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淤土是中国半干旱地区平原中的主要土壤。 长期引用富含泥沙的浑水灌溉,水中泥沙逐渐淤积,并经过施肥、耕作等交互作用影响,失去淤积层理而形成的灌淤物质组成的人为表土。 灌淤层可厚达 1米以上,一般也可达30-70厘米。土壤剖面上下较均质,底部常见文化遗物。灌淤层下可见被埋藏的古老耕作表层。 分布: 宁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西辽河平原、新疆伊犁河谷、塔城盆地、甘肃兰州盆地、河西走廊、青海湟水河谷地、河南开封县、封丘县和山东济南等。 特点: 1.灌淤层厚度取决于灌溉水的浑浊成都和沉积条件,也与灌溉耕作的特点和其历史长短有关。 2.灌淤土质地一般为壤土至黏壤土。通透性较好,有机质含量为15-20g/kg;盐分含量较少,躲在3g/kg以下(荒漠土含盐量为20-50g/kg)。土壤PH在8.0以上。土壤养分除氮外,磷、钾含量也比较高。 灌淤土地形平坦,土层深厚,质地适中,更兼光热条件好,灌溉便利,故具有广泛的适宜性。小麦、玉米及水稻等粮食作物,胡麻(油用亚麻)及向日葵等油科作物,以及多种瓜果、蔬菜、树木等,均能种植。宁夏的枸杞、新疆的长绒棉和陆地棉,都是灌淤土上生长的名、特、优产品。 注意: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防治土壤盐化;提高土壤肥力;防止自然灾害破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