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经过多年由概念到实践的蛰伏,起伏之后,现在已经呈燎原之势,物联网时代已经到来。起的太早的,有些已经在沙滩上了,再晚了的需要迎头赶上了。 从应用方面看,物联网可以分成不同的场景物联网,比如工业物联,农业物联,城市物联,家居物联等等。技术层面,我们通常说物联网架构方面存在几大层次包括端,管,云几个方面。在端这一侧,传感器,小应用,无线传输是个完整的小生态,然后通过无线通信进行相应的大数据采集以及云端应用形成物联网大生态(下图为示意图)。 以大家常见的手环为例: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脉搏传感器,血氧传感,血压传感等等,加上蓝牙应用层协议(Profiles)和蓝牙内置的MCU,便可以实现计步,心率监测等等运动或健康应用,这里手环就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小应用(如图路径1);最后利用蓝牙传输与手机连接就可以实现运动或健康数据采集,实现大数据监测和管理(如图路径2)。 随着5G的商用,‘管’这一侧基本上也变得十分通畅,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满足了各种物联网应用场景的需求。就蓝牙来说,各种应用如果出现与云之间的交互的话,5G就能比较好的克服时延的问题。举个栗子,在家居场景,如果某个蓝牙mesh网络节点需要发出网络控制指令,而这个指令是语音形式的,那么低时延就显得非常重要。命令从节点到云,经过识别后返回网络,这个过程越快,用户体验越好。 在云这一侧,很多的大公司在做,做成平台,做成各种大数据(你的数据,互联网公司的核心资产...),然后做成基于数字的其他各种应用。 这里,我们将讨论一下物联网端侧的无线技术。宏观上看,端这一侧,就相当于毛细血管。有两层意思,一是,他是物联网的基础,没有端,没有数据,物联网也就没有基础。二是,数量庞大。 首先,我们看看不同的无线协议对应的应用场景,这是基本区分,标志着协议面世的时候所对应的主要场景。下图是一个大概的概念图,可以直观感受一下各方的区别。 其次,我们看看比较详细的特性对比。
各自的问题: WiFi的问题在于功耗比较大,成本也较高,组网能力不足。Zigbee的问题在于成本也比较高,组网的规模不能太大会阻塞,而且没有互联网入口。NB的问题在于功耗并没有宣传的好,成本也高(芯片高,运行商还收费),传输数据量太小。Lora/Sigfox的问题在于目前没有合法的身份,虽然免去了运行商的成本,但需要自己建基站。 目前看来,BLE在平衡功耗,速率,成本,组网能方面是做的最好的,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来,将是短距物联网连接的主流方案。根据蓝牙组织的报告,低功耗蓝牙的全球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3.2亿片左右,将增长到2023年的30.8亿片左右,以接近年平均18.5%的增长率持续增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