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治各种矫情

 瞎爷爷 2020-11-25

昨天看到这张照片,一座菜市场里,一家营业户的卤肉案板下,这户人家的孩子在这样逼仄的空间里上网课。

很多人被这张照片打动,叹息穷人的孩子的刻苦和人生的艰难。有人评论: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未来。

还有人和所谓的前浪后浪联系起来,叹息案板上是前浪,案板下是后浪。

还有人说,这是新闻联播的平行世界。

我倒是因此想起另一条新闻,说横店影视城里,很多的群演,因为没有戏拍,很多人去做外卖骑手了。

前不久也有个段子,说房产中介,因为无房可卖,改行去做美团骑手了。

01

上海的一位朋友告诉我,昨天一天,上海有三个孩子跳楼,都是因为学习和妈妈吵架,然后愤而跳楼的。

前天我打车,听司机师傅说,他们家楼上的一个孩子,也是因为学习,和父母闹矛盾,跳楼了。司机师傅叹息,现在他都不敢管孩子了。说不得,动不动就跳楼死给你看。还有学校里的一个孩子,也是班主任说了几句,转身就跳楼了。司机师傅说,估计这个老师,当不成了,即便是能继续当老师,估计也不敢管教孩子了。

很多人知道我是当过老师的。问我当年怎么管教学生的。我认真想了想,我还真的体罚过学生,打过学生。不知道当年的被打的孩子,还记不记恨我?

我印象里有一个叫关键的孩子,很皮,家里没有人管,被我拎到办公室罚站,站了一上午,啪,倒地上,我勒令他站起来再继续。

当时不知道怕,搁现在,估计我是不敢了。

前些年我参加他们班的聚会,他没有参加。我还问起他的情况,说是不怎么好,到处借钱,很多人都不敢借给他了。好像也没有一个正常的工作。大体是这样。

我印象里好像还有一次,有几个人没有上课还是没有上早操,我赶到宿舍,几个人在打扑克还是在怎么地,我拉起来照脸就打,其中一个被我打流血了。

忘记是谁了。

估计那孩子应该记得,估计会恨我。

说是孩子,现在也应该是四十多岁的人了,都是有孩子的人了。

那时候真的是恨铁不成钢。放现在,绝对不敢了。

要命的事,哪敢啊。

啰里啰嗦说这个,不是想说现在的孩子打不得,是说现在的时代,跟过去的时代比,变化太大了。

02

在读书群里聊李娟,我就感叹,李娟的笔下,为什么就没有对苦难的

怨恨或者讴歌,她的笔下,为什么总是写善良和怜悯?

李娟的妈妈是四川人,爸爸是河南人,家是在阿泰勒的兵团,她的笔下,始终没有出现过父亲,她没有户口,先是跟着外婆太外婆,在四川长大,因为没有户口,饱受歧视,上学的过程中各种波折,这对一个小孩子,特别是敏感的年龄,应该是很有影响。

她回避了这些。她的笔下,有苦难,但既没有对苦难的讴歌,也没有对苦难的怨恨。

她就像那只美丽的翠鸟,苦难像绳索,试图捆缚住她。她挣脱出来,站在绳索上,放声歌唱,歌唱她心里的善于怜悯。

所以,你看她的笔下,没有一个坏人,没有一个恶人。

她不矫情,而且专治各种矫情。她不表演,既不感动别人,也不感动自己。在她笔下,各种生活遭遇,都是生活里必然的。她不是承受,而是经历。

所以,她的漂泊,她的居无定所,她的打短工,在她笔下,没有苦怨,她不怜悯自己,更不怜悯别人。

所以我说,读《冬牧场》,我觉得有时候像在读圣经里的创世纪。我甚至想到那个流传已久的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采访陕北放羊娃的故事:

你放羊做啥?

卖钱。

卖钱做啥?

娶婆姨。

娶婆姨做啥?

生娃娃。

生娃娃做啥?

放羊。

03

前面说到横店的群演现在都去做美团外卖骑手了。想起来微博上安校长讲的故事:

『如何识别骗子的故事(1)』写个笑话,有一次几个朋友吃饭。其中有朋友的女朋友是年轻女演员(不太有名,因为是朋友的女朋友,我就不贬低人家说人家是多少线多少线的演员了,那样不好。我也有当后浪的时候,是吧?)。她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说的是她的一个小姐们(也是演员))被骗的故事,听完了我是目瞪口呆,故事是这样的:

我们就把这个女演员乙小姐。乙小姐在拍戏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大款,不但自己有钱,生意做的大,而且还是“富二代”。据说是在横店,这个男(我们叫他甲先生)开一辆红色法拉利,一没小心差点碰到她。甲先生赶紧下车道歉,乙小姐一看甲先生的穿着,再看甲先生带的手表(乙小姐以前去花总的微博上学习过鉴表,对名表还是知道一点的),最后再看那辆法拉利。所以气就消了。

甲先生趁机溜了微信。甲先生经常给她发各种高大尚场所的照片,但是从来不发朋友圈,因为甲先生说,他必须低调,否则借钱的人太多。

甲先生每次接她去吃饭,都换不同的豪车,她问,甲先生说,家里车太多,都要不适开一下,否则时间久了电池就没电了。

他也去过甲先生的豪宅了,那个房子,没有一个亿,也有几千万。

乙小姐也是老江湖了,以前被富二代,大款也都追过N多次了,说不上阅人无数,也是有点经历的人啊。更何况乙小姐不是个随便的人,都这个年龄了,要找一个合适的人家把自己嫁了。

感情不断发展,终于发展到,甲先生说,我要带你去见我爸爸妈妈。

那天乙小姐穿戴保守且高贵,矜持且妩媚,去了甲先生家。甲先生的父母特地从外地带着保姆赶来。一对老人,那叫一个棒!一头白发一丝不苟,带着金丝眼镜,一看就是高级知识分子。一问果然是,两个人退休前都是大学教授,著作等身,挣得稿费就买了好几套大房子了。这还不算,二老有几个发明专利,被美国大公司买了,人家付了几个亿美元,放在国外生利息。二老说,他们年轻是都在美国读过书,所以不羡慕去美国,那个钱就等以后你们去美国生孩子,买房子用吧。

见面礼,就送了乙小姐一对玉手镯,多少钱不知道,但是看上去很名贵。

二老,大知识分子,大学教授,好多高管啊,部长啊,都是他们的学生,而且留过洋,又有钱,不是土包子,人家的钱全是靠知识文化挣来的,而且说话特有风度。最最关键的是,二老特别喜欢她。他妈,进了屋子就拉着她的手不放,比她自己妈都亲。这下可把乙小姐感动坏了。

于是乙小姐决定私定终身,找到这么有家庭背景的,这么有钱的,这么有文化的,太不容易了。同居了几个月,乙小姐怀孕了!太高兴了,在肚子鼓起来之前马上和甲先生结婚。

后来出事了,谁都想不到是怎么出的事儿。

就在乙小姐结婚前最后一个部戏杀青之前,她在片场忽然碰到了甲先生的父母。但是穿着打扮不太一样,她挺那么,但是还是赶紧跑过去叫爸爸妈妈,她一叫把二老小一跳。二老说,这闺女好实诚啊,怎么真的入戏了?

乙小姐这才明白,原来这二老是群众演员。

安校长这个故事还没有讲完。我也很期待。不过,明眼的人一看,就能看出这个骗子的骗局。

比如,换不同的车,比如,第一次见面送玉手镯。

广东佛山平洲,有个专门做玉石工艺品的市场,据说是国内三大玉石市场,另两个分别是在福建、浙江。我去参观过,满大街都是卖手镯的,从几块钱一个到几万块钱一个。外行人你根本无法看不出区别。我就是。

在我看来,几乎都一样。

就像那个段子说的,工艺师傅说,小心点啊,我要烧玉器了,你看着点,快到宋朝了,快到唐朝了,坏了,到汉朝了。你想要的那个年代的,都有。

现在的世道,就像前不久那个楼上的群众喊的那句话:假的!假的!

04

回到李娟,你会发现,李娟的作品里,很少所谓金句。她的每一句话,都是生活,都是大实话,都是平凡朴素的生活。

偏偏就是这样的平凡朴素的生活,值得你咂摸,值得你回味。

就像有人拿电视剧《我爱我家》和《武林外传》《编辑部的故事》作对比: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编辑部的故事》或者《武林外传》,你可以截图截出很多金句台词,各种道理,放到现在仍不过时甚至很超前,发微博每次都能成热门,哪怕同样的内容已经发了很多次。但是,《我爱我家》你就截不出那样的图那样的台词,“你爷爷一失误,我爷爷就要饭。”这样的台词都不是什么直截了当的人生道理,你单独发出来,不知所云。甚至有几集中你找不出哪怕一句真正可以构成包袱的台词,比如卖柑橘那一集《初次下海》,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精彩。梁左英达把所有所谓的道理,所有所谓的金句都溶解在剧情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微笑,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道具……这也是我一直觉得《我爱我家》比《编辑部的故事》《武林外传》来得更高级的地方。

李娟的高级,就在这里。她写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她没有虚构,没有编造。因为生活本来就是如此。

05

下面这段话,也是从微博上看来的:

以前在网上看到过最震撼的一件事来自于一位妇产科医生。

她说:“我是北京一个妇产科医生,做过很多堕胎引产手术。从没不安过。直到2006年一天,给一个已经八个月的产妇引产,照例朝子宫内注射了有毒药剂,胎儿死去。再引产。我无意中看见胎儿一只小手手心捏着一块肉。那是孩子剧痛中从自己身上用指甲抠下来的。我当即崩溃,后辞职。胎儿,虽未成形,但已有灵性。”

从那以后,我再看生命便已是完全不同的视角,突然意识到,一个婴儿的生命不是从ta学会你的母语,学会叫你爸爸妈妈,学会眨眼的那一刻开始的——是从你们决意生下ta,决意养育ta,决意让ta“发生”开始的。这才是ta的真正诞生。

许多事情也是这样,在现代社会,我们说一件事情,经常只说一点却忽视了它的之前之后,现代人太爱用一些标签化的词语,人们不能接受你可以一边“开心”,一边“抑郁”,不能接受我爱你但是我也爱我自己,甚至不能接受我喜欢这个人(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偶像、明星)他身上好的地方的同时也讨厌他身上不好的地方。大家讲究个爱、就一定要爱的盲目才算爱,你做了某一件事那你就一定是那类标签的人。

但是人是这样的吗?人是可以被这样轻松定义的吗?人是很复杂的一种情感动物,我们发明法律,发明规则,发明文字、影音,发明所有可以表达出对日落日出以及心中所爱美好感受的媒介,是两三个粗暴、坚硬的词语就可以定义的吗?

不要做这样的人,也不要这样去说别人,遇事多想想他人的不得已和双方的处境变换,喜欢用一些标签化的词语去定义别人不是对他的不尊重,是你在不尊重你自己,你把他人和自己都没有当成一个有完整血肉、丰富情感体验的人,你没有看到那个捏着肉的、剧痛的婴儿,你在谋杀你自己。

06

李娟在《冬牧场》里说:

不停地出发,不停地告别。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这延绵千里的家园,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

你置身喧哗之中,你听到了喧哗。你置身静默之中呢?

也许,真的就像禅宗里讲的段子: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你的心在动。

李娟的可贵,是她的心,不是她的经历,不是苦难的环境,不是冰雪天气,不是牛羊和那些哈萨克邻居。李娟的高贵,是她的灵魂。

“漫长人生中,我们仍将踏访许多地方,遇见许多人:听他们分享内心深处的秘密,凝视那些灵魂悸动的瞬间,观看众多如自己一样的普通人,如何在世事复杂中,坚强地寻找着平衡。我们观看他们,并将遇见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