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坡居士(三)

 苏家酒窖 2020-05-09

(三)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读过了苏东坡的和美食相羁绊的一生与难舍难分的人生情感经历,其中诗词的创作表达是苏东坡重要的情感表达窗口。一首作品可以见证苏东坡的一段人生经历。

那么,今天小编将带大家通过诗词作品去了解苏东坡如何从多起多落的政治生涯中找寻到自我并最终成为一代文豪的故事。


初涉政坛




《郭纶》

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

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

我当凭轼与寓目,看君飞矢集蛮毡。



苏轼在二十三岁这样的青年时代写下这首诗。当时,已回乡为母丁忧三年的两位新科进士苏轼与苏辙再次返回汴京。路途茫茫,苏轼在一个落日黄昏之时与郭纶擦肩相遇。郭纶是谁?

古时残酷的沙场与英勇的战士



他是宋朝河西一带的英雄,无人不识,他的热血在西域的狂沙风暴中挥洒,在敌人蜂拥而至之时带领将士们突出重围。但美人会迟暮,英雄会末路,一心求和的朝廷抹杀了英雄的勇猛,战争的结束让昔日骄傲的英雄归于落寞。

匆忙而过的路人哪里知道,眼前这个牵着瘦马的老者,也曾在战场对垒之时,手持如椽的长矛,杀入敌阵。但郭纶依旧守着决心,只要国家需要,他必会全力以赴再次出征。

影视剧中的青年苏轼形象



苏轼落笔此诗,同样也是表达了对英雄的期待和暗喻了对自己的勉励。可世事难料,此时充满朝气的青涩少年,不久也将遭遇他的苍凉境遇,壮志难酬,与前辈郭纶算得上

“同是天涯沦落人”了。


乌台诗案




《湖州谢上表》

臣轼言。蒙恩就移前件差遣,已于今月二十日到任上讫者。风俗阜安,在东南号为无事;山水清远,本朝廷所以优贤。顾惟何人,亦与兹选。臣轼中谢。伏念臣性资顽鄙,名迹堙微。议论阔疏,文学浅陋。凡人必有一得,而臣独无寸长……鱼鸟之性,既能自得于江湖;吴越之人,亦安臣之教令。敢不奉法勤职,息讼平刑。上以广朝廷之仁,下以慰父老之望。臣无任。

(注:节选部分内容)



《湖州谢上表》本是北宋文人苏轼调任湖州知府时,向宋神宗写的一道谢表,但最终成为了乌台诗案的导火线,其原因与苏轼的政治态度有很大干系。

乌台是宋朝御史台的别称,其四周遍植柏树,乌鸦群飞,有阴杀之气,戏讽了御史台的黑暗本质,这也是当年苏轼受审受难的地方。

宋朝御史台一类中央机构的画作形象





作为北宋文坛的重要人物,苏轼对当时朝廷新政的反对之举,触碰到了朝廷“新进者”的利益,不可避免地成为他们“排除异己”的对象。朝廷小人大量搜刮苏轼的文章作品,找寻各类他“嘲讽新政”的“证据”,欲置其于死地。被关在乌台狱中的一百多天里,苏轼受尽各种折磨,憔悴容颜,破旧衣衫,与当时吟咏《郭纶》的热血少年亦是两幅模样。



被捕入狱的苏轼



儿子苏迈一直陪伴着父亲苏轼,每天到狱中给其送饭。由于两人无法交流,因此做下约定: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若有死刑判决,则改为送鱼。

刚巧花完盘缠要离汴京借钱的苏迈委托另一个朋友代为送饭时,忘记交代约定的始末,不知情的朋友便给苏轼送去一条熏鱼。苏轼大惊,执笔给最牵挂的弟弟子由写下诀别诗。



《狱中寄子由诗·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乌台萧瑟苍老,身处狱中的苏轼任人宰割,心系子由,留下了来世再续兄弟情缘的悲情之愿。

当代制作的身处牢狱的苏轼雕塑形象



本来奸诈小人想要皇上判死苏轼,所幸众多人向上求情,最后朝廷判书下来,将苏轼贬官黄州,保住一命。

走出监狱那天,苏轼面对着阳光,心境有了莫大的变化。


被贬黄州


启程前往黄州,苏轼走向人生的全新境界。

对于黄州这段经历,中国台湾作家蒋勋曾留言:“这段时间是苏轼最难过、最辛苦、最悲剧的时候,同时也是他生命最领悟、最超越、最升华的时候。”这段时间是苏轼创作的高峰。

来到黄州的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初到黄州的苏轼,纵使达观,远离朝阙,远离知己朋友,苦痛更与何人说?这是一种彻骨的孤寂。夜深缺月高挂,不见佳期,幽人独往,孤鸿飘渺。人与鸿一般孤高悲凄。寻遍寒枝也不肯栖息,无奈落宿在寂寞荒凉的沙洲,这是心含幽恨的飞鸿的选择,也是不愿随波逐流的诗人的选择,给后人留下一种遗世独立的仙骨之感。 



“寂寞沙洲冷”的孤鸿



诗人孤独,但他会在自然万物中找寻慰藉,在修竹古木中留下足迹,在风声雨声虫鸟声中静静穿行,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划一扁孤舟,他也会在田间、集市,和农民、樵夫、商贩结下布衣之交。这个男人,锋芒依旧,可不再刺眼,洒向人世命运的是一片和煦温柔的光。


修筑雪堂


在黄州,苏轼不仅成为了东坡居士,还拥有了自己的雪堂。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余龄。

(注:节选部分内容)



在元丰五年正月那个漫天大雪的时刻,苏东坡在东坡之上建造了这座雪堂,一如与王维的辋川别业、杜甫的草堂、王安石的半山园,不见多么锦绣华丽,只是简陋的几间农舍罢,但苏东坡乐在其中,初春的雪堂之景在他的眼里也颇有当年陶渊明斜川之游的曼妙氛围。

后世关于雪堂的相关画作



身居雪堂,苏东坡在墙上绘下雪景,留下散文作品《雪堂记》。筑雪堂、绘雪景,于苏东坡而言是“性之便,意之适”,体现着他的自由人格。


赤壁情怀


在黄州,苏东坡还揣着一股炽热的赤壁情怀。他留下多首与这石相关的作品,为国人所熟知的就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其中的字字句句,这千年前的吟咏腔调在今天看来依旧声声入耳。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游赤壁的苏轼



赤壁是千古的战场,于时间而言,它似乎只是一块缄默的石头,对于后世的人而言,它却有数不尽的故事值得讲述。苏东坡是其中解读赤壁的一员。



长江滚滚,奔腾向那古老的赤壁,高崖乱地直拔云霄,惊涛骇浪裹挟千堆雪浪。古赤壁蕴含着蓬勃的力量,这里的江山美如画,吸引着无数英雄好汉。多年前这里有雄姿英发的壮年周瑜,而如今时空交换,苏东坡站在这里,宋廷渐微,边疆有危,自己却远离朝野,一腔热血被现实浇了冷水。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书法作品



明月尚在,历史长河还在流走,苏东坡的内心多有感慨,老大未成啊!但旷达的他还可一笑了之,举酒敬明月,去感悟生命的透彻。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注:出自《赤壁赋》



他站在时间的码头眺望,看到了天高地广,找到了世界与自己的无限。

当苏东坡在黄州不断顿悟,日渐心安之时,命运再次将他推开,再次让他在官场中浮浮沉沉。

今后的日子,他像一只没有脚的小鸟,只能不断穿行于九州的寒枝之间,没有真正的归属,他从黄州走向汝州、杭州、开封、儋州……但对于命运的这般愚弄,他不曾恐惧害怕,依旧活出自我,因为“此心安处是吾乡”。


杭州苏堤


每到一个地方,苏东坡都会给这个地方,留下自己的作品,或许是一首诗,或许是一道美食,如黄州猪颈肉,惠州羊蝎子,而留给杭州的,是一个浩大的水利工程——苏堤。



《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

我凿西湖还旧观,

一眼已尽西南碧。

又将回夺浮山险,

千艘夜下无南北。

(注:节选部分内容)



当时的杭州景虽美,但也有娇气,水灾隐患较大。苏东坡找来专家商议,决定开始一段大规模的疏通河道的水利工程。然而除了疏浚河道,治理西湖是治水的重点部分。于当时而言,西湖之于杭州人民的重要性无异于今日长江黄河之于中国人的重要性,失去西湖,灌溉、饮用、交通运输、放生祈福、游览美景等等这些也不复存在。所以说,拯救西湖,并非万不得已,而是必须的选择。

杭州西湖上美丽的苏堤





苏东坡筹集钱款和粮食,带领十万余工人,开启这一段修筑时光。他不单止疏通西湖,并用挖出的淤泥、湖草筑起一道横跨西湖南北的长八百八十丈、宽五丈的长堤,这也就是为今人所熟知的苏堤,堤上还有苏东坡设计的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还有苏东坡命人种下的芙蓉、杨柳等等绿植。



对于苏东坡来说,这不是一次古板的水利任务,而是一次与他的百姓的相拥,一场生动的与美学的共舞。就在今天,西湖上的苏堤一如在宋朝之时,春日馥香,夏日绽绿,秋日闲静,冬日绘白。

但他无法在这个留给他这么多自豪的地方停留太久,朝廷小人还在,被贬之路还在向前延展。苏东坡被贬到了大庾岭以南,这个经历可以说是中国被贬史上不可多得的体验。



《过大庾岭》

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净。

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

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

仙人拊我顶,结发授长生。



大庾岭



但再读他留给大庾岭的这首诗,未有抱怨与绝望,而是一股浩然正气荡然于心,苏东坡愿将前半生所受的污秽洗去,换一身清净,投入这个叫惠州的地方,安身立命。

在惠州这段日子,有过欢乐愉悦,但也归于无奈,他心爱的妾朝云随他前两位妻子一样仙去,苏东坡还要继续往前走,朝廷一纸诏书,他又要奔向海南琼州,他再也回不去中原了,那个他曾经春风得意、曾经留下无限展望的地方。

但他还会坚强,用他一双笑眼说他撑得下去。


流离一生,闪耀一生


苏东坡留下了一首短诗,回顾自己的一生。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没有自夸,更多是自嘲,但细细品味其中表露的还有苏东坡的阔达和豪情,他一生在流离,但从未言败。



他生命的句点在常州,因病而逝,但弥留之际,他坚信:“吾生无恶,似必不坠。”苏东坡一直这么强大无畏。



度量苏东坡六十四年的生命长度,前半生或许是对于政事易愤愤不平的苏轼,但后半生已是更达观开朗的东坡居士,他筑房、绘画、书法、著文、烹饪、关注历史,每一样都做得出彩。



《苏东坡传》的作者林语堂这样评价苏东坡:“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散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苏东坡一生流离,却又一生闪耀。



潇洒的东坡居士



写到这,小编就此停笔,但苏东坡传奇的一生并未被穷尽,我们只是窥见其中的冰山一角,他的才华、幽默、有趣、可爱值得我们细细挖掘,他的生命厚度足以让千万人敬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