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美女海归”庄晓莹: 曾获德国千万大奖, 却仍选择归国教书育人

 阳春雪竹轩 2020-05-08

2015年获得德国索菲亚-科瓦雷夫斯亚奖总额高达165万欧元(折合人民币是千万元)的庄晓莹,毅然回到母校同济大学任教,做一名“青椒”(大学青年教师的简称)。

像庄晓莹这样被各国争先恐后想要得到专业型人才,有许多人会选择国外的丰富资源和待遇,但她不加考虑地选择归国,实在令人动容!

这样美丽和实力并重的女科学家,是如何在专业上一骑绝尘而令又万千国人感动敬佩呢?

选择没错,精益求精

1983年庄晓莹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从小聪明好动,喜欢和男孩子一起玩耍,特别喜欢自己动手做小玩具,家里人觉得她像“假小子”。

小学阶段成绩位于中上的位置,没有特别优秀;到了初中出现了偏科的现象,数理化成绩没问题,历史和地理没少给她增添烦恼,中考时成绩也没有很突出;

到了高中理分科后,她的成绩渐显优势,物理和化学成绩更是直奔年级前列。

不是所有优秀的人生来便优秀,一定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成长。庄晓莹得益于此,她还拥有独立思考和选择的能力。

2001年庄晓莹这年18岁高考成绩优异,父母希望她能学医,但她自己想学土木建筑。

这样长相温柔可人的庄晓莹为何会选择令长辈都意外的土木建筑专业呢?

她后来分享过,在市三女中读书时,她经历了上海变化万千的城市建设阶段,看到设计工程师们将南浦大桥的构思实现于现实时,心向往之,希望自己也能为家乡做出这样的壮举,想与家乡用最直观的方式共同成长。

后来顺利考上了“建筑老八校”之一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在不断地学习积累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她曾经历过迷惘。

大四那年感觉到工程设计领域的研究已趋成熟,这不仅仅是描绘蓝图然后实现的过程,很多时候工程师们没有表达自我的空间只能做出妥协。

在学习专业的过程中,许多人多少会拥有这方面的思想闭环,有时找不到出口之后放弃。庄晓莹很幸运,她本科成绩优异保送本校的硕士生,得以思想上的拐点。

硕士课程学习中她渐渐茅塞顿开,论《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无网络法研究》关于将数学方法运用于工程材料稳定性分析领域的研究,这为她的后10年研究方向奠定了基础。

出国发展,学海无涯

硕士毕业后她进入了英国杜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顺利拿到ORSAS全奖,还获得了英国计算力领域优秀论奖和欧盟的优秀论提名,这种机会在专业评比中每年只有一次。

201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第二年在挪威开始博士后研究。

这期间她还担任了许多国际期刊的编辑,如《结构与土木工程前沿》,英名《FrontiersofStructuralandCivilEngineering》,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英期刊,中国工程院院刊之一。

2014年完成博士后研究,当时的她收到多所知名大学抛出的任教橄榄枝,从未忘记初心爱国心切的庄晓莹选择回国在母校任教,时任副教授。

她的导师朱合华曾评价她比其他同门更有悟性。专业方向她围绕纳米复合材料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借用计算机构建力学和数学模型,对此材料的应用进行优化设计。这种改进可应用于电子产品,飞机,汽车和土木工程等领域,实用广泛,后益良多。

归国任教,循循善诱

归国期间,在专业方面不断学习前进的她,在大学的任教表现很受学生欢迎。工科强者大多是不爱交际,话不多的形象,但庄老师温柔妥帖,言谈中亲善活泼。

课堂上的庄老师语速会快一些,带着点淡淡的南方口音,随着内容带一些手势,令人沉浸其中,收获良多。

她建议学生们在专业课之余多学英,本科期间因需要阅读很多前沿科技的英章,她的英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当时通过了高级英口译的考试。有外国学者来访问她还做过同声翻译,并作英报告。

在给学生讲授《弹性力学》这门课程时全英教学,庄老师会搜集世界上其他名校的教材,并邀请一些国外的专家来大学授课,她希望教育要做到国际化,增强学生的眼界,与世界交流。

同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顾祥林评价庄晓莹,说她是同济“本土”培养的学者,她激发青年教师和在校学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找到自己的科研之路。言辞之间充满自豪,颇为欣赏。

国际大奖后的庄晓莹

2015年,德国的“索菲亚-科瓦雷夫斯亚奖”公布了获奖名单,庄晓莹获得总额高达165万欧元的研究费用资助,表示对庄晓莹研究领域的最强支持。

索菲亚奖是由德国联邦教研部和洪堡基金会共同设立的,面对的是全球35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获奖者可以建立自己的实验室,每两年评选一次。索菲亚奖是德国奖金最高的科研奖项之一。

该奖2002年设立以来,庄晓莹是首位工程领域的得奖者,研究重点是前提及的纳米复合材料通过设计一种计算机模拟平台来帮忙工程师和科学家对复合材料优化设计。

她表示,自2015年开始,她将利用这笔奖金对这种新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多尺度,多物理场的模拟设计,通过改进使用方法,材料重组后,增强工程材料的强度,韧性,耐冷热循环性,耐腐蚀性等。

通过这个机会,庄晓莹可以直接在德国招收博士后和博士生加入,但如果按照国内程序,她可能还要几年。她提及在博士后在国内的体制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欧美体系的博士后职位竞争更激烈,好的科研项目炙手可热。好的研究团队自然极大程度的提升项目的成功率。

庄晓莹依旧对国家充满信心,近10年我国的吸引人才机制有极大的提升,吸引了大批的海外科学家来国内发展,同时也鼓励学者走向世界。

她说,我们离科技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科研成果的数量已有明显提升,但质量方面还需要再努努力。

结语

庄晓莹说,我们做研究的最终理想是要将科学研究转为国家的核心科技竞争力。言语间皆是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希望能有更多的“庄晓莹”们归国,为祖国的前进付出一分力,我们每个人都应如此。

科技无国界,科技亦有国界,在我们如何理解。中国必将腾飞,耀眼于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