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Z.5 神经系统

 我爱你文摘 2020-05-08

1、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与脑相连的12对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31对脊神经。周围神经又可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均含有传入纤维(感觉纤维)和传出纤维(运动纤维)。

    内脏神经中的传出部分(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内脏、心血管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又称为自主或植物神经系统,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2、中枢神经系统内,由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而成的结构,因色泽灰暗而称灰质。由神经纤维集聚而成的结构,因多数纤维具有髓鞘,呈白色而称白质。

3、脑分六部分,即端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和延髓。中脑、脑桥和延髓三部分合称脑干。

4、端脑的五个叶是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和岛叶。

5、大脑半球的表面是灰质,称大脑皮质。深面是白质,称髓质。在大脑半球的基底部,包埋于白质中的灰质团块称基底核。

6、大脑皮质是人体活动的最高中枢。

7、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前部。管理对侧半身的骨骼肌运动。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接受对侧半身感觉传导纤维。

8、视区,位于枕叶内侧面距状沟两侧的皮质。听区,位于颞横回。

9、基底核包括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豆状核和尾状核合称纹状体。

10、大脑髓质位于皮质的深面,由大量的神经纤维组成,可分为投射纤维,连合纤维及联络纤维三类。内囊是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的白质纤维板。在大脑水平切面上,左、右内囊略呈“><”形。内囊可分为内囊前肢,内囊膝,内囊后肢。

11、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交通。

12、间脑位于中脑和端脑之间,主要由背侧丘脑和下丘脑组成。

13、背侧丘脑是间脑背侧的一对呈卵圆形的灰质团块,外邻内囊,内邻第三脑室。

14、下丘脑位于背侧丘脑的下方,包括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漏斗,其末端连有垂体。下丘脑主要核团有视上核和室旁核。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能分泌血管升压素和催产素。

15、小脑中间较狭窄,称小脑蚓,两侧膨大,称为小脑半球。小脑半球下面靠近枕骨大孔的部分较突起,称小脑扁桃体。当颅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常被挤压而嵌入枕骨大孔,压迫延髓,危及生命,临床称小脑扁桃体疝。

16、第四脑室是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室腔。底为菱形窝,顶朝向小脑,下通脊髓中央管,向上借中脑水管与第三脑室相通,借一个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

17、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组成。

18、脊髓下端在成人平第1腰椎体的下缘。新生儿脊髓下端可平第3腰椎。故临床腰椎穿刺常在第3、4或第4、5腰椎间进行,不致损伤脊髓。

19、脊髓细而长呈前后略扁的圆柱状,长40~45cm,有两个膨大,分别叫颈膨大和腰膨大。

20、脊髓的两侧连有31对脊神经,每对脊神经所连的一段脊髓,称一个脊髓节段。脊髓可分为相应的31个节段,即8个颈节、12个胸节、5个腰节、5个骶节和1个尾节。

21、脑和脊髓的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软膜。

22、硬脊膜上端附着于枕骨大孔边缘,与硬脑膜延续,末端附于尾骨。

23、硬脊膜与椎管之间的狭窄腔隙称硬膜外隙。隙内略呈负压。临床上行硬膜外麻醉即将药物注入此隙。

24、当颅内压增高时,位于小脑幕切迹上方的海马旁回和钩回,可被挤入小脑幕切迹下方压迫中脑的大脑脚和动眼神经,形成小脑幕切迹疝。

25、海绵窦位于蝶骨体的两侧。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沿窦的外侧壁通过,腔内有颈动脉和展神经穿行。

26、终池内有马尾而无脊髓,临床常在此处穿刺抽取脑脊液。

27、脑的动脉主要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颈内动脉供应大脑半球的前2/3和部分间脑,椎动脉供应脑干、小脑、间脑后部和大脑半球的后1/3。

28、大脑动脉环(willis环):围绕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由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
脉和大脑后动脉吻合而成。

29、脑的静脉不与动脉伴行,可分浅、深两组,浅静脉汇入邻近的硬脑膜窦,深静脉汇成大脑大静脉,注入直窦。

30、脑脊液由脑室脉络丛产生,充满脑室和蛛网膜下隙,无色透明,成人总量约150ml,脑脊液不断产生与回流保持动态平衡,脑脊液对脑和脊髓具有营养、缓冲震动、分散压力、保护作用。

31、脑脊液循环途径:左、右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左、右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

32、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顺序连。

33、脊神经共31对,借前根和后根与脊髓相连,前根属运动性,后根属感觉性,两者在椎间孔处汇合而成脊神经。

34、第1颈神经通过颈椎与枕骨之间出椎管。第2~7颈神经都通过同序数颈椎上方的椎间孔穿出椎管,第8颈神经通过第7颈椎下方的椎间孔穿出,12对胸神经和5对腰神经都通过同序数椎管下方的椎间孔穿出,第1~4骶神经通过同序数的骶前、后孔穿出,第5骶神经和尾神经由骶管裂孔穿出。

35、脊神经属混合性神经,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前、后两支。前支粗大,主要分布于躯干前外侧和四肢的肌及皮肤。后支细小,主要分布于躯干背侧的深层。

=================================================================

 脑神经共12对。按其所含纤维的成分,可分为运动性神经、感觉性神经和混合性神经.

    (一)脑神经

    1.嗅神经(I):为感觉神经,起自鼻腔黏膜嗅区中的嗅细胞,止于嗅球,传导嗅觉冲动。

    2.视神经(Ⅱ):为感觉神经,由视网膜中的节细胞轴突汇集而成。传导视觉冲动。

    3.动眼神经(Ⅲ):为运动神经,含有两种运动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和内脏运动纤维。动眼神经自脚间窝出脑,向前穿海绵窦,经眶上裂入眶。躯体运动纤维支配眼球外肌的上、下、内直肌,下斜肌和提上睑肌。内脏运动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4.滑车神经(Ⅳ):为运动神经,经中脑背侧的下丘下方出脑,绕大脑脚外侧向前行,穿过海绵窦的外侧壁,经眶上裂入眶,支配上斜肌。

    5.三叉神经(V):属混合神经,含躯体感觉和躯体运动两种纤维。其周围突形成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的大部分。躯体运动纤维参与组成下颌神经。

    ①眼神经为感觉神经,其中一支经眶上孔(切迹)出眶,布于额部的皮肤,称眶上神经。

    ②上颌神经为感觉神经,经圆孔出颅,穿眶下裂续为眶下神经。上颌神经分布于硬脑膜、上颌窦、眼裂与口裂之间的皮肤、上颌牙、牙齦以及鼻腔和口腔顶的黏膜。

    ③下颌神经为混合神经,经卵圆孔出颅腔后分为数支。其运动纤维支配咀嚼肌;感觉纤维布于下颌牙及牙齦,舌前2/3及口腔底以及耳颞区和口裂以下的皮肤。

    6.展神经(Ⅵ):属运动神经,从延髓脑桥沟中部的两侧出脑,向前穿海绵窦经眶上裂入眶,支配外直肌。

    7.面神经(Ⅶ):属混合神经,含有躯体运动、内脏运动(副交感神经)、内脏感觉三种纤维。

    8.前庭蜗神经(Ⅷ):为感觉神经,由蜗神经和前庭神经组成。分别传导听觉和平衡觉的冲动入脑。

    9.舌咽神经(Ⅸ):为混合神经,经颈静脉孔出颅腔。有四种纤维:

    ①内脏运动纤维支配腮腺的分泌;

    ②内脏感觉纤维布于舌、咽、中耳等处的黏膜。内脏感觉纤维还布于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将它们发出的冲动传入脑;

    ③躯体运动纤维,支配咽部肌;

    ④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耳后皮肤。

    10.迷走神经(X):属混合神经,含有四种纤维成分:

    ①内脏运动纤维;

    ②内脏感觉纤维,主要分布到颈、胸和腹部的脏器;

    ③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耳廓、外耳道的皮肤和硬脑膜;

    ④躯体运动纤维,支配软腭和咽喉肌。

    迷走神经的主要分支有喉上神经、喉返神经。

    11.副神经(Ⅺ):属运动神经,自迷走神经下方出脑,经颈静脉孔出颅,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12.舌下神经(Ⅻ):属运动神经,自延髓的前外侧沟出脑,经舌下神经管出颅腔,支配舌肌。一侧舌下神经损伤,引起同侧颏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

(二)脊神经

    脊神经共31对,借前根和后根与脊髓相连。前根属运动性,后根属感觉性,两者在椎间孔处汇合而成脊神经。在椎间孔的内侧后根上有一椭圆形膨大,称脊神经节,内含感觉神经元的胞体。

    31对脊神经中有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第1颈神经通过颈椎与枕骨之间出椎管。第2~7颈神经都通过同序数颈椎上方的椎间孔穿出椎管,第8颈神经通过第7颈椎下方的椎间孔穿出,12对胸神经和5对腰神经都通过同序数椎骨下方的椎间孔穿出,第1~4骶神经通过同序数的骶前、后孔穿出,第5骶神经和尾神经由骶管裂孔穿出。

    脊神经属混合性神经,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前、后两支。前支粗大,主要分布于躯干前外侧和四肢的肌及皮肤。后支细小,主要分布于躯干背侧的深层肌和皮肤。

    除第2-11胸神经的前支外,其余脊神经的前支分别交织成神经丛,由丛发出分支到头颈、上肢和下肢,脊神经丛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

(三)内脏神经

    分内脏运动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内脏、心血管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通常不受人的意志控制,是不随意的,故有人称其为自主神经系,也称植物神经系。根据形态、功能特点,内脏运动神经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1.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1~腰3节段的灰质侧角内。侧角内的神经元即节前神经元,它发出的轴突即节前纤维。交感神经节内的神经元称节后神经元,其轴突为节后纤维。交感神经节因其所在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椎旁节和椎前节。椎旁节分别位于脊柱的两侧,共有22~24对。每侧的椎旁节借节间支相连结,构成串珠状的交感干。椎前节位于脊柱的前方。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和肠系膜下神经节。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分布于心肌、内脏和血管的平滑肌、汗腺和竖毛肌等处。

    2.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骶2~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起于这些核内的神经元;节后神经元,多位于器官附近或器官壁内的副交感神经节中。

    3.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脏器支配及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