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个做交易有一段时间的同学跟我说,他说他手中拿着十几单,多空单都有,全部浮亏。 我本以为他也是常见的又想赚钱又不爱学习的无知小韭菜,见得多了。聪明人想从交易市场里获利,得靠这类“炮灰”的不断输送还是有必要的。 然而,接下来这个同学说的东西让我意识到另一个问题的严重性。 他说:其实我平时都有学习交易,一直到处学习各种交易技术,可是到头来好像什么都会了,又好像什么都用不上来。 我问他:你平时是怎样学习的? 他说:平时关注各类交易大V,看他们发布的文章和小视频解盘行情。 我说:你都看过哪些交易理论?每次交易有什么依据吗? 他说:波浪理论,123法则等等。基本上都是看各种“老师”们发布的策略讲解去跟着做就好了。 我问道:那你有看过讲这两个理论《艾略特波浪理论》《专业投机原理》这两本书么?知道理论逻辑成立对的原因是什么么?有对他们的理论做过复盘统计验证么? 他说:没有,这些我看不懂啊。我就知道上升有5个浪,下跌的时候有3个浪。至于怎么数怎么画不会,跟着大V老师们做单就好了。 我说:那这就是你亏损的原因了,碎片化学习方式害了你。 互联网快节奏时代下,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短。“短平快”就是互联网时代代名词。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很难有人能够静下心来看完一本完整的书学习。更多的是碎片化学习。 何谓“碎片化”学习? 只花了很零散,很短的时间,零散地学习各个知识点。导致只能学得一个大概,更深层的内容一窍不通,也难以建立起各个知识点的联系。 碎片化的学习方式难以看到事情的全貌。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有的只知道鼻子,有的只知道尾巴,没人知道大象究竟是什么样。 当下普通人最常见的消遣,就是刷抖音,刷朋友圈,刷微博了。 这些风靡全国的国民级APP都是“短平快”的典型代表:微博朋友圈的字数过长都会被折叠,上传的图片也是限制在9张之内。而抖音甚至则以几十秒的视频的方式更直观地冲击人们的大脑,拇指一滑,就看完一条视频。 只不过,“短平快”用来消遣可以,用相同的方式来学习就不行,更别说学习交易。 刷短视频只为了获得快感而不是获得知识,而知识的学习是需要全面的认知。 短视频,短文章,对应的是一个单独拿出来的知识点,而交易实践是需要全面认识运用。 今天看了一篇讲MACD的小视频,明天看一篇讲均线使用的文章,就知道了金叉买死叉卖。 可为什么金叉死叉就能买卖呢?除了金叉死叉还有别的用法么?只懂一个指标就可以盈利了么?其他技术分析的使用,还有更复杂的基本面研究这些清楚么? 交易本身是一门技术活,需要的是金融,数理,概率等知识的交叉串联,甚至做交易时还需要掌握如何调控自身恐惧与贪婪情绪的管理技巧。想看短视频短文章就能快速学会交易是不可行的。 长期接受碎片信息的后果,就是让你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 譬如某交易者发表观点:油价跌到20美元处抄底。 假设该交易者对油市做过充分调研,考虑到生产成本,供给端和需求端的状况变化,原油库存情况变化,再结合技术分析得出结论:油价不可能长期处于20美元的价格。 但读者却只收到一个结论,跳过了之前的所有逻辑推到步骤:我要在20美元处抄底干。 因此,该交易者能清楚知道自己的能根据这样的分析做出怎样的交易决策,具体到在哪里减仓,什么位置加仓减仓,什么位置止损止盈,需要用多大的仓位。也能随时根据油市变化来调整自己的交易策略。 而只收到结论的读者无法形成具体的操作决策,也无法根据盘面情况变化及时调整,因为他并不知道这个结论的思考过程。长期以来只会变得被动接受观点,失去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负油价逼仓事件证明了,做交易不自己思考,连游戏规则都没搞清楚就进场了,结果只会“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在快节奏的快餐时代,要想不被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同化,在交易上能够实现盈利,必须要有系统化全面化的学习与培训。金十交易学院的交易训练营,以全面扫盲+实时陪练的形式,拒绝碎片式学习,带你重新认识交易,一步一步构建自己的交易体系,慢慢走向盈利。 (双击查看大图) 这样乍一看可太多东西了,是不是不知道从何入手?没关系,我们特地准备了一场免费直播福利。5月13日晚上8点,就由辛校长和黄教练,把以上的训练营的精华内容浓缩呈现给大家,带你彻底打破“散户式”的交易魔咒。 直播现场还会抽取幸运观众送出终生免费学习名额、免费交易账户诊断、周边大礼包、训练营免单等等超多种福利。交易学院史上首次总价值无无无上限的福利,还不抓紧机会?扫码加班班柯然,预约参与直播抽奖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