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 诊

 余永乐网记 2020-05-09

                       正常舌象“九大”标准


     1.看舌象--红润鲜明,活动灵敏;

     2.看大小--大小适中,不胖不瘦;

     3.看舌行--下大上小,边线流畅;

     4.看厚薄--舌体扁平,不厚不薄;

     5.看舌色--舌色淡红,色泽鲜明;

     6.看舌苔--舌苔均匀,薄白润泽;

     7.看软硬--伸缩自如,软硬适中;

     8.看舌中线--正中端正,不偏不斜;

     9.看舌面--无高凸、无凹陷、无瘀点、无裂纹。



              一、舌诊中医辨证原则


                  1.脏腑辨证

                  2.气机辨证

                  3.八纲辨证

                  4.气血津液辨证

                脏腑在舌的全息反射分布图


                           舌分三焦上中下;

                           五脏六腑在其中;

                           心气通舌在上焦;

                           脾胃中土位中焦;

                           肾连舌根居下焦;

                           舌之左右肝胆瞧。



  脏腑辨证看舌象


    五脏病变,       

    尽显其舌。      

    五脏难窥,      

    凭舌知晓。       

观舌如疾病,

中医辨症不再难。



  舌尖红,心火大,孩子不爱睡觉,

舌两边翘,肝火旺,孩子脾气大。

舌前肺区凹陷,孩子易咳嗽,

舌后肾区塌陷,孩子喊累爱尿床,

舌中脾胃区凸起,这样的宝宝腹胀。

脏腑辨证→舌尖红


舌尖红,有心火,

同时伴有口干、烦躁、

口舌生疮、睡眠不好、

做梦、小便发黄、

大便偏干等症状。

脏腑辨证→舌两侧翘


舌两侧翘,肝火旺,

伴有眼睛发红、眼屎多、

口苦、烦躁、爱发火、

干咳等。(夜里咳嗽比较多)

脏腑辨证→肺区凹陷


肺区凹陷多肺气虚弱、肺气不足。

同时伴有神疲体倦、皮松肉松,

容易感冒咳嗽,气短乏力,动则加剧。

脏腑辨证→肾区塌陷


舌肾虚塌陷多指肾气虚弱,

腰膝酸软,腿没劲,不爱走路。

小便多且清长,夜尿多或尿床,

多胆小谨慎。(大人记忆力差,

牙齿脱落,掉发。)

脏腑辨证→脾胃区凸起


舌脾胃凸起,多伴有腹胀,气滞;

胃口差,吸收不好;

身体瘦、脸色黄、容易生气。

八纲辨证看舌象


[阴阳辨证]:晦暗呆板为阴,鲜明灵活为阴;

[虚实辨证]:凹陷软嫩为虚,高凸坚硬为实;

[寒热辨证]:淡白滑腻为寒,红赤燥裂为热;

[表里辨证]:舌苔是邪为表,舌质是本为里。

虚实辨证

高凸坚硬为实,凹陷软嫩为虚

阴阳辨证

晦暗呆板为阴,鲜明灵活为阳

寒热辨证

淡白滑腻为寒,红赤燥裂为热。

表里辨证

舌苔是邪为表,舌质是本为里

气机辨证看舌象


心肺居上焦,

其气宜降;

肾根居下焦,

其气宜升;

肝随脾升,

胆随为降;

肝胆脾胃居中焦;

气机升降之枢纽;

一升一降乃自然之道。

气机辨证看舌象


心主火

肾主水

舌头中间是中土

左侧主生发

右侧主敛降

符合一气周流规律

气机辨证--肝升太过

气机辨症--心气不降

气机辨证--肺气不降

气血津液辨证看舌象


凹陷淡白为气血双虚

气血辨症

高凸鲜红为气滞血热

水湿滑腻为津液过盛

津液辨症

燥干枯裂为津液不足

二、舌质的临床辨证


气病察舌,

血病观舌。

舌质色形态不同,

临证辨舌要清。

舌质多反映脏腑虚实,

舌苔多反映病邪深见浅。

舌质辨证--辨舌色


【淡白舌】:气血亏虚

【粉红舌】:气血充盈

【绛红舌】:火热炽盛

【青紫舌】:气血淤滞

从红的程度来看

淡白舌:气血亏虚

粉红色:气血充盈

绛红舌:火热炽盛

青紫舌:气血瘀滞

舌质辩证--辨舌形


*舌体的厚薄

*舌体的软硬

*舌体的胖瘦

*舌体的凸凹

*舌体的神色

*特殊的舌形

舌体的厚薄

薄舌:气血虚弱

厚舌:浊物、浊气多

舌体的软硬


硬舌:物质淤滞或气滞

软舌:水湿大或气虚


舌体的胖瘦

胖大舌:气短懒言、头重乏力、食后腹胀

瘦小舌:气血虚弱、身体瘦小、发无光泽

舌体的凸凹

高凸舌:气滞或浊物堆积(爱生气)

低凹舌:中气不足或物质缺乏(胆小)

八种特殊舌形


*桃形舌与布袋舌

*棍形舌与船形舌

*W型舌与苹果舌

*菱形舌与裙边舌

桃形舌:舌尖瘀滞,心脑能量过高。(阴虚阳盛、睡眠不好)

布袋舌:下虚上实,肾区气血气虚,中上焦邪气太满。

棍形舌:人体浑满,浑实多是肝阴不足造成。

船形舌:肝火旺,肝气足,脾气大。

W型舌:心肺气血不足

苹果舌:体内浊物、浊气多,睡眠不好。

(二者共同点:舌尖凹陷,睡眠不好。凹陷再升一点,会有腰痛的表现。)

菱形舌:中焦瘀滞导致上下不通。

裙边舌:齿痕舌是气虚肝郁表现。(颜色淡:气虚,颜色发紫:肝郁的表现。)

舌质辨症--辨舌神


有神舌

(好调)

舌色红润,运动灵活。

鲜明光泽,富有生气。

无神舌

(难调)

舌质干枯,运动不灵。

晦暗无光,毫无光彩。

三、舌苔的临床辨症


苔之五色分表里,

苔之厚薄晓内外,

看邪气消长正气虚实,

察疾病阴阳表里寒热。

舌苔辨症--辨苔色

白苔主表主寒,

黄苔主里主热,

灰黑寒热杂见,

(苔润寒,苔干热)

辨舌色苔润干。

白苔的诊断

*苔薄白而润,可为正常舌象

*苔薄白而滑,多为外感寒湿

*苔薄白而干,多为外感风热

*苔厚白而腻,多为湿浊内停

*苔白厚而裂,多为燥热伤津

黄苔的诊断

舌苔由白转黄,

病情由表及里,

苔色愈黄,热邪愈甚;

微黄薄苔,为外感风热;

黄厚干燥,为胃热伤津;

黄而厚腻,为脾胃湿热;

若焦黄燥裂,则属热十及。

灰苔与黑苔的诊断


灰苔主里热,主寒湿;

黑苔主热极,主寒盛;

辨识寒热的关键在润燥,

湿润多津为寒,干燥无津为热。

苔质辨症--润燥腐腻


舌苔滑,为润苔;

舌苔干,为燥苔;

舌苔黏,为腻苔;

舌苔浊,为腐苔。

腻苔多湿,腐苔多热。

舌苔由润变燥,邪盛正伤,病情由轻变重;

舌苔由燥变润,邪退正复,病情由重变轻。

润苔:舌苔润滑多津液,称为润苔。

燥苔:舌苔干燥缺少津液,称为燥苔。

腻苔:舌面上有一层油腻状粘液的苔质,多是湿浊内盛所致。

腐苔:苔是疏松,形如豆腐渣堆积,常见于食积、痰浊、湿热之症。

苔形辨症

——花剥苔与地图舌


花剥苔,地图舌;二者不是一回事。

剥在苔上为花剥苔,剥在舌上为地图舌。

舌归五脏,苔属六腑。

舌侯血疾,苦察气病。

看脏腑虚实,地图舌可见。

观邪气深浅,花剥苔可知。

苔形辨症

——有根苔与无根苔

有根苔之苔比舌生,

紧贴舌面铺均匀。

无根苔之苔厚一片,

四围净结如涂面。

有根无根,须得分清;

中气存亡,得失有关。

有根苔表示胃气存内。(好治)

无根苔表示胃气衰败。(难治)

苔形辨症——镜面舌


舌面无苔,

光滑如镜。

若舌光而色红绛,

为热盛上阴,

舌光而舌淡,

为气阴两伤。

四、舌中线的临床辨症


1.舌中线代表人体脊柱。

2.舌中线代表人体中气。

舌中线的临床辨症——人体脊柱


舌中线相当于人体脊柱,

劲、胸、腰、骶和尾椎。

中线不正,脊椎不正;

中线侧弯,脊椎侧弯;

中线裂纹,脊椎病变。

舌中线的临床辨症——人体中气


舌分三焦上中下,

五脏六腑在其中;

舌中凹陷,脾胃气虚。

舌前凹陷,肺气不足。

舌根凹陷,肾气比虚。

舌中凸凹,气机郁滞。

五、舌裂纹的临床辨症


裂纹舌有两种,

舌裂纹和苔裂纹。

气机凝滞有裂纹,

阴虚缺水有裂纹,

横纹是上下有阻,脾胃虚弱。

竖道是左右不通,肝胆不和。

因干而裂,燥热导致。

有津而裂,气虚所致。

舌裂纹的临床辨证——舌裂纹


舌裂纹:因干而裂,燥热导致。

舌裂纹:气机郁滞,肝胆不和。

舌裂纹的临床辨证——苔裂纹


苔燥津少,肝气郁结。(竖裂纹)

苔燥津少,脾胃气机郁滞。(横裂纹)

有津而裂,为气虚;

湿浊气重而裂,为气滞。

六、舌气滞点、草莓点、

瘀滞点临床辨证


气滞点:气机瘀滞透明的气泡点。

草莓点:气瘀化热成红点。

瘀血点:血瘀化热成紫红点。

七、半夏线的临床辨证


       半夏线又叫肝郁线,在舌的两侧挂两道苔道,清晰可见,以舌苔白滑或白腻为气特征,多为气机郁结。

八、肝郁层临床辨证


       肝郁层,是气郁形成的。(这样的舌头会出现肝脏的问题,爱生闷气,女性会有乳腺增生等)

更新于 2018年08月17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