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表现:由于五一节日放假效应,导致节前医药板块整体下跌 1.56%,跑输沪深 300 指数 4.61 pct。 下图:医药生物一级行业一周涨幅(%) 下图:医药生物三级行业一周涨幅(%) 1医药估值 估值方面,截止到4.30日,医药生物绝对估值为 58.92 倍(历史 TTM_整体法),相对 于沪深 300 的估值溢价率为 385.65%,绝对估值上升,而 估值溢价率有所下降,估值溢价率仍处于近十年的历史高位水平。 下图:5 医药生物板块近期估值溢价率(历史 TTM_ 整体法) 2政策跟踪 1,卫健委会议上明确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需在短时间内形成 核酸检测能力 4 月 26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上提出, 为进一步巩固当前防疫成果,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 各地要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 控机制,精准抓好内防反弹工作。其中,要求所有县区级以上疾控 机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抓紧进行改造,在短时间内形成核酸检 测能力。支持各地在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检测能力不能满足需求时, 与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合作开展核酸检测,充实检测力量。扩大 检测范围,做到重点人群“应检尽检”、重点行业“适时抽检”、 一般人群“愿检尽检”。 此次,卫健委提出检测机构覆盖到二级以 上综合医院,这也就意味着,核酸检测将进一步下沉到县级医院。为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医院需要对 PCR 检测实验室进行建设,而由 于目前大多数二级医院是不具备 PCR 检测设备的,因此,我们认为, 此次二级医院改造将有望推动 PCR 检测市场的发展,包括 PCR 试 剂生产商以及 PCR 仪器生产商等,例如华大基因、凯普生物、达安 基因等。然而,由于 PCR 检测的条件较为严格,不仅需要对 PCR 仪器进行购买,也需要建设无菌实验环境以及培训专业操作人员, 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因此部分医院可能难以在短时间内 自主完善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因此需要与第三方实验室进行合作, 从而达到要求。 我们认为,通过加强第三方实验室和基层医疗机构 的合作关系,有望提高第三方实验室的市场认可度,从而推动第三 方实验室行业的发展,利好相关企业的渠道完善和市场布局,对其 未来业绩造成积极影响。 2,国家医保局发布《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 稿)》深化支付端改革 4 月 29 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对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的确定、调整,以及 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的支付、管理和监督等做出了规定。 明确了纳入《药品目录》的药品应当是经国家药品监管部 门批准,取得药品注册证书的化学药、生物制品、中成药 (民族药),以及按标准炮制的中药饮片,并符合临床必 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等基本条件。 明确了不纳入《药品目录》的十类药品范围,包括 1)主 要起滋补作用的药品; 2)含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 药材的药品; 3)保健药品; 4)乙类 OTC 药品; 5)破壁 饮片、精制饮片等对标准饮片进行再次加工的饮片; 6) 预防性疫苗和避孕药品; 7)主要起增强性功能、治疗脱 发、减肥、美容、戒烟、戒酒等作用的药品; 8)纳入诊 疗项目收费的诊断试剂/检验试剂等; 9)酒制剂/茶制剂, 各类果味制剂(特别情况下的儿童用药除外),口腔含服 剂和口服泡腾剂(特别规定情形的除外)等; 10)违反国 家法律、法规,以及其他不符合医疗保险用药规定的药品。 提出国家医疗保障行政部门需要建立完善动态调整机制, 原则上每年调整 1 次。 明确各级医保管理机构权限范围。国家医保部门负责明确 全国范围内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支付原则等,组织制 定、调整、发布国家《药品目录》并编制代码。省级医疗 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以国家《药品目录》为基础,按照调整 权限和规定程序将符合条件的民族药、医疗机构制剂、中 药饮片纳入本地区《药品目录》,经向国家医疗保障行政 部门备案后实施。 建立《药品目录》准入与医保药品支付标准衔接机制。独 家药品通过准入谈判的方式确定支付标准;非独家药品 中,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按照集中采购有关 规定确定支付标准;其他非独家药品根据准入竞价等方式 确定支付标准。执行政府定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 品,支付标准按照政府定价确定。 明确了谈判药品协议有效期为 2 年,2 年后若仍为独家, 根据另行规则降价续约 2 年。第一个协议期不得议价,第 二个协议期允许医院议价,第二个协议期过后纳入目录, 医保部门按照支付标准有关规定调整支付标准。 《暂行办法》中对于进入《药品目录》药物范围的 明确规定加速了医药行业腾笼换鸟的进程,通过调出临床价值不高 的药物类型,从而为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物腾挪出 更大的支付空间。同时,医保动态调整机制的确立保障了创新药上 市后能够尽快纳入医保目录,加速创新药上市后的实现放量,提高 创新药的回报速度,完善我国创新药行业的发展环境,对相关产业 链形成重大利好。医保支付标准和续约原则的完善缓和了创新药在 降价进入医保目录后的降价幅度,在实现医保控费的同时保障了创 新药企业的研发回报空间。此外,各级医保管理机构权限的确定使 医保目录调整的权限收归到国家医保局,减少了省级医保部门增补 药品种类范围,有利于推进支付端改革在各省市切实落地。 3,全球疫情仍然严峻,新冠药物临床结果公布,中外数据存在差异。全球确诊患者持续增长,瑞德西韦公布三项临床试验结果 截至 5 月 04 日,全国新型肺炎病确诊累计病例数增至 82881例,现有疑似患者病例数为 2 例,累计死亡病例数为 4633,累计治 愈人数为 77853,其中,除核增的死亡病例外,自 4 月 15 日起,国 内暂时未出现新增死亡病例。从每日新增患者数量来看,5 月 04 日 的新增确诊患者为 1 例,为境外输入病例。截至目前,累计报告境 外输入确诊病例 1676 例。此外,目前仍然存在无症状感染者风险。5 月 04 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15 例。 从全球情况来看,疫情状况仍然严峻。根据丁香园数据显示, 截至 4 月 26 日,全球累计患者数达到 3558930 例,当天新增 25258 例。从确诊患者的数量来看,目前欧洲地区和美国的疫情形势较为 严峻,防控压力相对较大。由于医疗资源较为紧缺,目前多国的新 冠肺炎死亡率持续上升,其中法国病死率已达到 19.1%,持续提升。 3投资与展望 从估值来看,目前很多医药股的估值已经不便宜,所以有很多投资人担心资金是否会离开医药股进入到科技股? 我们认为,目前已经处于年中间位置,部分机构已经开始对于医药股进行动态估值,即采用2021年的估值水平进行操作,而部分业绩确定的公司,按照2021业绩估值,其实相对还是合理,所以,我们对未来一段时期医药行业的增长仍然持乐观态度: 1)国内老龄化加速、医药消费具有刚需性质,医药行业的需求仍然旺盛, 人们对优质医疗资源的追求并没有改变,且对高端产品和服务的需 求持续增加; 2)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两票制” 和“一票制”、带量采购等近 5 年医药政策精准调控下的供给侧改 革,使医药行业在存量市场的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的行业的增量发 展中稳步前行,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龙头企业强者恒强,创新呈 现繁荣景象,产业环境越来越好。建议重点关注药品、生物药及医 疗器械领域创新及创新产业链、医疗服务和药品零售子版块。 风险提示:医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推进不及预期;疫情影响超出预期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投资建议,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