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立夏时节,全国各地 ' 火热 ' 霸屏,大江南北气温齐升。记者从中国天气网查询到,我国华南地区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气温普遍超过 35 ℃,局地气温甚至超过 40 ℃。气象专家表示这些地方人的体感温度达到 40 ℃或以上,闷热感全天 ' 在线 '。 于此同时,贵州也跟随着全国升温步伐,局地气温一度突破 40 ℃,刷新历史同期最高气温值。在 7 日,册亨 41 ℃,罗甸 40.8 ℃排名第二,并突破了历史极值(1958 年 4 月 23 日)40.5 摄氏度。 今年立夏,贵州省平均气温创下 59 年来同期最高值 。贵阳也连续 5 天最高气温在 30 ℃以上,并创下 26 年以来 5 月新高气温 34.3 ℃,一时间气温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 怎么会这么热呢?对此,记者走进贵州省气象局与贵阳市气象局,向气象专家讨讨 ' 天气经 ',探究 ' 极端高温 ' 的来龙去脉。 一、全省多地极端高温 册亨、罗甸一度高破 40 ℃ 根据贵州省气候中心监测显示,截止至 6 日,册享以 40.5 ℃拿下当日全省最高气温,罗甸、望谟、遵义市、荔波、从江、榕江、三都、沿河、施秉分别以 39.6、38.6、37.8、37.7、37.4、37.3、37.2、36.9、36.4 的高温紧随其后。 在 6 日 08 时至 7 日 08 时,我省共有 14 个县市最高气温超过 35 ℃,最高为册亨 41 ℃。罗甸县城今天日最高气温目前已达 40.8 ℃排名第二,突破了历史极值(1958 年 4 月 23 日)40.5 摄氏度。 30.2 ℃、30.3 ℃、31.3 ℃、33.2 ℃、34.3 ℃ ....... 从 5 月 3 日到 7 日,省会贵阳已连续 5 天最高气温在 30 ℃以上,且节节攀升。截止到 5 月 7 日,创下 26 年以来 5 月气温新高—— 34.3 ℃ 。虽然离黔西南州、黔南州这些地方的最高气温相差近 5 ℃,但也令不少长期生活在凉爽贵阳的市民直呼太热了。 对此不少市民调侃:' 热得我电风扇都翻出来用上了,只能看看存折余额降降温 '、' 热到冒烟的我感觉要飘了 '、' 太阳下站了十分钟,已经烤得八分熟,加点孜然就可入口了 '、' 这是全球变暖的力量吗?我已经化了 '…… 二、专家解读高温原因:两股晴热天气的高低气压碰撞所致 根据贵州省气候中心监测的气象资料显示,今年立夏(5 月 5 月)当天全省平均气温 25.2 ℃,最高气温平均值为 31.5 ℃,二者均是 1961 年至 2020 年同期最大值。 对此,贵州省气候中心工程师李忠燕向记者介绍,造成近期气温异常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4 月下旬异常倒春寒之后,热低压影响时会有晴热天气,少雨有风。今年除了热低压以外,还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的背景上叠加,就像一股带着晴热天气的低压与一股同样带着晴热天气的高压叠加碰撞,所以就会碰撞出更多的 ' 热气 ' 火花。 李忠燕表示,影响每年立夏节气天气的大气环流各不相同,因此每年的天气都有所差异。但立夏节气后,日照增加,气温上升,雷雨天气增多,该时段的天气也许白天还是晴空万里,夜间就有暴风雨,是最为多变的时候。 然而虽近期部分地区有降雨天气过程,但大多发生在傍晚至夜间,因此气温并没有得到雨水的恩泽而下降,反而因连日白天的晴好天气越来越高。 而习惯了清凉天气的贵阳市民直呼太热其实也是有原因的。贵阳市气象台正研级高工姚正兰告诉记者,进入 5 月以来,受热低压天气系统的影响,南风强盛,导致气温异常偏高。5 月 1-6 日贵阳平均气温达 23.4 ℃,比常年同期偏高 4.5 ℃,因此感觉到更热是正常现象。 在去年,贵阳立夏节气(5 月 6 日)日最高气温仅 15.6 ℃,今年立夏节气(5 月 5 日),贵阳最高气温达 31.3 ℃,比去年偏高 15.7 ℃。 姚正兰分析其原因是影响的天气系统不一样,导致出现的天气现象不同。去年立夏前后主要受静止锋天气系统影响,导致低温阴雨,立夏当天(5 月 6 日)最高气温仅 15.6 ℃,出现了 1.1mm 的日降水量,且当天的日照时数为 0.0 小时(就是通常说的基本看不到太阳);今年立夏前后主要受热低压天气系统影响,导致晴热少雨,立夏当天(5 月 5 日)最高气温达 31.3 ℃,无降水,而当天的日照时数为 12.2 小时。 针对个别网友提出的全球变暖影响今年高温的说法,姚正兰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不争的事实,但气候变暖只是一个大背景,不能具体说到某次气温上升的天气过程其成因都是气候变暖造成的。 而对于贵阳市民的高温调侃,贵阳市气象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谢明也做出解释,近期贵阳受热低压控制出现的持续晴热天气,7 日东山本站日最高气温达到 34.3 ℃,其实还没有打破历史同期极值(1994 年 5 月 34.4 ℃,1988 年 5 月 34.6 ℃)。 谢明表示,每年极端最高气温往往出现在春季末期,真正盛夏时节(6-8 月)的最高气温要低于极端气温。贵阳作为避暑胜地,享有 ' 中国避暑之都 ' 品牌、爽爽贵阳的美誉,夏季避暑仍然是省外市民的首选。 三、高温还会持续下去吗? 截止到 5 月 6 日,全省仅望谟罗甸、从江、榕江、荔波五县在四月中旬和下旬先后入夏,较常年略偏早,全省其余地区尚未达到入夏标准。 虽然大多地区还未入夏,但是高温还会持续下去吗?姚正兰告诉记者,5 月来的高温只是气温一段时间的起伏现象。近期贵阳的降水并不多,气温其实也不是持续偏高,刚过去的 4 月,贵阳的月平均气温仅 13.4 ℃,为 1961 年以来的最低值,与 1982 年、2010 年并列为 4 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今年 4 月贵阳降水量为 77.7mm,比常年同期偏少近 1 成。特别是息烽 4 月降水量仅 22.4mm,加上 5 月来的高温少雨,部分地方已有旱象露头。 姚正兰认为,立夏节气后,气温回升,这是四季轮回的自然现象,是大趋势,但气温总是在上升和下降之间变化,因此之后贵阳肯定还会降温的,只是最低气温降到 10 ℃以下的可能性不大。 从目前的气候趋势预测,贵阳今年夏季(6-8 月)平均气温在 23-24 ℃间,比常年同期偏高 0.1-1.0 ℃。 而立夏不代表入夏,贵阳今年入夏的情况,还得看后期天气发展的情况,常年看入夏是 6 月 18 日前后,如果只是看近几天的高温情况就判断入夏还为时过早。 四、未来气温走势如何? 气温 ' 大跨步 ' 了好几日,接下来闷热的天气将在 5 月 9 日迎来一波清凉,据省气象台与市气象台预测,再热两天就将转凉。届时,中东部最高气温将下降 5~8 ℃,贵阳气温也会降到 30 ℃以下,回归该有的清凉。 具体预报为: 7 日夜间到 8 日白天,省的北部边缘地区多云间阴天有阵雨或雷雨,局地伴有强对流,其余地区多云,南部地区部分市县午后有 35 ℃以上高温,中西部地区有 4~6 级偏南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 8 日夜间到 9 日白天,西南部地区多云,午后有 4~6 级偏南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西南部个别市县午后有 35 ℃以上高温,其余地区阴天间多云有阵雨或雷雨,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省的东部和北部局地有中到大雨,个别乡镇有暴雨,大部地区最高气温下降 4~8 ℃; 9 日夜间,省的南部地区阴天有阵雨或雷雨,局地有中雨,其余地区阴天间多云有分散阵雨或雷雨,10 日白天,全省多云间阴天。 贵阳市具体预报为: 5 月 7 日夜间到 8 日白天,晴间多云,气温 23~33 ℃; 8 日夜间到 9 日白天,阵雨或雷雨转多云,气温 19~26 ℃; 9 日夜间到 10 日白天,分散阵雨转阴天间多云,气温 17~25 ℃; 10 日夜间到 11 日白天,中到大雨转阵雨,气温 17~21 ℃。 相关链接: 高温可以消灭病毒吗? 五月高温也引来不少市民热议:立夏时节的高温一升再升,是为了来消灭病毒的。对此,贵州省气候中心工程师李忠燕表示,虽然新型冠状病毒对热较敏感,但需在 56 ℃以上加热 30 分钟才能将其灭活,因此立夏高温可以消灭病毒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随着气温逐步升高,虽然带口罩会增加人们的不舒适感,但还是建议大家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高温对居民生活影响 在贵阳的大街小巷里,记者发现因难得的高温天气给市民带来不小的影响。 在贵州医科大学门口,外卖员陈晨提着四袋冰粉冷饮朝云岩区人才公寓奔去,这是她今天截止到中午 12 点接到的第十六单了。 她表示,最近几日,从十一点开始到下午三四点冷饮是最受欢迎的,' 天气太热了,大家都不想出门,单量猛增,我一天最多能跑四五十单。' 这是她平日里两天跑的单量。 但是水果商家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这几天我都只敢进二十斤的货,多了怕坏掉。' 在喷水池卖了近五年的水果商贩曾兰告诉记者,以往一天可以卖三四十斤樱桃的她这几天销量下降,因为太热街上的人很少驻足购买,且在高温的闷烤下,樱桃很容易坏掉。 因为连续的高温,在地铁三号线贵医站的施工现场休息室内,已添置了不少消暑的饮品和药品,大桶装的水,藿香正气水都是按箱摆放,以防止在此路段的一百余位施工人员中暑。 '38.2 ℃,你暂时在旁边休息一下再测量一次看看。' 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门口,顶着烈日走了近半小时的张麦来到医院为母亲取药,却被工作人员测出 38.2 ℃的 ' 超标 ' 体温,无奈在阴凉处休息了十分钟后再次测量才显示出 36.5 的正常体温。 对此,负责量体温的医护人员告诉记者,近几日常测量到 38 ℃左右的高温,但都是因为气温高涨所致,光是 7 日就已经有十余位市民因高温而 ' 背锅 ',' 没办法,即使知道是气温所致,但还是不能有一丝马虎,只要体温超标,就一样要监督戴好口罩,到封闭的医护篷里休息观察。' |
|
来自: 2724318989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