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铁路局为啥一边减员 ,一边还要外雇工?

 微信息W 2020-05-08

在用工制度改革上,持续推进运输生产劳动组织改革,逐步构建以劳动合同制职工为主体,以劳务派遣工、业务外包为补充的用工格局。

——摘自集团公司工作会议报告

学习集团公司工作会议报告,细心人可能发现报告中提到,“要构建以劳务派遣工、业务外包为补充的用工格局”。大家都知道咱们集团公司近年来一直在强调减员增效,为了实现到2020年用工总数16万多的目标,通过自然减员、减少引进,已经连续几年实现每年5000人左右的降幅。正是通过减员、降低用工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和企业效益,咱们实现了工资的连续高位增长。对此,大家都表示理解,也非常支持继续减员实现既定目标。可是咋忽然又要用派遣工,又要搞业务外包了呢?

揭秘!铁路局为啥一边减员 ,一边还要外雇工?

有这样的疑问,可能是因为大家对很多年前,曾经开展过的清退派遣工、收回劳务外包工作记忆尤新。上个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最初几年,是集团公司生产力布局调整动作非常大的一个阶段。分局撤并、基层站段多次整合,历史遗留下来的复杂、多样的用工形式,曾给我们的用工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与此同时,随着“三供一业”等工作的移交,一些系统又出现了大量冗余人员。

为实现规范管理,同时消化冗员,我们的确曾把一些外包出去的工作收回来,让路工自己来干。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么做也确实实现了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和运营成本的目的。但是随着集团公司减员增效工作的不断推进,当前的我们的用工总量已经从高峰时期的20多万人下降到不足17万人。劳动用工总量发生了巨变,用工方式当然也要随之发生变化。事实上,使用劳务派遣工和开展劳务外包,它本身就是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下,继续践行减员增效工作思路的重要手段。

揭秘!铁路局为啥一边减员 ,一边还要外雇工?

首先是使用劳务派遣工非常省心、省钱。劳务派遣工是与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签约,而非直接跟我集团公司签约的员工。比如,上海局集团公司下辖的一个站就聘用了40名劳务派遣工,从事保洁等岗位工作。这些人都是车站向派遣公司租赁的,只需要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一份合同,劳务派遣公司就会将合适的人派过去工作,不合适还可以随时换。在这一过程中,用人单位只需要对人的工作进行管理。他们的社保、工资、日常一系列的人事管理等,全部由派遣公司负责。省心自然不用说的。

那么省钱的角度呢?大家都知道,铁路的工资在经济吸引区内同比都不算低。比如咱集团公司一个普通职工年工资加上工资附加费,人均超过10万元。如果外雇一个保洁员,除了上面说的那些好处,用工成本也会有所下降。这就意味着,使用同样的劳动用工成本,集团公司劳动用工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具备更大的弹性。

揭秘!铁路局为啥一边减员 ,一边还要外雇工?

其次,业务外包有助于我们做精核心业务。咱们是运输企业,核心业务是运输服务。为了建立和保持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为了企业更好地生存发展,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企业只有专心致力于自己擅长的、创造利润的领域,将自己不擅长的甚至已经成为企业经营负担,但又具备存在合理性的业务外包出去,才能轻装上阵,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主业上。

揭秘!铁路局为啥一边减员 ,一边还要外雇工?

比如车站的安检工作,就可以外包给专业的安保公司。安检工作是企业生存的安全保障,不可或缺。但是培养和建立自己的安检团队,责任和成本都很高。而安保服务公司作为专业的安保服务商,有行业准入规范,有完善的系统培训,有通过资格认证的队伍,能保证派出的每名安检员都是合格的,能圆满完成保安服务合同要求。又同前面说得一样,物美价廉。那我们何必非要顶着风险、多花钱,自己干呢?

把辅助性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把有限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投入到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核心业务上,不断提升我们的运输服务水平,这才是咱们企业正确的打开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