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解五苓散

 学齐宜荷 2020-05-09

五苓散是出自《伤寒论》的名方。临床应用广泛,但善用五苓散者多,善解五苓散者寡。本文的任务,就是要解读五苓散。

《伤寒论》中,五苓散相关条文颇多,论及病机,都说是膀胱气化不利。什么叫膀胱气化不利?就没人讨论了。“膀胱气化不利”之语出于何人,我没有考证出来,但用来解释五苓散的病机,是非常贴切的。但很多人病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膀胱气化”一语,出自《素问·灵兰秘典论》,原文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要理解这句话,首先要知道“膀胱”所指为何物。这里所说的“膀胱”,既不是腰间一个皮囊,也不是背后两条经脉,而是周身之腠理毫毛。即《内经·本藏》所说“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什么是“腠理”呢?很多人对腠理的理解,还停留在《扁鹊见蔡桓公》的阶段,而没有从中医的专业角度重新认识。《金匮要略》中,张仲景指出“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所以“腠理”是遍布全身,无处不有的;是通会元真,流通气血的场所。刘完素称之为“玄府”。五苓散说治的“膀胱气化不利”,正是由于玄府不通。

风寒袭表,阳气内郁,而令玄府闭塞,津液不能流通,当用五苓散。所以,第71条说脉浮,微热;72条说脉浮数;73条说汗出而渴;74条说中风发热;141条说热被劫,不得去。

或问,猪苓、茯苓、泽泻都是淡渗利水之物,张仲景何必在五苓散中同用而不嫌重复?三物同中有异,各有侧重。猪苓擅开玄府,利水道;茯苓专于渗脾湿,通小便;水液成饮,则须泽泻消水。

或问,五苓散已经用猪苓、茯苓、泽泻利水,又何须用白术?白术之用,不在利水,在一个“疏”字。在内,白术能疏脾,促进津液散布;在外,则能疏肌肉,促进津液流通。所以利脾湿,白术要配茯苓以淡渗,苓桂术甘汤是也;去表湿,白术要配麻黄、附子,散附子汤、麻黄加术汤是也;消支饮,白术要配泽泻,泽泻汤是也;破留饮,白术要配枳实,枳术汤是也。有没有过疏而去白术的例子呢?有。脐下悸,欲作奔豚,怕中焦过疏寒气上冲而无碍,所以去白术加大枣;肾气丸方后加减法,脐上筑者,怕中焦过疏,而去白术加桂以降冲气。

或问,五苓散为什么用桂枝?桂枝实在是五苓散的灵魂之药。桂枝辛散,能助猪苓、茯苓、泽泻去旧水,旧水去则热随水去,热去则玄府得开,气化复常;桂枝温通,能温脾阳,助白术行水液,生新水,新水生,则口渴得解。

经过历代中医人的拓展,五苓散的运用早已超出了条文的范围,只要是抓住玄府闭塞,津液不通的病机,就可以大胆运用,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曾治一个老太太,突发头眩呕逆,住进县医院,量血压一直在60/40左右徘徊。西医治疗一昼两夜血压不升,症状不减,用增压泵提高血压。观其色黑,察其舌大,摸其脉沉,于是偷偷的弄了点五苓散,让其用温开水送服一小勺,半小时后得小便,血压升至90/60,继续服用一勺,三个小时血压正常,症状消失,第二天出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