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了半辈子书法,您执对笔了吗?

 mengk4fz0yyf5h 2020-05-09

写了半辈子书法,您执对笔了吗?

写了半辈子书法,您执对笔了吗?

执笔(中)

文/大可先生

写了半辈子书法,您执对笔了吗?

唐朝韩方明把执笔法归纳为五种,他在《授笔要说》里首先讲“执管”:

第一执管。夫书之妙在于执管,既以双指苞管,亦当五指共执,其要实指虚掌,钩擫讦送,亦曰抵送,以备口传手授之说也。世俗皆以单指苞之,则力不足而无神气,每作一点画,虽有解法,亦当使用不成。曰平腕双苞,虚掌实指,妙无所加也。

写了半辈子书法,您执对笔了吗?

大可诗生活|一人一诗书

这里首先点出“书之妙在于执管”,而执管有“双指苞管”、与“单指苞之”之分。“苞”与“包”通,“双指”即食指与中指,“双指苞管”简称“双苞”,又称“双钩”,就是说食指与中指向内同时与大拇指相配合包住笔管。“单指苞之”即“单苞”,又叫“单钩”,这是一种只用食指一指钩住笔管以配合大拇指的执笔方法,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执钢笔的样子。

写了半辈子书法,您执对笔了吗?

大可诗生活|一人一诗书

值得注意的是“五指共执”,这“五指共执”讲的就是所谓的“五指执笔法”。“五指执笔法”相传唐代陆希声从二王、李阳冰那里传下来的“擫、押、钩、格、抵”五字法(《宣和书谱》卷四)。“”是大拇指指肚部分紧贴笔管,这是强调大拇指在执笔时的姿势及其所起的作用。南唐后主李煜《书述》说道:“擫者,擫大指骨上节,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千钧。”“押”含有约束之意。《辞源》释之为:“,督率,拘管……上加重力,通‘压’。”《书述》又说:“压者,捺食指着中节旁。”是以食指的第一指关节斜俯地出力,贴在笔管的外侧,位于大指内外相当,配合着约束笔管,以发挥其作用。“”就是中指钩住笔管。在以拇指、食指、搦管后,再以中指的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如钩,钩于笔管外侧,以利于挥毫。《书述》接着说:“钩者,钩中指着指尖钩笔,令向下。”“”是无名指在起作用,《辞源》:“格”,被阻遏。”以无名指甲、肉相连处挡住笔管。最后讲“”,抵,即排挤、依托之意。清代蒋和《书法正宗·指法名目》作“辅”讲,书中说:“辅,小指紧靠名指后。”实际上就是以小指辅助或衬托于无名指之下,以抵挡住中指钩向肉之笔管。这样调动五指,并让五指齐心协力,力量由四面聚于笔管的圆心,执笔自然稳实。“五指执笔法”中,朝上的食指颇像高昂的鹅头,王羲之爱鹅的传说,也许是源于此。

写了半辈子书法,您执对笔了吗?

大可诗生活|一人一诗书

由于力量对称集中,五指密切配合,故可朝四面八方用力,由此运笔容易产生笔力。“五指执笔法”的特点就是旨在运用执笔的五个指头的每一个关节,对笔进行多角度、多方向的支配,以便写出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的线条来。而这一要点,正是“实指虚掌”的妙用。于是这种执笔方法,也就被历代书家奉为“经典”了。

写了半辈子书法,您执对笔了吗?

大可诗生活|一人一诗书

《授笔要说》拉着讲第二种执笔方法:

第二扌族管,亦名拙管。谓五指共其管末,吊笔急疾,无体之书,或起藁草用之。今世俗多用五指扌族管书,则全无筋骨,慎不可效也。

“扌族管”就是五指收敛握住笔管。因“扌族”与“拙”同音,所以也叫做“拙管”。“吊笔”,就是五指向下抓住笔管末端,笔向呈悬吊状。元代陈绎曾《翰林要诀》说:“扌族管,以大指小指倒垂执管,扌族三指攒之,就地书大幅屏幛。”这种方法由于执笔太高,不好用力,加上着力点不对,下笔则飘飘然,故称之为“无体之书”。这是有时人们打草稿偶尔用之,不足为训,特别是初学者还是不要模仿为好。

写了半辈子书法,您执对笔了吗?

大可诗生活|一人一诗书

韩方明在否定扌族管法的同时,列出第三种执笔法:

第三撮管。谓以五指撮其管末,惟大草书或书图幛用之,亦与拙管同也。

撮是抓的意思,“以五指撮其管末”,撮管类于五指执笔法,所不同之处乃前者是“撮其管末”。韩方明认为,撮管只有在作大草书或者图(指版图之类)幛(庆吊时作为礼物用的布帛,上面往往写上“喜”呀、“寿”呀之类的字,谓“喜幛”、“寿幛”)时偶尔用之,“与拙管同”,明文规定这种方法也是“慎不可效”的。然而,后来书家亦有提出不同看法者,陈绎曾就认为“大字草书宜用之,书壁尤佳”((元)陈绎曾:《翰林要诀》);解缙也赞同这种方法有时可用:“撮管法,摄聚管端,草书便。((明)解缙:《春雨杂述·书学详说》)”看来还是有人提倡撮管法的。沈尹默综合以上两种看法,提出:“第二节三执法共同的毛病,就是提管过高,过高了,下笔便浮飘,不易着力。所以会无筋骨,只好称之为无体之书,写大草时或可一用,日常应用则不适宜。”( 沈尹默:《书法论丛·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一>》)这种观点还是比较靠谱的。

写了半辈子书法,您执对笔了吗?

大可诗生活|一人一诗书

一般而言,提管过高不易发力,这需要过硬的功夫才行,初学者一般不宜效仿。不过若是习惯于此种执笔方法,的确有利于行草书的发挥。不知大家还会不会记得前面提到的《笔阵图》里讲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先不管具体的“二寸一分”还是“三寸一分”,总之写行草书时执笔一般要比写楷书来得高些。事实上,只要你能够驾驭得住笔,执笔越高,笔头越有活动的空间,写起来也就越自由了。沈老所言“日常应用则不适宜”,大概是缘于摄管不易驾驭之故吧?

写了半辈子书法,您执对笔了吗?

大可诗生活|一人一诗书

第四种方法是握管。书中说:

第四握管。谓捻拳握管于掌中,悬腕以肘助力书之。或云起自诸葛诞,倚柱书时,雷霹柱裂,书亦不辍。当用壮气,率以此握管书之,非书家流所用也。后王僧虔用此法,盖以异于人故,非本为也。近有张从申朗中拙然而为,实为世笑也。

握管,就是“捻拳握管于掌中”。“捻拳”,就是握成拳状。这握成拳状,实乃使拳实,掌心一实,运腕就会受到影响,运笔也就不可能轻灵,所以只好“悬腕以肘助力”来帮助运笔了。这与第一种方法所提到的“指实掌虚”恰好相反,看来也是被淘汰之列。不过这里却抬出了大名鼎鼎的大书家王僧虔来,说是他曾采用此法。此说的确误了不少后学者。据《南齐书·王僧虔传》记载:宋孝武帝刘骏“欲擅书名,僧虔不敢显迹。大明世,常用拙笔书,以此见容。”齐高帝萧道成善书,曾与王僧虔赌书,赌毕,便问王僧虔谁为第一。在封建的伦理纲常之下,王僧虔自然“不敢显迹”了。韩方明这里说王僧虔曾用此法,如果是事实,那么他也是不得以而为之的,所以说“非本为也”。张从申,唐代书家,吴郡(今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传世书迹有《李玄靖先生碑》和《改修吴延陵季子庙碑》。沈尹默说这两碑“前者胜于后者,向来认为刻手不佳,其实作者握管作字,自成拙迹,不能尽委过于人”,“无怪方明不客气,用‘拙然’二字形容其所为,且用‘世笑’字样,明非个人私见。”不过,陈绎曾则认为“握管,四指中节握管,沉着有力,书诰勅牓。”事实上,有经验的书家都会体验到,握管虽然容易把笔执稳,但不利于运腕,也就不易发力,此处“沉着有力”若相对于执笔而言尚能讲得通,要是指运笔,恐怕很难凑效。

写了半辈子书法,您执对笔了吗?

大可诗生活|一人一诗书

韩方明总结出的第五种执笔法是搦管。书中写道:

第五搦管。谓从头指至小指,以管于第一、二指节中搦之,亦是效握管,小异所为。有好异之辈,窃为流俗书图幛用之,或以示凡浅,时提转,甚为怪异,此又非书家之韦也。

搦管,五根指头“以管于第一、二指节中搦之”。这种执笔方法与握管法差不多,“虽与此(指握管法,笔者加)小异,然于提转不便,实为同病,不宜采用”。

以上对五种执笔法进行讨论,毋疑,唯有第一种方法即双指苞管(五指执笔法)是最为正确、最为实用的。这也是韩方明的意思所在。韩为了进一步证明双指苞管法的合理性,还特地引用了徐的一段话来说明,文中写道:

徐公曰:执笔于大指中节前,居动转之际,以头指齐中指,兼助为力,指自然实,掌自然虚。虽执之使齐,必须用之自在。今人皆置笔当节,碍其转动,拳指塞掌,绝其力势。况执之愈急,愈滞不通,纵用之规矩,无以绝为也。

写了半辈子书法,您执对笔了吗?

大可诗生活|一人一诗书

毋庸讳言,徐是主张用双钩执法的。徐公所言之“头指”,不是大拇指,而是食指,“头指齐中指”即是双钩。这话好像说得有些复杂,但这里说到“必须用之自在”这句话最为紧要,欲“自在”就务必执笔得法;若执笔不当,“执之愈急,愈滞不通”,“置笔当节,碍其转动”。注意:这个“其”字并非指执笔,而是相对指节而言的。从韩方明所引用的这段文字,我们也不难看出,古人对执笔法是多么的重视!实践证明,双钩法是最科学、最实用的,“妙无所加”。所以代代唯此为宗,也才传给了后世。直到现在的各高校也一般用这种方法。

写了半辈子书法,您执对笔了吗?

大可诗生活|一人一诗书

#书法上头条##书法爱好者##书法##书法交流圈##书法经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