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清任的三个逐瘀方剂在妇科的应用

 逸农农 2020-05-08

刘茜檬导读:

除了傅青主女科里的方子,除了四物汤,逍遥散,十全大补汤这几个基本的方子以外,临床治疗妇科,我们还必须掌握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几个方子。
下面分享王培章老师关于逐瘀三方的运用。

一、血府逐瘀汤

生地20克,赤芍1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枳壳6克,柴胡3克,桔梗6克,川牛膝15克,甘草3克。
此方原为治疗胸膈间之瘀血,故胸痛、胸憋为其主症。
妇科临证中,余常于方中加香附、青皮、丝瓜络,治疗肝郁气滞,胸胁疼痛,食则脘痛,以及背困等症,收效甚多。
这个方子对于顽固性的头痛、顽固性的呃逆、顽固性的失眠、神经性脱发,都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对于顽固性头痛,余则于方中增乳没、全蝎、细辛、白芷;
呃逆加青皮、地龙;
失眠加炒枣仁、合欢花、生龙牡;
脱发加枸杞、藁本、菟丝子、蝉衣;
背困加桂枝、羌活、葛根。
此方虽为逐瘀之剂,但临证不必拘泥,只要其肝郁日久不解,并由此而引起之奇异病症,以此方加减调治,投之极少失误。
所谓气郁久则血亦郁,郁则不畅之谓也,怪病多瘀,故此方实为临证常用之有效方剂。
1.头顶疼痛案
治一李姓女,头顶疼痛,每于深夜发作,我用此方加乳没、全虫、白芷、藁本,药服三付而愈。
2.背困案
一王姓女,苦于背困经年,服药甚多无功,我用此方加桂枝、葛根、羌活、青皮,一付药病轻、二付药病愈。所以如此神效者,全在其疏通胸中气血耳。


二、少腹逐瘀汤

炒小茴香2克,炒干姜2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元胡10克,五灵脂10克,没药3克,官桂6克,生蒲黄10克,赤芍15克
少腹逐瘀汤在妇科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如症瘕、痛经、不孕、带下等都常用到它。
这个方子偏于温经活血,方中小茴香引诸药到厥阴肝经,故对少腹之气滞血瘀有效。
临证掌握气滞血瘀偏寒、痛在少腹(小腹两侧),拒按喜温,加减化裁,自有良效。若痛在小腹,寒凝血滯者则以温经汤加减调治
此方治输卵管不通,余常喜加莱菔子、丝瓜络、乌药、沉香。
少腹掣痛则加炒白芍、川棟子。
少腹疼痛、带下稀水,加生龙牡、乌药、桂枝。
少腹疼痛、久泄不止者,此方加柴胡、肉桂,效如桴鼓。
1.少腹掣痛
一妇人,少腹掣痛,痛则作泻,以少腹逐瘀汤加炒白芍、柴胡、肉桂,二剂而浑止痛除。
2.输卵管不通不孕案
一妇婚后三载不孕,经造影显示,输卵管中段不通,其人少腹疼痛,喜温拒按,少腹逐瘀汤加丝瓜络10克、乌药6克,莱菔子6克,山楂6克,沉香3克,服药20余剂而怀孕。
3.痛经案
一少女痛经,痛在少腹,余以少腹逐瘀汤加乌药而愈。
总之,此方是妇科温经活血化瘀的有效良方。


三、膈下逐瘀汤
当归10克,川芎6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炒五灵脂6克,丹皮6克,赤芍6克,乌药6克,元胡3克,炒枳壳4克,香附4克,甘草15克
膈下逐瘀汤是治疗脘腹气血瘀滞的有效方剂。
症见腹疼痛拒按,经闭不行,小腹块结,均可以此方加减治疗。
体虚者加党参10克。
余常于方中加鸡内金、郁金、柴胡治疗脘痛拒按;
加沉香、木香、淫羊藿治疗小腹结块疼痛,经闭不行。
脘痛拒按失眠久者,此方加炒枣仁、合欢花有奇效。
《医林改错》言:久泻、卧则腹堕、小儿痞块均以此方调治。
临证掌握气血瘀滞,随症加减,自有良效。

活血化瘀一法自王清任氏而大开法门,以上所述三个逐瘀方剂,是妇科常用有效的方剂,临证总以上焦用血府,中焦用膈下,下焦用少腹,旁参博引,妇科之气滞血瘀尽可治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