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黄釉壶

 南山五彦 2020-05-08
黄釉壶
       黄釉是我国古陶瓷陶衣中的传统颜色釉,黄色亦代表土地。在传统文化中,黄色在清代中期以前是皇家独享的专用色彩之一,民间是纯对禁止使用的。
       图为辽代缸瓦窑生产的黄釉刻花执壶。(克利夫兰博物馆藏)此壶造型古朴、庄重;通体施姜黄色釉,釉质肥厚莹润;其盖为宝顶式,长流、曲柄;壶肩刻有折枝花卉纹;壶腹上以跳刀纹构成装饰主题,是较为典型的辽代器物。
      黄釉主要出现在唐代,当时几个著名的瓷窑如安徽寿州窑、河北邢、定窑、河南巩县、密县窑等都曾有过生产,其中尤以寿州黄釉闻名于天下,并被纳入唐代八大名窑之一。传统的黄釉有分高温和低温两种:一是以三阶铁离子为着色的石灰釉,也就是高温釉;二是以铁的天然矿物质与铅为基础的着色剂的低温黄釉。元代以前的黄釉瓷为高温黄釉,而元至清代的黄釉则属于低温瓷。
      辽代陶瓷中黄釉占有相对大的比重,所发掘出土的黄釉瓷也多出自贵族墓葬。辽黄瓷在器物造型上受唐代金银器影响较深,同时又吸纳了中原文化的一些原素而形成了自已本民族的风格与特征,因而时代烙印相当明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