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后世演义黑成反派的苏定方:为大唐征战四方的全能之将

 读史思悟 2020-05-09

抛开《说唐》《隋唐演义》等民间艺术作品所塑造出的反派形象,历史上真实的苏定方是一位在各种类型的战役中都有上佳表现,一直为大唐东征西讨直到暮年的绝世名将

       

崭露头角

苏定方是冀州武邑人,名烈,字定方,生于公元592年。他的青少年时代正逢隋朝末年群雄并起的乱世,此时的他就已经在军事上崭露头角,率军一举击败了拥众数万人、攻陷数个县城的匪首张金称,随后又大破另一名匪首杨公卿的部队,追亡逐北数十里,成为了家乡人民心目中的保护神。

黯然归隐

此后,苏定方投奔了窦建德的部将高雅贤。高雅贤甚爱之,将他收为养子。后来窦建德败亡,苏定方又随高雅贤投奔了刘黑闼,在其麾下攻城略地,屡建功勋。然而好景不长,高、刘二人先后败亡,作为李唐敌对一方的成员,苏定方决定归乡不出。也许是因为几次改换门庭,又与日后一统天下的唐朝为敌,使苏定方成了民间艺术作品设定的反面形象。

       

大唐将星

叱咤沙场的英雄必然会受到朝廷的关注,很快唐太宗便启用了苏定方这名骁将。纵观苏定方为大唐征战四方的战例,可以发现他极为擅长突袭战,多次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绩,而在其他类型的战役中也均有建树。

贞观四年,苏定方随李靖进攻东突厥。他夜间出发,率领二百名骑兵为先锋,甘冒奇险,在雾气弥漫之中至东突厥驻地附近。在雾气渐渐消散,东突厥可汗的牙帐现出身影的时候,苏定方没有因为敌众我寡而放过此次机会,决然发动突袭,打了防备松懈的颉利可汗一个措手不及。此后,李靖率领的主力大军赶到,彻底打垮了东突厥。此役史称阴山之战,唐军斩首达万人之多,更俘获无数人丁、牛马,此后,彻底平定东突厥也只是时间问题。

       

                                                         ↑ 阴山

到了公元655年,苏定方已是一名年过六旬的老人,但其武勇、韬略却毫不逊于年轻之时。他先是率军讨伐高句丽,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又一次取胜,随后又奔赴西域,以五百骑兵突袭西突厥大营,打出了一场击溃战,追击二十余里,斩杀一千五百余人,缴获牛马军械无数。

两年后,苏定方作为大军主将率军再次讨伐西突厥,以一万余人的多民族部队迎战西突厥十万大军。他用步兵占据高地,摆起长矛阵防守。待西突厥军队破阵失败、士气低落之际,苏定方果断发动反击,再次以少胜多击溃了敌人。在敌军败逃、大雪封路之际,苏定方力排众议,将剩勇,追穷寇,克服不利的气象条件,昼夜兼程追袭敌人,最终将西突厥一举覆灭。此后,他又同样以长途奔袭的战法将叛乱的西域诸国平定,为唐朝安西都护府统治的建立和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 苏定方攻西突厥之战示意图

此后,苏定方又转战东方,跨海攻灭百济,展现了自己指挥两栖登陆作战和攻城战的才能。在平定百济之后,唐朝又派苏定方领军从南线进攻高句丽。此役虽然最终因为回纥反叛、将帅病亡、寒冷天气、补给困难等各种突发状况而不了了之,但苏定方所部仍取得了数场大捷,一度兵临高句丽都城平壤,表现可谓可圈可点。

总结

纵观苏定方一生驰骋战场的历程,可见其既能在大漠草原上与游牧民族争锋,又能在冰天雪地中与守城强敌力战,骑兵突袭战、两栖登陆战、阵地战、攻城战等各方面都有上佳表现,称得上是大唐的一员绝世名将。后世其民间形象因《说唐》等演义小说的歪曲描写而受到负面影响,不能不说是将星身后的一大遗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