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的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wya838 2020-05-07

王羲之,(303—361年)山东琅琊人,东晋著名书法家,南渡之后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是东晋名门之后,王旷的第二个儿子,丞相王导的侄子,郗鉴的女婿,身世显赫。王羲之也官至会稽内史、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王羲之从小受家庭影响,苦习书法,博采众长,成为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在唐朝被唐太宗李世民追宠,一度风靡,被称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有《兰亭集序》、《姨母帖》、《十七帖》、《快雪时晴贴》、《平安帖》、《初月帖》、《寒切帖》等等,大多以行草为长,最著名的要数《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唐代临摹本《兰亭集序》

然而,这样一位上流士大夫短命而终,究其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这个要 从魏晋玄学说起,

三国和两晋是一个统一王朝消失的时代。汉末到魏晋,阶级矛盾、社会矛盾不断恶化,统治阶级内部相互倾轧,致使社会动荡不安,政局变幻不定。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到了西晋,爆发了'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趁机入侵,西晋的统治也随之结束。晋室南渡后,建立了东晋王朝,偏安半壁江山,然后也只上层斗争不断,农民起义揭竿而起。

这些混乱而痛苦的历史事实,让当时的名士们苟全性命于乱世,对思想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些守旧陈规,那些道貌岸然,似乎都成了一个个玩笑,传统的力量在无形里消失,越来越多的名士在无望的明天面前选择了叛逆。有些人,佯狂而避世,在清醒与沉醉里云游,在痛苦和癫狂里迷失。王羲之就属于这一类人物。于是就有了所谓的'魏晋风流'。看《世说新语》,感受到的就是与整个封建统治时期格格不入的豪迈与不羁。书中记载: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禈衣,诸君何为入我禈中!”如此放浪形骸,逐渐成了一种风气,'故去巾帻,脱衣服,露丑恶,同禽兽'。在名士中甚至有男人追求外貌女性化,涂脂抹粉,'服妇人之服'的畸形的社会现象。

这样的社会风气之下,使得更多的士大夫愿意相信“无为”的老庄学说,然而,本身骨子里又是与生俱来的傲气和对儒家文化的追求,也使得在这一个时期能够将儒道融合而生。集会、探讨玄远高洁之境的清淡世界,研讨的大多以三玄为宗:《周易》、《老子》、《庄子》。魏晋真名士,非于世无涉,在其放达归隐之际,心怀家国、人事,然世道不济,才无所用,故多为出世之流。清谈,一则因其社会所逼,一则因其情节清逸所致。然而,便形成了所谓的“玄学”。 玄学高手有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王谢世家、五柳桃源。王谢世家就是王羲之的王家和谢安的谢家。

兰亭曲水流觞处

魏晋风度是一种文化样式,而表现这一样式的消费活动,就有丹药和酒。其中吃药一项,就与炼丹有关。那时,名士吃药,不但治病,且要游仙,他们吃药,多半是丹药,有些是炼丹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例如“五服散”,就是一种由石钟乳、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等矿物合成的药物,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酒之关系》一文认为,服食“五服散”,是造成魏晋风度的重要原因之一,用现代医学的眼光来看,“五服散”是一种慢性毒药。可六朝人不这么看,把它看作催人游仙的丹药。仙丹的成分究竟如何?1965年,考古人员在南京北郊新民门外象山,发掘了一座东晋王丹虎墓葬,墓内遗物就有丹丸200余粒,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博物馆里,陈列了其中几粒橘色小丸,化验的结果,为硫化汞,硫占13%,汞占60.9%,还有26.1%的成分,尚未被确认,看来,还不好下结论。墓主王丹虎,与王羲之同族,或说是王羲之的族妹。不过,王羲之没有像他族妹那样在金陵一直呆下去,呆到亲眼看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对时政与权利争斗不感兴趣,尽量远离王朝里的那些事,便南走越地,并在山阴会稽留了下来。那时的越地是一个蛮荒之地,山水资源丰富,但是相对比较偏僻而安逸,适合云游和炼丹。早在三国的魏伯阳就已在绍兴的上虞凤鸣山炼丹,听说还驾鹤而去。所以王羲之便在永和九年邀请谢安等42位文人雅士在绍兴兰亭进行曲水流觞雅集活动,并留下了千古书法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王羲之晚年定居在绍兴嵊州金庭,那里还有一个金庭观,是一个道教场所。据说,也是王羲之晚年炼丹说道的地方。公元361年,王羲之死在金庭,安葬在金庭(这也是一种说法,金庭王羲之墓是一个衣冠冢,也是最具考究的一种)。原来,王羲之的短命,归根结底是毒药所害,是玄学所害,是政治所害,更是一个时代风气的表现下的代表人物。

王羲之的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嵊州金庭观,观址背后就是王羲之墓地!

如若喜欢,请给予关注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