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饮宴勤俭朴素到奢靡浪费,古罗马为何因为宴饮而走向灭亡?

 菡萏晴好丶 2020-05-10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西周时期,诗歌巨著《诗经》就可分为三大体裁《风》《雅》《颂》,其中《雅》多为朝廷宴饮之歌。从此可以看出,基于古代等级森严,生产力低下,饮宴往往与政治有关。

而有西方中国之称的意大利,其前身古罗马的饮宴自然也与政治脱不了关系。政治的繁荣促进了饮宴文化的发展,但过度繁荣的饮宴文化和奢侈的饮宴方式加快了帝国衰老的速度,最终导致了帝国分崩离析。

一、由于战争频发,古罗马更偏爱简单方便的饮食,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对于饮食没有过多的要求,奢靡宴饮文化在古罗马前期并没有产生

古罗马的王政时期和早期共和国时期,政治十分朴素清明,因而阻止了宴饮文化的产生。因为在那一时期,古罗马仍处于在夹缝中生存的状态。在王政时期,古罗马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它不仅仅面临着来自意大利半岛外部的侵略,同时还饱受意大利半岛其他国家的虎视眈眈。

战争乃是家常便饭,没有什么太平的日子。几乎每一个古罗马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参加过战争,都经历过血雨腥风。连年的战乱和外敌入侵甚至使得他们没有时间琢磨三餐饮食的喜好,因此他们更加偏爱简单方便的饮食。

这种紧绷着的政治环境使得古罗马人从来不会考虑到宴饮这种舒适的社交活动。甚至他们要求食用入口粗糙、硬梆梆的食物,而放弃任何入口绵软的食物。大文豪西塞罗就曾批评过食用蔬菜,因为惧怕蔬菜绵软的口感会消磨古罗马人的意志和战意。

同时在当时古罗马地域狭小,生产力低下,气候和自然环境恶劣,能够种植作物种类很少,收获的粮食产量也十分低下。在这样的历史阶段,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一日三餐都十分简单粗糙。

因为古罗马的公共生活在清晨就开始,许多人没有时间吃一顿健康的早餐,基本就是随便对付一下。而古罗马人也没有吃午餐的习惯,基本不吃或者随便寻些东西果腹。晚餐才是他们的正餐,餐桌上的食材更为可口健康,但也只是相对于过分简陋的早餐和午餐而言。

穷人的家里从不见荤腥,富人家里也是简朴的风格。就连葡萄酒,古罗马人喝的时候都要掺点水稀释一下,否则就是冒天下之大不违,会被人指责为奢侈浪费。

在这一时期,清苦和节俭的生活方式是政治共识,无论身份如何尊贵,都要恪守这样的准则。正是由于有这样清贫简单的生活方式,才催生了古罗马早期有序、清明、廉洁的政治局面。人们大多都自给自足,哪怕是贵族也会亲自下田耕种作物,收获粮食,纺织衣物。

在这一时期,人们以简朴节俭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甚至奢靡的生活习性还可能触犯法律。在共和国初期,就有一位执政官因为拥有的银器过多而触犯法律,因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因为对奢靡现象的惩罚力度大,因此在古罗马早期,几乎不存在官员腐败现象。

这种清明政治的实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古罗马人们勤俭的生活方式。简朴的生活,匮乏的物资以及十分清明的政治杜绝了饮宴文化的产生。

二、通过战争胜利来进行对外扩张,古罗马积累大量财富,三次布匿战争之后,古罗马国力达到巅峰,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奢靡宴饮文化的产生

在罗马共和国的中后期和帝国的前期,终于长达数百年的战乱使得古罗马拥有了空前强大的兵力,它一举成为地中海的霸主,不断的征服希腊和埃及以及东方的其他疆域,将征服地变为自己的殖民地。

而在东征和征服其他国家的过程中,古罗马不免受到了其他文化的熏染。之前匮乏的物资和艰难的条件才让古罗马人维持了艰苦奋斗的传统,但在扩张的过程中,古罗马得到了大量的土地和物资,俘虏了许多其他国家的士兵。

在物质条件极其丰富的条件下,外来文化中的享乐元素被古罗马人加以利用,从而开始产生罗马帝国自己的饮宴文化。

首先,古罗马人开始讲究宴会的礼仪和举办宴会的场所。他们喜欢将宴会举办在风景秀丽的场所,如美丽沙滩,清雅林间等。他们开始大肆地修建会客的宴会厅,花费大量财力物力力图震撼宾客,好炫耀自己拥有的财力和令人惊叹的权力。

他们在餐厅铺上上好的地毯,随时喷洒香气宜人的香水,力求使宾客觉得舒适,让就餐氛围自然愉快。举办宴会的主人往往会为了准备菜品而绞尽脑汁,思考出千奇百怪的菜肴。山珍海味,来自各地的食材都会端上餐桌,只为博得宾客的一句称赞。

每个参加宴会的人都要穿上羊毛正式礼服,而贵族则会在宴客过程中换好几次礼服,以此彰显自己的财富和位高权重。只有成年公民和贵族可以选择斜躺着参加宴会,品尝宴会中的美食。像妇女和小孩子只能端正地坐着进食,而奴隶,除了在主人的命令下,必须随立主人的身边,伺候主人进食。

在三次布匿战争之后,古罗马的国力达到顶峰,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许多罗马人的财富快速地得到了积累,社会空前繁荣。

极度的物质财富必然会带来人们对于更加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生活条件提出来更高质量的要求,也想要宴请炫耀自己所拥有的巨大财富的愿望。因此人们开始宴请他人,饮宴文化的兴起也是正常现象。

与此同时,因为古罗马已经几乎消灭了它所有的外敌,因此古罗马民众不再需要每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相反因为祖国的强盛,内心中充满了自豪与骄傲,想要以宴饮来表达内心情感也是真实正常的诉求。

同时因为再也没有敌人的存在,政治环境变得宽松自在,古罗马的统治阶级也放松了警惕,不再对奢侈行为作出任何处罚,相反也投入了奢靡的饮宴之中。自此,大肆地举办豪华的宴会就成为了有权有势人士彰显自己财力权力的标准做法。

三、宴饮被划分等级,平民无法参与奢靡宴会,一些奢靡宴会成为权力交锋的场所,造成政治上的腐败。奢靡之风使得平民开始贪图享乐,将曾经奋斗过程抛掷脑后,最后导致古罗马帝国光辉被埋葬

在进入帝国之后,虽然参加宴会的除了王公贵族之外还有平民阶级,但宴会也分三六九等,不同身份的人坐的位子都不一样,更遑论吃的饭菜,山珍海味是进不了平民的嘴里。同时贵族和上位者开始以保护者的身份出现,他们能够为普通公民提供一些物质上的资源,比如粮食,或者进入奢靡宴会的权利。

而平民相应的则要用自己少得可怜的政治权利,在选举中将自己的选票投给给予自身经济权利和社会地位的贵族或者上位者。随着社会的发展,甚至饮宴就成为了保护者和被保护者沟通的桥梁,成为决定罗马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场所,成为政治权利交锋的非正式场所。而通过物质力量掌握大批选票的人,可以直接操纵罗马帝国的政治局面。

古罗马人逐渐丧失了自我坚毅的品格和节俭的生活方式,奢靡浪费的饮宴文化反而成为了社会的主流。同样的,奢侈的社会风气助长了贪污腐败,古罗马前期的政治清明不复存在,政治腐败变成了及其严重的问题,拥有钱财的人很容易就能在政坛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持续地大范围挥霍也严重地破坏了国家的经济,经济危机频发。最为严重的是,这种极端奢靡的饮宴文化破坏了社会的风气,上层阶级享乐的坏习惯传染了底层群众,民众们也不再愿意吃苦耐劳地奋斗拼搏,反而陷入了享乐主义的浪潮里,将苦闷抛诸脑后,只为追求虚幻的享乐和安逸,追求精致浮华的生活。

道德不断出现滑坡,人们不再在乎自己的国家,他们引以为傲的爱国精神消失殆尽,转而把所有的注意力转至对物质和金钱的渴求上。

这种腐烂气息最终渗透到了全社会各个阶层,所有人只沉醉在感官的快乐之中,不断地参加饮宴活动。而物质的享受是无穷无尽的,这又催生了骇人的贪念和纵欲,这最终将罗马帝国推向毁灭的深渊。

圣人常说,打倒自己的敌人必将是自己,古罗马人身上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在进去罗马帝国时期之后,它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西方霸主。

在西方,已经没有力量可以打倒它。但古罗马它的强大来源于自身,它的毁灭也来源于自身。古罗马人们的坚定意志和爱国精神是这个国家在层层危险中咬牙挺过的关键因素,而古罗马人们后期颓废的心志和沉迷于虚浮享乐也是这个国家最终走向分崩离析的决定性因素。

强盛的政治催生了饮宴文化,但饮宴却最终埋葬了一个帝国的光辉,其根本在于古罗马人没能做到居安思危,太过于满足一时的强盛。世上没有什么永恒强大的力量,只要永恒强大的内心,因此贪图享乐最终只会将强大的力量送向历史的坟墓,而不断锤炼内心的意志和信念才能在世界之林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历史文献:

《罗马史》

《圣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