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变暖,街头路边的鲜榨果汁也火了起来。这些“鲜榨果汁”真的是果汁吗?我们看到街头包括很多餐饮场所,销售的鲜榨果汁、鲜榨豆浆、花生浆、核桃浆、奶茶等,其实多为各种食品添加剂勾兑,实际上没什么营养价值,喝的是一肚子食品添加剂。 目前所谓的鲜榨果汁,真正的果实几乎没有,主要是采用各种浓缩果汁、果酱、果汁伴侣、果汁粉之类的果味复合添加剂加水来勾兑,鲜果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实际上大部分是糖、香精、色素、增稠剂等成分。所谓的鲜榨豆浆,其实就是使用很少的黄豆,然后大量的掺水和掺入生粉,为了更像鲜榨的豆浆,很多还在制作过程中使用工业消泡剂等。有时候为了更像是鲜榨的,有些商家也会混那么一两瓣果肉在里面。至于花生浆、核桃浆,制作方法与鲜榨果汁如出一辙。制作这些鲜榨饮料的原料很多,食品批发市场都有卖的。 比如制作橙汁的添加剂,有砂糖、香精、食用胶、诱惑红、柠檬黄、酸味剂、柠檬酸钠、已二稀酸铀钾等,根本没有橙子的影子。花生奶的添加剂配料上,有葡萄糖、麦芽糊精、白糖、黄原胶、瓜尔豆胶、抗结剂、着色剂等,但惟独没有花生。由于这些玩意制作出来口味绝对像真的,很多火锅店、酒楼都用。这些饮品营养成分较少,同时由于糖分较高,过量食用会导致肥胖、糖尿病等症状,影响身体健康。 中餐、火锅都比较油腻,因此在外就餐时喝一些植物蛋白饮料是一种很好的饮食营养搭配。但如果纯粹是用各种添加剂制作的,那几乎没有什么营养价值,相反长期饮用还会给身体造成危害。 实际上做鲜榨果汁是件相当有技术含量的事,一是成本高,二是鲜榨果汁很容易变色,放几分钟就会发生沉淀和褐变,三是因为天气变暖,品质很难得到保证。 那么正规的植物蛋白饮料与所谓“鲜榨”饮料有何不同呢?植物蛋白饮料的原料主要是花生、核桃、巴达木、葵瓜子、矿泉水和果糖等主要原料。这与那些由食用胶、诱惑红、柠檬黄、酸味剂、黄原胶、瓜尔豆胶、抗结剂、着色剂、已二稀酸铀钾等作配料,但却没有一点真正果实的各种果味添加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一些餐饮场所利用各种添加剂制作“鲜榨”饮料这一真相,绝大多数消费者并不知情。这是一种明显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商家明明是利用添加剂勾兑制作的,却打着“鲜榨”的名义进行销售。其一是虚假宣传;其二是对消费者的欺诈;其三,由于两者在营养价值上可谓天壤之别,此举明显是以次充好,违背了诚信经营的原则,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食品安全法。因此,遇到此情况消费者应该注意保存和收集好相关证据,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识别真假果汁: 一是看颜色:鲜榨果汁的颜色较为暗淡,放置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变成褐色、分层,而勾兑果汁颜色都很鲜艳,漂亮; 二是看泡沫:泡沫持久的果汁是鲜榨的,泡沫很快消失的很可能就是勾兑的; 三是闻气味:勾兑的假果汁有股浓浓的香味,而真正的鲜榨果汁只有淡淡的水果香味; 四是尝味道:鲜榨果汁甜味一般很淡,口感不是特别甜,反而有一点点酸味或苦味,调制的果汁口感往往比较甜; 五是观质感:勾兑的果汁看起来清澈透亮,而鲜榨果汁肉眼看着很黏稠,里面还有碎果肉。 最重要的一招,盯着看商家鲜榨! 我的微信号 我公众号内容,针对消费者:有购买消费指南、大众食品安全知识、消费维权、生活技巧等;为一线执法人员服务的案件查处,案件交流、案例分析、疑难问题解答、热点分析处理、执法人员投诉举报处置和企业的应对;针对企业有食品标识解答、食品标识审核服务、直播课程、培训服务、法律服务、政府公关、检验检测服务,以及生活随笔、诗词歌赋等。 总有一款适合你! 乙方承诺:乙方对甲方委托评审的食品标签合法合规性负责,若经乙方评审确认的食品标签内容(以乙方签字原件为准)因存在不符合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导致罚款、赔偿以及解决纠纷产生的损失(诉讼费、律师费、差旅费)由乙方承担,甲方因此依法先行赔付的,可向乙方进行追偿。 |
|
来自: 佟佟cpm5v41jql > 《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