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国之春 来源:红楼梦赏析(ID:hlm364) 谈到“烈”,我们都会想到性强、刚直、有节操、不畏死等含义。《红楼梦》中,堪称为“烈女”的,在我看来,有金钏、鸳鸯、司棋、尤三姐、晴雯、芳官、探春等人。平时她们也与常人无异,如大海无波,不显山露水,可一遇到大矛盾大事件则真性毕现,高下立显。她们是贾府里璀璨的焰火,照亮了当时黑暗的夜空。 金钏因为王夫人假寐,和宝玉调笑几句,便被王夫人打嘴巴,说“好好地爷们都被你们教坏了”,撵出不用。金钏受此羞辱,遂跳井而死。其实孰是孰非,王夫人是明白的。王夫人不知道宝玉平时的德性吗?王夫人不了解金钏的为人吗?只不过护子之心让她偏袒了宝玉而已,否则她也不会对金钏又送衣服又送银两的厚葬了。 但一方面是主子夫人,一方面是金贵少爷,金钏可有说理辩白处?金钏的投井,就是因为委屈无处诉,又看重自己的名节,才义无反顾以死明身。只是平时柔顺善良的女孩竟因此一句话烈性而亡,令人悲伤! 鸳鸯之死是最令人叹惋的。她本身无任何过失,只因为太过出色,被无羞无耻的大老爷贾赦看上,逼着做小老婆,还说别看现在有老太太罩着,以后任怎么也跑不出他的手掌心去,几乎绝了鸳鸯的一切活路,所以鸳鸯是被逼死的。 她的身上折射出很多人性“烈”的光辉。她不畏强暴,敢于反抗贾赦,当着贾母众人的面,激烈陈情,剪发明志,这种“勇”有几人有?她不慕权势,不贪富贵,她的哥嫂闻听贾赦要鸳鸯做小老婆,直接由奴仆晋升为半个主子,或喜不自禁,或唯唯诺诺,百般来劝,却被鸳鸯骂个狗血喷头,臊愧难当。
这份“看透”,又有几人有?鸳鸯追求的到底是什么,真个是“嫦娥爱少年”?恋着少爷们?却又不是。听她“莫说宝玉,什么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我一刀抹死了,也不能从命。”她才不看重什么富贵地位,更不管谁的虚荣面子,她鄙视贾赦为人,她心中有更广阔的干干净净的天地,她争得只是一个做人的尊严,一个想要稍稍自我把握一下自己卑微幸福的人的权利! 所以最后鸳鸯的自缢最令人震撼痛惜,她的死不是简单地殉主,而是一个胸中有天地的女孩无奈的抗争,悲壮的抗争! 司棋和尤三姐都是执着追求自己爱情的人。 司棋是大胆的。她曾在大观园里私会表弟潘又安,被鸳鸯无意撞见。她又和表弟私传私递东西,被凤姐一干人黑夜查出。她低头不语,并无任何羞愧畏惧之色。 司棋是忠贞的。被逐出大观园之后,她一心等着潘又安,谁也不嫁。看潘又安落魄归来亦矢志不渝,被母逼迫便一头撞死。就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是真爱,付出了真心真意,就要敢作敢当,又有何耻辱?虽是奴仆,比比主子贾迎春,日日受孙家百般羞辱还要苟且求生,司棋是何等令人钦敬! 尤三姐之烈比起司棋好似更甚几分。她暗恋的柳湘莲只不过是五年前戏台上的惊鸿一瞥,没有真正的谋面,没有真正的交谈。但就为了这么一个人,她用决绝的爱情誓言,忠诚的守望态度,一斩过去的风流邪行,孟浪泼声,安静守身,痴痴等归,只为能得起果。 其实尤三姐又何尝真正的污浊过,只不过深处泥潭,无以自保,只好借此抵挡一下贾家无耻的纨绔子弟罢了。她是真正出淤泥而不染的娇荷!她想要的也不是什么荣华富贵,只是来自心底的一份真爱慕,真情意! 可惜,柳湘莲的无端猜疑打破了尤三姐的爱情美梦,更打破了她人生的一切希望,让她在世上再无眷恋,一剑锋芒绝性命,“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难再扶!”这份宁折不弯,来自其性之真;这份宁为玉碎,来自其情之炽! 晴雯好像是怡红院里不太受人喜欢的人,除了宝玉的钟爱,其他人多有微词。就因为晴雯的这张嘴,这个性子。她言露锋芒,直来直去,多刚性回击,少曲意逢迎。又长得风流俊俏,被王夫人恨称“狐狸精”。 其实,晴雯身为奴仆,却是最没有“奴性”的人。她抢白宝玉因一把扇子唠叨批评,反令宝玉任其“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她恨小丫头坠儿“眼窝子浅”,偷拾了平儿的虾须镯,拽过手来就拿针扎;她看不惯宝玉袭人暧昧装清白,直言“别在我跟前弄鬼儿”;她恼小人告密,搜检大观园,“挽着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箱底倾尽…… 晴雯的刚性是骨子里带来的,伴随终生的,随时随地的,大事小情表里如一的。她和宝玉最清白,却背了个“魅惑主子”的恶名,凄惨病亡。但“质本洁来还洁去”,也不枉其刚烈一生。 芳官品貌和晴雯近似,都是一流的,性子亦差不多。虽比晴雯小,但受不得欺,她最后不甘心受干娘的摧残糟蹋,执意出家,亦可算的“烈”性一族。 贾家女儿,除了元春,唯探春为尖儿。长相才华自不必说,单单这心胸气概,就自胜人五分。她志向高远,说自己如是个男人,早拿脚走了,立一番事业。探春是一心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人,她的眼里,主子就是主子,奴才就是奴才,这级是越不得的。看她当家的日子,生母赵姨娘无理纠缠,管家娘子藐视欺负,她拉下脸来,句句正大,声声不让,按理循例,绝不乱来,令她们无话可说,只有敬服。 凤姐带领一干人搜检大观园的时候,别人尚不觉什么,只有探春,开门秉烛,严阵以待,觉得自我抄检是王公贵族家的丑态恶行。而且声色俱厉,只允许搜自己的,不允许搜下人的。并流泪说了一番“哀其不幸,恨其不争”的话:“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可惜凤姐听不懂。 更有那王善保家的,不知轻重竟去掀探春的衣襟,被探春怒打一掌。这一巴掌,也只有探春敢打,她打得是小人胆大冒犯,无视主上;她打得是嫌人生隙,拨弄是非;她打的是贾家没落,无人担当!一个平时最和平恬淡的姑娘,为什么就这样起来?正是探春对贾家的这份识见和强烈的责任感。(当然,也有探春对自己出身的敏感自卑)这一“怒”一“掌”正是探春“烈”的最精彩之处! 这几个烈女子,大都出身卑微(探春为主,亦是庶出),却个个骨气铮铮,刚强自爱,可杀不可辱!她们是被点燃的焰火,在'烈”的那一刻尤为灿烂辉煌!她们的为人行事,值得读者讴歌赞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