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后人的命运实为一曲悲歌2020年05月08日 星期五B03 微史记

 杏林前浪4868 2020-05-08

  大明历史这半年特别火,除《大明风华》《锦衣之下》《成化十四年》已经播出外,还有一部《山河月明》已发布片花,等待上播。这几部电视剧讲述的故事都和朱元璋后人有关。故事中的这些朱元璋后人都是史籍有载的,而朱元璋还有好些后人,是在史书上没有留下名姓的,他们过得又如何?

  本期“史说”,我们邀请到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胡丹,给我们讲述老朱家这一脉的兴起与没落。

  还是朱家自己人可靠

  公元1367年,朱元璋自封为吴王。这年年底,他开始筹备建国大典,十二月二十四日这一天,他给渡江以来所生七子正式定名,分别取名朱标、朱樉、朱棡、朱棣、朱橚、朱桢、朱榑。

  1355年,困守江北和州的朱元璋,率部横越长江,向江南发展。“渡江之役”是朱元璋事业发展的关键转折,渡江之后他成为南方实力最为强大的诸侯。渡江时,朱元璋28岁,已娶有多个妻妾,其中一位有孕在身,就在渡江三个月后,在太平府(今安徽当涂)为朱元璋生下第一个儿子。“太平”诞麟儿,真乃佳兆!当时元军猛力反扑,朱军后路断绝,形势相当危急。可此儿一来,旋即转危为安,并于次年攻占元朝在江南的重镇集庆路(即南京)。此子深得其父之爱,朱元璋称王,他是世子;称帝,他是太子,这就是朱标。

  朱元璋生儿不算晚,生的也多,从1355年渡江到1368年开国,共得七子。到大明开国时,亲生子渐渐长大,于是在建国的第三年(1370),朱元璋迫不及待地将他的孩子全部封王,最小的还不满周岁。

  自朱元璋在南京立稳脚跟,就开始扩充他的后宫。他一生纳妃四十多人,生子26位,除长子朱标立为储君外,其余23子都被封到各地封藩建国(有两子夭)。

  “先王封建所以庇民,周行之而久远,秦废之而速亡。汉、晋以来,莫不皆然。”朱元璋在封王诏中说。他在设计“封建制度”时,显然更欣赏周代的模式。朱元璋从既要“封”又要长久的目的出发,自然认为享祚八百年的周模式是最佳的。

  实际上,朱元璋的认识非常狭隘,他没有看到,秦废分封,代表的是中央集权和君主独裁的大趋势,他本人既要不遗余力地收揽天下大权,同时又众建亲藩,授予王子们巨大的方镇之权,此举不啻南辕北辙,必然在朝廷与藩封间产生不可化解的矛盾。

  当洪武中期朱家王子纷纷“之国”的同时,朱元璋开始大兴党狱,对勋臣宿将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和整肃。就在燕王就藩的这年年初,丞相胡惟庸等大臣被杀,宰相制度也一并废除。这不是巧合,它体现了朱元璋通过分封亲藩收揽天下大权的微妙心理。

  亲王的封国,腹里要地(如开封、成都、兖州等)有一些,但主要集中在南北边疆,尤其是面临漠北军事威胁的万里北边。这些守边之王,统称为“塞王”。塞王们在各自的封国里,统领兵马,节制大将与文武守臣。朱元璋通过在沿边设立塞王,完成了对边地统治体制的转型,将过去的“总兵守边”转变为“塞王守边”;在内陆则择要地建藩,以为镇戍——与外姓臣子比起来,还是朱家自己人可靠哩!

  汉晋立国之初,天下未定,皆大肆封王:西汉大封刘姓王,是为夺异姓王之权;晋武帝司马炎大封本系之王,是为夺三代旁系亲王之权;唯独朱元璋在天下承平之时大封亲子为王,是为夺臣下之权。

  然而,亲藩手握方镇大权,却必然削弱天子权威,形成尾大不掉之弊;朱元璋大封亲藩,将天下大权尽可能集中在朱氏一族之手,却也严重损害了大宗(嫡嗣)的权利,这与其强化皇权的努力简直背道而驰——他死了才一年,燕王朱棣就发动“靖难之役”,经三年鏖战,最终小宗(朱棣一系)篡夺了大宗(长房嫡子朱标、朱允炆一系)的继承权。

  朱元璋异常重视敦“亲亲之谊”——在他亲手拟定的“祖训”中,有着许多罗曼蒂克的畅想——他却忽视了,汉七国之乱、晋八王之乱,都是亲族内讧,当他嫡庶无别地赋予所有宗室平等权力时,他种下的这棵大树,从根儿上就歪了。

  “铁帽子”的困境

  明代的分封是这样的:

  皇子除一人为储嗣外,余封亲王(女为公主)。

  亲王之子,除一人为世子外,余封郡王(又亲王女为郡主,郡王女为县主,孙女为郡君,曾孙女为县君,玄孙女为乡君,婿皆为仪宾)。

  郡王之子,除一人袭王爵外,余皆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

  看!只要是老朱家的子孙,不管支系离本宗有多远,起码都有一个“中尉”做,同时依照爵级,吃到一份不错的“铁杆庄稼”(女儿也一样,郡主的禄米达八百石)。

  除了岁禄,宗人还享有冠带、养赡、婚丧、赐田、第宅工价等各种福利。

  朱家“之谊”,还滥及王亲,如王妃父与世子妃父都应授官,王妃与将军夫人的娘家,还可以得到差役的优免。不仅姓朱的不分男女白吃,就连朱家女婿(公主之夫称驸马,其他一概称仪宾),也吃一份禄米,万历朝大学士李廷机感叹说:“(宗禄)滥乎仪宾,数半宗室,则其食禄也亦半之。”

  承袭应降等,这是累朝通例。以清代为例,除军功封爵可由嫡长子承袭原职外,其余诸子一律分别嫡、庶,降等袭职;非军功封爵者,嫡长子亦降等承袭。这样愈往后,有爵宗室人数愈少。如顺治时,有爵宗室约占同辈男性人口总数的50%,到乾隆时,就只有9%了。清代有爵宗室与一般宗室的待遇差别很大,前者年俸平均为3600两,后者只有36两。而明代宗室全为世爵,又无降等之例,有爵宗室越来越多,久之,哪里招架得住!

  朱元璋让所有子孙都戴上“铁帽子”,白吃白占,世世无替,这真是一种极其自私的制度!朱家子孙岂不欢喜?

  建文帝登基后,对宗藩多有限制,下令“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吏士”,王府官也不准兼任地方职务,从而斩断了亲藩干政的渠道;篡逆者朱棣登基后继续对之进行矫正。永乐以后最大的变化是,宗室失去了“事权”,但相应的经济待遇不变。从此大明的天潢贵胄们,“食禄而不治事”。

  此外对宗藩还有其他禁令。如来朝有禁,出城有禁,入仕有禁,越关有禁,王亲有禁,以及宗室不得从事四民之业,婚丧名封必请于朝而后行,王府官不得外转等等,“法网之繁”,无以复加,都是在“优礼”宗室的同时,强加给他们的制度化约束。这些苛刻禁令,无论对广大宗室还是明代社会,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首先激化了朝廷与各地亲藩的矛盾,燕王一系本就是篡逆起家,他在掌握政权后,却一步步加紧对其他亲藩的迫害,这在道义上很难站住脚。嘉靖以前,多次发生亲王、郡王级别的宗室叛乱,特别是到了王朝中期的正德年间,宁夏、南昌两地相继发生大规模的亲藩叛乱,其中宁王宸濠之变尤为典型。

  宸濠的多位祖先,是皇权迫害的受害者。燕王朱棣起兵之初,设计挟持了十七弟宁王朱权,为笼络他,许诺事成后中分天下。可朱棣夺位后,朱权却遭到猜忌和监视,还被改封到南昌,被迫韬晦以避祸。朱权之孙朱奠培在位时,与朝廷及地方守臣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从几代宁王与朝廷的恶劣关系来看,第四代宁王朱宸濠的反叛,倒不是太突然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宸濠之变”何尝不是宗室对无情皇室的反抗呢。

  虽然嘉靖以后,再没发生宗室反叛事件,然而庞大的宗室群体给国家带来的困惑与危机,却越来越严重。

  由于朱家人生来就享有优厚的宗禄,各府大小宗人为了多求禄米,莫不广纳妾媵,广生子嗣,造成“天潢支派繁衍”,宗室人口剧烈增长,相较于国初,已“数百倍”。宗室众多,不敷供应。嘉靖末,“天下财赋,岁供京师粮四百万石,而各处王府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不啻倍之”。

  宗禄已成为难以摆脱的巨大负担,明人管志道说,“天下有三大忧,而宗室居一焉”,顾炎武也说,“中原有三耗,王禄一”。

  明代中后期,财政危机严重,朝廷既无力保证宗人粮禄的供应,又绝其仕进之路,不准其自谋生路,导致大量“无名粮庶宗”衣食无着,落入饥寒交迫的地步。明代晚期,宗室犯罪现象日益严重。

  宗室的覆灭

  明代人对本朝宗室人数的估计,最大的数字是接近百万。根据隆庆、万历时期的奏议,约在三四万人,但这只包括男性“有名封”(有赐名与赐爵)宗室,还有数量相当的女性成员,以及众多无名无封的底层宗人不含在内。现代学者以顾诚先生为代表,认为明末宗室人口应有二十多万。

  在数量上空前绝后的朱元璋后裔,构成了明代的宗室阶层,可宗室没有成为明王朝统治的基石和骨干,二百多年里,他们被排斥在社会政治生活之外,被当作政权稳固的潜在威胁,处处加以限制,同时他们又成为巨大的包袱,对明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拖累作用。待到亡国时,覆巢之下无完卵,大明宗室们不得不与王朝一起承受覆亡的悲惨命运。

  明末的反抗斗争,直接目标是皇权,可是“天高皇帝远”,而皇亲却近在身边。明代皇子受封亲王者62人,建国者50人,所封王府分布在山东、山西、北直隶、河南、陕西、湖广、江西、四川等省,这些地方都是“民变”的主要区域(山东则是清兵的扫荡区)。自然,“反皇帝”最直接地体现在诛杀宗室上。李自成攻下洛阳后,杀死崇祯帝的叔父福王朱常洵(最贵最近的亲藩),就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凡农民军所过之处,宗室往往成为泄愤的对象,大量宗人遇害。如大同,“宗姓约计四千余”,“屠戮将尽”;成都陷,蜀王“合家被害”;兰州克,肃王“被执,宗人皆死”。类似记载不绝于书。

  但如果说明朝宗室由此“屠戮几尽”,则言过其实。在动乱中遭到残害的,多是中上层宗室(王、将军等),这些人名头大,祖遗家产丰厚,目标又显眼,当乱民起、乱兵来时,自然最容易受到攻击。可是明末宗室的主体成员,是广大下层宗人。他们生活条件很差,空守着天潢的名号,却与常人无异,他们不会成为“流贼”的杀戮目标。他们大多数人在入清后,成为普通的百姓——也由此解除了“宗室”名号带给他们的束缚。

  清兵入关后,打着为明朝复仇的旗号,对其宗室的政策,由杀戮改为“收养”,以收买人心。可随着清军向南用兵,在顺治三年到七年间,对前明宗室展开了残酷的屠杀。这一时期,清廷已将明朝宗室作为一种隐患(南明诸帝,原都是流亡的明朝王子),予以消灭,以故死者颇多。在严酷的环境下,许多朱姓人家被迫改姓逃亡。

  明清易代之际,几十万朱氏子孙死亡流移,苦不堪言。

  过去三百年,明朝宗室享有极高福利,却处处受监视,许多人甚至衣食不继,最后一哄而散。朱家子孙的命运,实为一曲备受压抑、不得伸张的悲歌。   胡 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