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是只知道测绝缘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测吗?

 观澜听潮914 2020-05-08

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的测量(我整理了常用的设备绝缘值,有需要的私信发给你)

(一)概述

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是绝缘试验中最基本、最简便的方法。使用一台兆欧表就可以进行。兆欧表输出的是直流电压。而测量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的区别是在时间的读数上。由于这三种方法各有其用途和特点,可以互为补充,所以在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中都给予了说明。在国外,对极化指数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我国尚在逐步推广之中。

还是只知道测绝缘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测吗?

兆欧表

这三种方法是特点是:

1、绝缘电阻。读数时间为1min。数值应归算到同一温度和过去值相比较,即存在一个温度修正的问题。它可以发现绝缘的整体和贯通性受潮、贯通性的集中缺陷。对局部缺陷反映不灵敏。

2、吸收比。采用读数为60s 和15s的绝缘电阻的比值。该值和温度无关,不用进行温度的换算,便于比较。可以较好地判断绝缘是否受潮,适用于电容量较大的设备。

3、极化指数。采用读数为10min和1min的绝缘电阻的比值。该值和温度无关,不用进行温度的换算,便于比较。可以很好地判断绝缘受潮。适用于各种电气设备绝缘系统,特别是干式绝缘系统,如旋转电机、电缆、干式变压器等。

(二)测量原理

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绝缘中将通过电流,其变化是开始瞬间通过一个很高的电流,并很快地下降,然后缓慢地减少到接近恒定值为止。总的电流组成如下:

1、泄漏电流iL。它包括表面泄漏和容积泄漏电流。这是绝缘中带电质点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而形成的。电流增加,绝缘的电阻就减少。它基本上和时间无关。

2、电容电流ic。它是由快速极化(电子、离子极化)而形成的,是时间的函数,随时间的增大而快速地减少,直至零。

3、吸收电流ia。它是由缓慢极化而形成的(自由离子的移动),也是时间的函数,随时间的增长而缓慢地减少,它和被试设备的受潮情况有关。

这三种电流的合成便是总电流i。在图1中表示了绝缘在直流电压作用下通过的电流和时间的关系曲线。在图2中表示了在测绝缘电阻时被试绝缘的等值回路,其中 RL表示泄漏电流回路的纯电阻,C’表示电容电流回路中电介质的几何电容,Ra和 Ca表示吸收电流回路的等值电阻和电容,E表示外加的直流电压。

还是只知道测绝缘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测吗?

图1 绝缘在直流电压下通过的电流

还是只知道测绝缘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测吗?

图2 测绝缘电阻时的等值回路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用初始电流和稳态电流之比可以表示绝缘的受潮程度,实际上用60s和15s时的绝缘电阻之比来表示,称为吸收比(DAR)。当绝缘受潮时,,泄漏电流iL大,占总电流的比例也大,R60比R15就大,故比值就大于1,一般认为,R60/R15≥1.3(新版的交接性试验也写了1.2)为干燥绝缘。而极化指数(PI)的原理和吸收比相似,所用的时间更长,即R10min/R1min,当绝缘受潮或者污染时,接近于1;干燥时,PI就大于1。

测量绝缘电阻的仪表称为兆欧表。其型式有手摇式,晶体管式和数字电子式。其输出直流电压等级有100、250、500、1000、2500、5000V,对于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应使用不同电压的兆欧表,最常用的是 500、1000和2500等级的。数字电子式兆欧表在国外已得到较多的采用。随着绝缘材料从A、B级发展为F、H级,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的广泛采用及电压等级的提高,国内外也都已生产出更为先进的兆欧表,我们现在用的可以达到10000V。

(三)影响因素和分析判断

1、影响因素

影响绝缘电阻的因素很多,下面分列给予简述。

(1)湿度影响。当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大时,绝缘物就容易受潮,从而使绝缘电阻降低。要求相对湿度小于80%。

(2)温度影响。当温度升高时,绝缘的电导增大而使绝缘电阻降低。温度的影响是很大的,为了进行比较必须对温度进行修正,对于不同的电气设备有不同的温度修正系数,并且有一定的误差。具体的修正系数将在下面各章中分别的说明。一般要求被试品及环境温度不低于5℃。

(3)表面状态的影响。表面的污染、受潮使绝缘物的表面电阻率下降,从而使绝缘电阻也下降。

(4)试难电压大小的影响。随着试验电压的增加,绝缘电阻会减少,对良好的干燥绝缘的影响较小。所以对于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应采用不同电压的兆欧表。

(5)电气设备上剩余电荷的影响。剩余电荷的存在使被测数值会出现虚假现象(增大或减小),所以在测试前应对被试设备进行充分的放电。

(6)兆欧表容量的影响。兆欧表容量要求越大越好,推荐采用1mA及以上的兆欧表。

(7)接线和表计型式的影响。对同一设备应采用同一型式的表计和接线方式,否则也会出现误判断。

2、分析判断

(1)绝缘电阻应该大于规定的允许值。对不同的电气设备和部件的绝缘电阻的允许值是不同的,这将在下面各具体的设备的章节中加以叙述。

(2)应将测得的值和同一设备过去的数据(包括出厂数据);各相之间的数据;同类设备的数据进行比较。由于影响绝缘电阻的因素太多,在国内外都强调将“比较”作为分析判断的有力的措施。

(3)在分析判断时,应充分地排除各种影响因素,如湿度、温度、表面污染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