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有“爱动宝宝”,家长们应该怎么做?

 为什么73 2020-05-09

前段时间我们推送了一篇“泻青丸治疗小儿肝火旺盛抽动症”的文章,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家长们反响甚是热烈,有的分享自家孩子治疗的经验,有的诉说自家寻医问药的艰辛,更多的家长在期待着对于抽动症的继续学习。

是的,一个方子是治愈不了所有类型的抽动症,今天我们接着来聊聊家有“爱动宝宝”,家长们应该怎么做。

还记得上篇文章中的一位家长这样留言说:“自从发现宝宝有抽动症的倾向时,我就告诉自己要镇定,接着我只做了两件事,停掉了孩子所有的补习班,关掉家里的电视和电子产品,然后尽可能的多陪孩子出去玩。宝宝现在痊愈了,我也可以自信的说,高质量的家人陪伴真的是比什么药物都有效!”

看完这位家长的留言,有两点很触动我。

首先,作为家长,无论正在看文章的您是孩子的爸爸、妈妈还是姥姥、奶奶,都应该认识到您是孩子的家长、依靠,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只有您具备了专业基础知识,遇事心中有数,不慌张了,孩子才可以淡定,有安全感。这就像罗玲老师常说的《妈妈强大了,孩子才优秀》。

说完了家长的心理建设,我们再来说,“抽动症真的像这位留言的家长说的一样,可以玩着玩着就痊愈了吗?”

是的,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抽动症的早期,尤其是7岁以内发病的孩子,心理因素往往比疾病本身更重要。罗博士曾经多次讲过抽动症的治疗,家长是关键,家庭和谐最重要。比起兴趣班培养出来的优秀成绩,我相信还是健康的孩子更加重要吧!

所以,家有“爱动宝宝”,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做的:首先是“强大自己”;然后重新审视一下现在孩子的生活状态,比如课业的压力,比如争吵的父母,比如优秀的“别人家孩子……”,做到了上面几点,我们再聊中医应该如何治疗。

抽动症的治疗

先重温一下小儿抽动症的概念:习惯性的不自主抽动,以头面部为主,如挤眉、眨眼、努嘴、搐鼻等,还有诸如喉中怪叫,四肢抽动等其他伴随症状。

抽动症在中医里可归于“瘛疭”“慢惊风”“抽搐”“肝风”“脾风”等范畴。从中可以看出,小儿抽动症主要是以肌肉抽动为特征,脾主肌肉,抽动为风,肝主风,故本病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

接下来,我们就主要从肝和脾来论述一下本病的机理。

肝:现代社会,生活条件优越,父母宠爱孩子却给予他们太多压力,看起来物质丰富却缺少了精神关注。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及调控能力本来就较差,再加上情绪不得宣发从而导致小儿肝气不舒,气机失调。时间长了呢,演变成肝郁气滞,肝木克制脾土,从而导致脾虚土衰。肝主筋,开窍于目,肝风动,则出现眨眼、耸肩、头摇等表现。

脾:别看我们人类现在借助工具可以上天入地,但纯从生理构造角度来讲,我们和十几万年前其实没什么区别。虽然现在生活优越,但脾胃功能还是和以前一样。尤其是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功能不强,如果再挑食、过食,损伤脾胃,则水湿运化功能减弱,湿聚成痰,痰浊内蕴,阻滞脏腑、孔窍、经络。再遇风而动,风痰胶结,上犯清窍,则挤眉弄眼;若风痰横窜头面经络,“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则努嘴、怪叫、污言秽语;气血不足则心神失养,则注意力涣散,学习困难;血虚不能濡养肌肉四肢,则四肢抽动。这些就是中医常常说的“怪病多由痰作祟”。

木疏而土运,土沃则木荣。脾胃的运化与气机升降都离不开肝主疏泄,而肝木之条达又离不开脾胃之运化。综合来看的话,本病以肝风为标,脾虚为本。

接下来,自然是本次重点,如何从肝和脾着手治疗。前方高能,注意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掏出小本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也是真理。

1

直补脾虚之本

《小儿药证直诀》云:“脾主困,虚则吐泻生风”,《金匮要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气血濡养全身,脾土固则木安风止。所以,罗博士在他《神医这样看病》一书中,就曾讲过中医儿科鼻祖钱乙选用温补脾阳的黄土汤,治疗宋神宗的儿子仪国公患的抽动症。这里多说一句,不是所有的公爵都是老头哦,钱乙治疗的仪国公,就只是一个流鼻涕的小娃娃。

黄土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又经钱乙的妙手回春,固然疗效确切,但方中君药“灶心土”很是难得,所以今天就不展开来讲了。我们再来介绍一剂同样出自钱乙之手,载自其书《小儿药证直诀》中的异功散。

异功散即四君子汤加陈皮制成的散剂,专门治疗脾胃气虚兼见气滞之症。就是那种肚子显的很大很鼓,圆溜溜的,但其实又没有吃进去很多饭的宝宝,而且还很容易肚子痛,揉一揉,跑一跑就会缓解的那种。全方健运脾胃,滋养后天,补而不滞,避免脾困而影响运化,可以长期服用。

2

清郁热祛风邪

现在饮食不节、营养过剩的患儿十分多见,加之小儿体属纯阳,最易化热,常常导致脾胃积热。可用泻黄散合止痉散,来清热泻脾、熄风止痉。

泻黄散同样出自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一书,方药组成为藿香、栀子、石膏、防风、全蝎、蜈蚣。方中藿香芳香化湿醒脾,可除胃肠积热所致口中异味;栀子清三焦之火,利三焦湿热;石膏清泻肺胃实热,除烦生津;防风升发脾中伏火,又能于土中泻木;并加入止痉散全蝎、蜈蚣这2个虫类药对以祛风解痉、舒筋活络。

3

化肝郁涤痰邪

风和痰是抽动症的主要因素,如果脾虚血亏,痰浊阻窍,水不涵木,肝郁火旺,痰火随风而动,则表现出抽搐、行为异常及心情暴躁等。

此时,可选四逆散来疏肝熄风。方药组成为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方中柴胡疏肝理气,升清阳透郁热;枳实行气散结;生白芍养血敛营;炙甘草甘缓和中,全方疏肝解郁,调和肝脾。肝脾同治,标本兼顾,小而效专。

针对小儿抽动症而言,肝郁脾虚这个状态是一直存在的,不过重点就在于肝郁和脾虚具体哪个偏盛,同时还要兼顾湿热、痰火、血瘀等。重中之重就是,补养脾胃需要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小儿抽动症复发率很高,因此,需要医生、家人、朋友的鼎力相助。我们始终相信药物的力量是有限的,心灵的力量才是无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