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池及雷池文化

 文冠厚朴 2020-05-07

雷池及雷池文化

一、关于雷池

雷池,古称大雷,亦称大雷江,今人所称雷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雷池,就是整个大雷水系,而大雷水系的前身是古彭蠡,古彭蠡的前身是古长江水道。狭义的雷池,一般是指雷水进入望江县境内的下游水体。《元和郡图志》载“大雷池水,西自宿松县流入望江县界,东南积为池,经县而入于江。”《太平寰宇记》亦有类似记载。本县清代学者沈镐《雷水论》:“溯源穷委,则起自黄梅之龙潭,外之距江有远近,内之收揽有边岸,支入之水有短长。形势参差出入,若黄之诸泽,宿之众湖,皆雷水所为也。而入望成巨浸,则荡为泊湖,流为急水。汉晋之世出雷港,宋以来出华阳。其支流余裔,别为杨溪、为县埠河;汇而潴,则为武昌、为漳湖。望之四泽,可统名之曰雷水,而又漫而与皖水相通,由炼畈趋皖口,同为张港以入江。”因而,望江又称雷阳。

对于古彭蠡及古雷水的形成,当代学者谭其骧、张修桂有过精到的论述。概括地说,先秦时代,江汉合流出武穴以后,在九江以北,黄梅县城以南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冲积扇,滔滔江水在冲积扇上分汊东流,《禹贡》概谓之“九江”,至扇前洼地潴汇成彭蠡泽,其范围从黄梅、宿松,直到望江,乃至皖口。彭蠡泽初始时与江水并联,就是一段加宽的江面,后由于上游泥沙淤积,加之鄱阳湖赣水顶托,形成自然堤,并渐渐出露水面,以至江湖分离,湖面萎缩,最后形成众多陂湖和内水通道,直至望江东南数十里入江,这就是雷水。

《水经注·江水三》:“青林水,又西南历寻阳分为二水,一水东流通大雷,一水西流注于江。”青林水在今湖北省广济县。寻阳,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南。由此可见,雷水源自湖北广济的青林水,其全程合广济、黄梅、宿松等县诸水,穿太白湖,龙感湖、大官湖、泊湖至望江经杨溪河在县东南漫荡为池,从大小雷口入江,同时与武昌湖、皖水漫通。

班固在《汉书·地理志》认指新发育的鄱阳湖为彭蠡,而古彭蠡遗存之水域遂为雷水、雷池取代。据此,推测雷池作为地名,当在东汉。郭璞《江赋》中把云梦、雷池、彭蠡并称,表明“雷池”之名在汉晋之时,已经为人所熟知。至于为何称“雷水”,也是众说纷纭,沈镐说:“吾望之水以雷名,旧说有蛟龙乘雷雨起而河渠成,理或然也。”学者崔恒升说“其地貌因象古文“雷”字而得名”。还有人说“雷池”之名,是周瑜依八卦所定。三国时,东吴在此设“雷池监”;东晋时设大雷戌;南北朝时为大雷郡。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历阳(今安徽和县)镇将苏峻与寿春(今寿县)镇将祖约起兵反晋,江州刺史温峤欲领兵东下保卫京都建康(今南京),中书令庾亮恐手握重兵的荆州刺史陶侃趁虚而入,故在《报温峤书》中写道:“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毋过雷池一步也。”只因这句话,遂使雷池成为某种不可逾越的界限的喻指,从此多出了个成语。

二、关于雷池文化

滚滚雷池水,滔滔彭蠡波。雷水从往古走来,又奔向大海。雷池所在,上承荆楚,下接吴越,人文荟萃,物产富饶。早在6000多年前,先民们便繁衍生息在雷水之畔。以黄家堰和汪洋为代表的县内众多遗址证明了这一点。独特的区位单元,数千年的交融积淀,造就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雷池文化。

千百年来,悠悠雷池水,哺育了望江人,望江人更赋予雷池水以人文的光辉。鲍明远一封家书,展现了大雷岸壮丽画卷;庾元规两句箴言,指明了古雷池界限莫逾;刘寄奴战雷水,朝廷倚重;黄庭坚叹雷口,天水模糊。这是域外人士眼中的雷池,而本地人物故事则多内敛敦厚:昔孟宗鱼鲊投江,晋王祥卧冰求鲤,张镇周宴饮赠帛,麹信陵为民除害,徐仲源割股疗亲,王之庆浔江投水。可以说忠孝节义,一无乏缺。清末,有好事者曾以一字概括安庆老六县人性格:“怀宁易,桐城达,潜山毅,太湖诤,宿松直,望江悫”。其它未遑知,而旌望江曰“悫”,可谓确矣。所谓“悫”,也就是恭谨、厚道、朴实。这是很有见地的。

除了以上士大夫的高雅庙堂之音,雷池之水还在乡野浇灌出很多土俗之花,其中两朵格外的艳丽,一是黄梅戏,一是望江挑花。望江是黄梅戏发源地之一,望江人蔡仲贤是最早的黄梅戏艺人,对黄梅戏初期的形成和发展有奠基创立之功,嗣后的龙昆玉创立“昆玉佬戏班”,并以龙腔在各地演出,当时声誉颇高,龙腔现在被列为市级非遗。望江人对黄梅戏有突出贡献的还有剧作家陆洪非,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等著名剧目,还编写了31万字的《黄梅戏源流》。

望江挑花,最初为民间以发绣作为敬神的敬褡,后在唐代诗人罗隐的点化下,逐渐形成以人物、花鸟、图腾纹样等为主题的民间技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以“挑、钻、游、织”四种技法构成图案,并能正反成趣,在众多挑花艺术中独树一帜,集中体现了望江人追求生活艺术的聪明才智;它以“土、特、奇、古”的艺术风格,集中反映了望江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独特理念。1979、1981、2000年作为装饰品,三进人民大会堂。省群艺馆张志先生说:“望江人民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挑花艺术,绣出一朵朵散发清香的花蕾,开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里”。2006年12月被列为省级“非遗”,2008年6月又被列为国家“非遗”。

近年来,我县在挖掘本地文化遗存,宣示雷池文化内涵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县内外很多有识之士也对此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取得了可观的成果。2010年举办了首届雷池文化论坛,编辑出版了论文集《雷池论道》;2015年组织开展了一次大规模多层次的提炼“雷池文化”内涵的征集活动。从七个方面提炼出雷池文化的基本内涵。具体是:

雷池文化之“本”——忠诚担当。

唐朝望江县令麴信陵在主政期间,爱民如子,望江大旱,麴信陵忧心如焚,斋戒为文,祷告于天,入九龙潭为民除害,采取一系列惠民德政,使百姓安居乐业。明朝著名谏官望江人王瑞正色立朝,直言敢谏,任谏官15年之久,深受朝野赞誉。

雷池文化之“魂”——崇孝尚义。

雷池大地孕育出崇孝道、讲仁义的人文品格,千年传承,素有“义乡县”、“孝感乡”和“三孝之乡”美誉。乾隆三十三年《望江县志》载:“陈、隋间,县有义士助国平时难,隋文帝旌为义乡。”望江改为义乡县。“孟宗哭竹”、“王祥卧冰”、“仲源泣墓”三孝故事发生在望江。过去城里有三孝祠,知县师范撰联曰:

泣于竹,卧于冰,绕于墓,三孝岂寻常孝行。

山有台,堤有池,里有墩,千秋共仰止芳名。

雷池文化之“根”——泽国水乡。

望江自古以来就是泽国水乡,古雷池的浩瀚与壮阔。老子曰:“上善若水”,“攻坚者莫胜于水”,水乡文化的特质成为雷池源远流长的文化脉络和精神导向。感天动地的孝道故事,守诚忠信的雷池典故,包容接纳九省十三县的移民文化,围湖造田,把野水荒滩变成鱼米之乡;兴利避害,把无穷水患治理成富民水利,无不展示了望江人奋发图强的意志品质。

雷池文化之“脉”——重文乐艺

历史记载兴于唐代的莲花书院、宋元时期的慈湖书院、清代康熙年间的雷阳书院,形成了颇具影响的书院文化。至今也有1000多年历史的国家非遗——中国望江挑花,彰显了望江人根植生活的伟大艺术创造力。作为黄梅戏的发源地,诞生了黄梅戏鼻祖蔡仲贤、著名的剧作家陆洪非等一批批黄梅戏艺术家。朱子理学的深远影响,乡贤文化盛行,乡贤名流甚多,古代有三国时期雷池监孟宗、唐朝开国元勋张镇周、大唐贤明县令麴信陵等;近代有据《安徽通志》记载,如江苏巡抚倪良耀、河南巡抚倪文蔚、湖南巡抚余诚格等。

雷池文化之“魄”——兼容并蓄

望江上通巴渝,下联吴越,长江过境流程65公里,历史上著名的古雷池扼守长江黄金水道武汉至南京、上海之间的咽喉,南北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汇交融。又因这里农耕文明历史悠久,水土丰美,承接了历史上多次的大移民,不同方言、不同习俗、不同文化,共融共生,更加彰显其兼容并蓄的胸襟和品质。

雷池文化之“干”——遵规守矩

“不能越雷池一步”成语,其原义由不越过一定的界限和范围,逐渐演变为做人做事均要讲原则、守规矩,于是形成了典型的规矩文化,渗透在望江人的骨子里。雷池历史上诸多清官廉吏无不表现出廉洁自律、规范从政的良好操守。三国时孟宗任望江监池司马,“沉鲊于江”,为避嫌,其母三年不食鱼;清朝县令沈镐一生恪守着“渴不饮盗泉之水,热不息恶木之阴”。廉洁奉公之风始终引领着望江纯正的社风和纯朴的民风。

雷池文化之“神”——开放开明

长江的雄浑和雷池的宽广,造就了望江人心怀开阔、开放开明的魅力人格和明势明理的善治开明智慧,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望江仁人志士积极投身到社会变革的大潮。清末望江人倪文蔚是洋务运动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开拓者,是有史以来第一次采用铁路、轮船、机器等现代手段来治理黄河的中国人。维新变法时期,望江名士金简臣支持变法维新,对维新变法运动产生了很大影响。光绪进士、望江才子陈树屏曾在北洋武备学堂主讲,后来在近代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改革以及辛亥革命的浪潮中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忠诚担当、崇孝尚义、泽国水乡、重文乐艺、兼容并蓄、遵规守矩、开放开明”。这七个方面的概括出的雷池文化元素,是中肯而又周全的。

望江人心目中还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家国(县)一体,小小的望江县,就是所有望江人的共同的家。大敌当前、同仇敌忾;灾难面前,和衷共济(如水旱灾害中往往亲邻相帮,共度时艰,千年而下,从未发生本地生战生乱现象);面对福利,八方共享(比如垦荒圩田);困难面前,协力同心(比如抗洪抢险)。这种“共同”的观念支撑着望江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