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画两绝傅青主,明末清初第一人

 刘沟村图书馆 2020-05-10

小时候看梁羽生武侠小说《七剑下天山》,每到傅青主出场时,心里总有一种安全感,因为他不仅是个敦厚长者,而且还武艺高强,医术无双,堪称医剑双绝。当时以为傅青主只是梁羽生杜撰人物,后来无意间读到傅青主的一首诗,才知道确有其人。

出场:梁羽生小说《七剑下天山》,另外在《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河洗剑录》亦有提及

身份:明末清初的神医国手、大儒,无极派大宗师,康熙初期三大剑术名家之一

绰号:无极剑

师兄:单思南

徒弟:冒浣莲、叶常寿

徒女婿:桂仲明

师侄女:刘郁芳

徒孙:钟万堂

曾徒孙:年羹尧、冯琳

朋友:武元英、冒辟疆、凌未风、石振飞

武功:无极剑法、飞云袖底剑、铁指禅、流云飞袖、无极拳、分筋错骨手法、铁布衫

傅青主名山,字青主,以字行于世。山西人,生于明末,明亡时正值三十七、八岁的壮年时代,此后以反清复明为己任,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后半生。晚年在复明无望中被地方官员强行礼送北京,勉勉强强接受康熙所封“内阁中书”之官,但没有赴任便已辞官归乡,七年后死去,享年77岁。

傅青主在中医药史上的“大师”级地位

上海辞书出版社所出《辞海·医药卫生分册》在“医学人物”中,收入上自传说中的岐伯、黄帝,下至1975年去世的中医研究院副院长蒲辅周,约5000多年的中国中医药史上,共收中医中药学界重要人物71人,其中山西仅有一人,即傅山。

在“傅青主”条中,释述:“名山,……博涉经史诸子和佛道之学,提倡‘经子不分’,目的在把诸子和六经列于平等地位。兼工诗文、书画、金石,又通医学。传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书,疑系后人托名之作,但其书流行颇广,有参考价值。”在辞海所收71名中医中药学界的“大家”中,绝大部分是一生专门从事医药的,精通经史或兼工书画的仅七八人。只有宋朝的沈括是政治家、科学家兼医学家,傅山是思想家、道家学者、艺术家而又以医名世的大医学家。傅山他自称“老夫学老庄者也。”,并将其丰富的道家哲学思想运用到医学中。由此可见傅山在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虽以“余力”研究医学,但却称得上是一位“医学大师”,而决非一时一地的“名医”。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傅山的传记收入《哲学》卷中,但同样肯定他“又精医学”。在《哲学》卷中所列中国古今哲学家约为200名,其中除傅山外,其余诸人中讲到精于医学的只有宋代的沈括。

傅山的临床医学著作

综合性临床著作《辩证录》《大小诸症方论》《石室秘录》

《辩证录》(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年版)以“证”为纲,共14卷,分外感科、内科杂症、妇科、外科、幼科5科,126门766症,理、法、方、药悉备,年希尧(广东巡抚)在序言中说该书“真有仲景诸公所未及者,而辩证折中补救,诚为仁人济世救物之至宝”。《大小诸症方论》以“方”为纲,其中

“小儿科方论”介绍小儿常见病24种用方37条,“杂症方论”介绍内、外、儿、妇、眼科病174症用方264条。顾炎武在序言中评为“卫生之善道,救死之良方”。《石室秘录》又以“法”为纲,以128法统内、外、妇、儿、伤五科406症,体现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病同治、异病异治”的规律。如体现地域差别的 “东南治法”、“西北治法”,体现时间差别的 “春夏治法”、“秋冬治法”,体现病变部位差别的上、中、下治法,体现病者年龄性别差别的老、少、男、女治法,体质差别的虚、实、肥、瘦治法等。

专科著作 《傅青主女科》、《男科》、《青囊秘诀》(外科)

《青囊秘诀》把外科疾病视为整体病变的局部表现,对21种疮疡,使用98条方剂口服内消,形成了系统的以消、托、补为主要内容的理、法、方、药完备的外科医疗体系。《女科》、《男科》则流传更广,尤以《女科》著名,在当代中医妇科仍奉为案头必备之书。

傅山所作小楷<金刚经>,长篇楷书,一丝不苟,婀娜俊美,秀盈流畅,《中国书法全集》中选自作联“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是当时傅青主关于其书法生活艺术追求明显生动的描绘。

虽然作为正史的《清史稿.遗逸二》对傅青主只有寥寥数语,但与他同一时代的很多达官贵人、贩夫走卒却对他推崇备至。傅青主这位天才、全才型的人物在书画、医术、宗教哲学等诸多领域的轶事,在诸多笔记小说中皆有记载。

傅青主有个很要好的朋友,数次向傅青主求画,但都被拒绝。某次又旧事重提,傅青主见他如此执着,便说道:“作画虽是雕虫小技,但也需要良辰美景之时,这样才能顺畅心意,一气呵成。如果今年中秋月好,我就在那时作画与你。” 友人大喜。

后中秋之夜天气晴朗,月明如昼。傅青主果然如约而至,友人知道傅青主酒量很大,就备了几壶好酒,一桌好菜。两人从月上柳梢喝到半夜,傅青主有了醉意,兴高采烈,要求友人远离,只留自己一人在月下作画。友人远远看着,只见傅青主手舞足蹈,上蹿下跳,像发疯一样。友人以为傅青主酒醉,急忙上前扶住他,却见傅青主全身汗如雨下,胡须头发上都是墨水,画纸上只有一滩墨。傅青主见友人扶住自己,便把画纸揉成一团,气的大骂友人:“好好的一幅画让你小子破坏了!”

友人连忙吩咐家人侍候傅青主回房洗浴更衣,本想扔掉画纸,但一想这纸是傅青主所画,于心不然就放在书房角落里。某次天阴月黑,书房里忽然发出暗光,友人进入一看,竟然是那张废弃画纸发出来的,友人不由感慨不已,心想果如世人所说,傅青主画已通神,可惜没有画完,实在是个遗憾。

京郊有一座寺庙名为“打钟庵”,主持和尚深慕傅青主书法,曾求其题写寺名,但为傅青主拒绝。于是和尚走了曲线,找了傅青主的朋友张三代为求字。张三知道傅青主脾气,但受了和尚好处又不好拒绝,就想了个办法。

某日,张三买了几瓶佳酿,约傅青主同饮。等到傅青主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张三拿出笔墨纸砚,说自己新作一首诗,准备写出挂在自家屏风上。然后摇摇晃晃假装握不住笔,傅青主一看张三已醉不能书,心想自己不好平白受人招待,于是自告奋勇要求代写。张三大喜,预先把“打钟庵”三字藏在自己所作诗里让傅青主写出。后傅青主路过“打钟庵”,觉得新挂庵名竟有自己姓名落款。以为有人冒名,仔细看了很久,确实是自己手迹,想起之前为张三写的诗里有这三字,知道自己被张三出卖,于是遂与张三绝交。

傅青主有个老乡李四在京城做官,头经常疼痛,看了很多医生都没有治好。后听说太医院的王太医是个高手,看好很多疑难杂症,于是就去请他诊治。王太医刚把完李四的脉,就得出结论说:“你得的是绝症,只能活一个月,乘早回老家办后事吧。”

李四听了几乎昏倒,但他知道王太医不会忽悠他,因此打点姓李回了老家。路上正好遇到傅青主,就如看到救星,急忙拉住傅青主为自己诊治。

傅青主说道:“京城里的王太医很有名,你为什么不找他诊治呢?”

李四说:“这个结果就是王太医诊断出来的”

傅青主大吃一惊:“真的吗?我帮你把把脉吧。”

傅青主把完脉后,叹口气说:“王太医果然是个高手,诊断无误。”

李四带着哭腔:“既然你也这么说,那我真的死定了。但念在咱们是老乡份上,而且当年我帮你泡过妞,你就不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傅青主沉吟片刻,说:“有一个方子可以试试,但不一定有用。”

李四两眼放光:“不管什么药方,我都要试!”

傅青主于是让李四回去寻找年轻人戴过的旧斗笠十多顶,然后煎熬到浆糊状,早晚服用。

李四回去后,按此办法连续服用一个月,结果头也不疼了,走路也不慌了,身体倍棒,吃饭更香,不久就回到京城上班了,还顺带去拜访了王太医。

一见活蹦乱停的李四,王太医不禁大吃一惊,听完李四所服药方,王太医忍不住说道:“没想到傅青主是个神医,我不如他!我当初诊断你为脑髓亏损,按上古药方记载,要以活人脑做药,这是万万不可能的事,如果不是傅青主,你现在已是一堆白骨啊。”

因为这事王太医抑郁很久没有上班,工资差点扣光!

另外,傅青主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学医的呢?这是一个不解之谜,有的文献说他是家传医学:“家传故有禁方,乃资以自活”,这个说法不够确切,或者可能是家里有一些医书,但是他却没有学习,因为在他十几岁的时候父亲患了外感病,甚至到了病危的地步,根据文献,具体的症状是:“呃逆,直视,循衣摸床,发黄发瘢”,如果傅青主此时要是经过医学训练的话,那么用《伤寒论》中的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至少是缓解,但他却相信神仙,听说南关文昌庙特灵,就跑去那里一心求神,结果拿回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神仙药,父亲服下后病情有所减轻,他还认为是神仙显灵了,可见当时他还没有学医。

在他的妻子去世后,我们也没有找到他学习医学的记载,有可能他开始对此事关注,但还没有开始学。

实际上,傅青主自己的身体就非常的不好,小的时候曾经几次得了重病,差点死去,把他的父母吓坏了。

在傅青主三十五岁的时候,也就是他从北京打官司回来四年后,他的家庭再次遭遇打击,他哥哥傅庚的儿子傅襄病了,具体患的是什么病文献中没有记载,只知道没有多久就死去了,年龄只有二十岁,就在傅襄去世的当天,他年仅十九岁的妻子喝下毒药殉情自尽。

一对儿文静可爱的年轻夫妻就这样地相伴着离开了人世,这是何等的令人痛心啊,傅青主的心中感到了锥心刺骨般的疼痛,他自己描述到:“庚辰夏,舍侄物故,余长日拥被坐,昏昏然不出门,亦不见客,中楚不时作”。

由于有关傅青主的文献存世的比较少,而且研究得不够,所以我们对傅青主并不真正的了解,很多人只知道他是个水平非常高的医生,甚至很多人认为他是“神医”,但是,人们却不知道他的医术是怎么来的,更不知道他和他的家庭曾经被病魔逼迫到了何种地步!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作为一个凡人的傅青主真正的情况吧,看看他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钻研医学的道路的。

傅青主的侄子去世的第二年春天(1641),很不幸,傅青主自己也感染上了瘟疫,这次的病严重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几死”,就是几乎死掉。具体患病的情况傅青主自己没有记载,可见,这个时候他对医药并不了解,也没有解救的对策,多亏他的哥哥傅庚照顾他,为他精心调护,傅青主才活了下来,但是这次患病的时间却很长,直到秋天的时候还没有完全恢复。

可是,傅青主自己的病刚刚好,他的哥哥却不幸地染上了病,在第二年夏天,就去世了。

到底哥哥患病的情况如何,文献中也没有记载,我们已经无法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了,只知道这次失去兄长对傅青主的打击无比巨大。

傅青主自己记载说在那些日子里,他和老母亲两个人整天抱头痛哭(此时他父亲已经去世),母亲一会儿安慰他,他一会儿安慰母亲,但那都是无济于事的,随即两个人又痛哭。(日夜共老母哭泣,老母慰山,山慰老母,随复涕出,不能仰视)

在那些日子里,傅青主甚至到了不能出门的地步,“直怕见人家有兄弟偕行者”,看到了人家兄弟,就想起了自己的哥哥,就会抑制不住自己,失声痛哭!

看到了吧,这就是傅青主年轻时期的真实状态,病魔一个一个地夺去了他的家人的生命,傅青主虽然此时已经学富五车,却无能为力,并因此被折磨得痛苦不堪。

怎么办啊傅青主?努力学习医学吧!千万不要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了,快快找到你自己的位置吧,因为你日后将是我们的大医傅青主!

我现在要告诉您,不要着急,因为老天爷对他的打击还没有真正的到来,在他的人生历程中,他还要经历更大风雨,遭受更大的打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