顺利的拿到补贴,继续自己的留学之路!

如果不是来自以上六所大学,请添加新石器小助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