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汕工夫茶”之茶艺的表演艺术

 江湖无岁 2020-05-07

关于潮汕工夫茶,我已经发了几篇文章去说明潮汕工夫茶的起源与相关的茶文化,今天我们来说一下潮汕工夫茶的茶艺及表演过程。潮州工夫茶艺是广东省潮汕地区特有的传统饮茶习俗,是潮汕茶文化和潮汕茶道精神重要组成部分;以安溪铁观音和凤凰单枞茶为主要用茶,以精致配套的泡茶器具,遵照独特讲究程式的一种茶叶冲泡和品饮方式。具有'和、敬、精、洁、思'的文化精神。'

潮汕工夫茶艺是中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在2008年,潮州工夫茶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面我们来说说潮汕功夫茶艺的表演过程吧!

表演过程如下:

一、所需用具:茶叶--以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为最好。

二、所需茶器:能容水3-4杯的孟臣罐(宜兴紫砂壶)、若琛瓯(茶杯)、玉书碾(水壶)、潮汕烘炉(电炉或酒精炉)、赏茶盘、茶船等。

三、表演过程:

(1)鉴赏香茗:茶艺师用茶,从茶仓中取出一壶量的茶叶,置于赏茶盘中,协助泡茶的助手接过赏茶盘,让来客鉴赏干茶叶,并介绍所用茶叶的相关特点。

(2)孟臣淋霖:用沸水浇于壶身,其目的在于为壶体加温,即所谓'温壶'。

(3)乌龙入宫:将茶叶用茶匙慢慢地拔入茶壶,装茶叶的顺序应是先细、再粗后茶梗。

(4)悬壶高冲: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满于壶口为止。

(5)刮顶淋眉:用壶盖慢慢地刮去壶口的泡沫,盖上壶盖,冲去壶顶的泡沫。淋壶可冲淋壶盖和壶身,但不可冲到气孔上,否则水易冲入壶中。注:淋壶的目的(一则为了清洗,二则为了使壶内外皆热,以利于茶香的发挥。)

(6)熏洗仙颜:迅速倒出壶中之水,洗去茶叶表面的浮尘。

(7)若琛出浴:用第一泡茶水烫杯,又谓'温杯',转动杯身,如同飞轮旋转,又似飞花欢舞。

(8)玉液回壶:用高冲法再次向壶内注满沸水。

(9)游山玩水:也称运壶,执壶沿茶船运转一圈,滴净壶底的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影响茶之圣洁。

(10)关公巡城:循环斟茶,茶壶似巡城之关羽,目的是为使杯中茶汤浓淡一致,低斟是为不使香气过多散失。

(11)韩信点兵:巡城至茶汤将尽时,将壶中所余斟于每一杯中,所余的是全壶茶汤中的精华,应一点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戏称韩信点兵。

(12)敬奉香茗:先敬主宾,或以老幼为序。

(13)品香审韵:先闻其香气,后品茗。品茗时,以拇指与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称“三龙护鼎”。品饮时,要分三口进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动心',茶汤的鲜醇甘爽,令人回味无穷。

(14)高冲低筛:冲泡第二泡茶,重复第八步动作。

(15)若琛复浴:手法如同第七步“若琛出浴”的动作。

(16)重酌妙香:重复第九、十、十一步动作。

(17)再识醇韵:重复第十三步动作。

(18)三斟流霞:冲泡第三泡茶。铁观音等乌龙茶,内质好,香气浓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美称。因是表演,故只冲泡三次,希望能为来宾带来美好的回味。

(19)谢茶敬客:完成整套潮汕工夫茶的冲泡程序。

四、提示:潮汕工夫茶的茶艺表演以冲泡两次茶为宜,最多不超过三次。这样既给来宾一个完整的印象,又不使表演时间过于冗长。如果在生活中,则可以继续冲泡下去,且每一次冲泡,时间上应有一段间隔,不可一壶泡完紧接着又泡一壶,间隔时间大致为10分钟左右。

这就是潮汕工夫茶艺的表演过程,表演过程层次分明、谦让和善的礼仪,茶艺方式的高雅格调。作为中国茶艺最古典的流派,集中了中国茶道文化的精粹,乃大俗大雅的完美体现,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沉积,不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汕功夫茶艺表演过程明确了潮州工夫茶茶叶的选择、冲泡程序等等,使潮汕工夫茶有了一套完整的规范,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潮州工夫茶的冲泡方法,也让潮州工夫茶的传承与发展能够在这一标准模式的基础上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文化,有利于潮汕工夫茶的茶艺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潮州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弘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