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第一批失业的职场人

 板桥胡同37号 2020-05-10

在2020年没到来之前,我就跟大多数人一样,对这一年充满了期待,立下了很多目标。
 


然而,事实证明,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立下的目标多半也只能从打脸告终。
 
记着年初的时候,微博上有一个话题#给你一个机会,你会重启2020吗?#,那时候我就想,如果有,我也没那个能力重启,我既不是一名医护人员,也不是什么业界大佬,2020年发生的一切,谁也无法预知,更没办法规避。
 
而很多人的2020年是从失业开始的,包括我。
 
多岐路,今安在?

很多同行业的朋友跟我一块聊天的时候,基本都在愁今年要怎么吃饭,整个行业老板的状态都十分消极。大家基本就是高额的房租和人力成本我必须承担,而因为店面关门,他们每个月都要损失至少几万块,再说到人力,如果他们目前为了节省开支开掉员工,眼下看是省了一笔费用,但国内疫情一旦好转,人民开始报复性消费的时候,你要从新雇佣员工,会花费更大的成本。
 
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一季度GDP核算数据里,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下降3.2%、9.6%、5.2%。我所处的住宿餐饮行业同比去年更是下降了35.3%之多,市场购物、旅游文化等聚集性、接触式行业也遭受了灭顶式冲击。
 
这时候也有很多人看到了疫情下另一些行业的发展,一季度,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3.6%,比上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125亿件,同比增长3.2%,其中3月份同比增长23%。1—2月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1%。
 
说是疫情倒逼线上产业的发展也好,说是时代的趋势也好,而目前的现状就是疫情推动了线上线下产品的加速迭代。
 
在这样背景下,跟我一样失业的朋友们,更应该深层次的看到时代未来的趋势,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乘风破浪会有时
 
我是去年12月提的离职,本来想回家过个年,年后回来在好好找工作,没想到疫情一拖再拖,等疫情开始缓和的时候已经是4月中下旬了,期间有很多朋友问我,你找到工作了吗?你慌吗?
 
说不慌是假的,我相信每一位失业了的人,都跟我面临一样的境况。
 
资金问题

根据央行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2月份,国内居民存款总额达到85.4万亿元,按照14亿人口进行计算,人均存款能够达到“这个数”,也就是6.1万元之高。在这部分数据出来以后,我只能感叹自己只有被平均的余地。
 
我每个月已经在节省开销,还好没有背上房贷和车贷两座大山,要不存款根本不够我过到现在。
 
对于已经失业或者面临失业的人来说,自己目前的存款以及必要的开销一定要计算清楚,要不等经济问题过后,面临的只会是更大的心理压力。
 
心态变化

我本身是主动辞职,可到了年后,市场上出现了很多被动失业的人,从百度指数来看,3月下旬,【失业】这个关键词的搜索量直线上升。
 
 

(图源百度指数)
 
就目前的国内形式,感觉疫情已经逐渐远离我们。但其实不然,国外疫情越严重,我们危机也会变得更大。
 
全球性的经济停摆,我们最先看到的就是需求下降,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辐射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据2018年的数据显示,我们每百万美元货物出口,就可产生40个就业岗位,可2020年一季度我们的出口率下降了13%,这个数字背后,代表着进出口行业应该还有一批跟我一样的人。
 
如果你目前的情况是已经没有工作了,自怨自艾抱怨环境不好,说自己碰上了几十年难得一见的经济下行,焦虑到不行,只会让情绪更糟糕。
 
有这个时间不如静下心来,总结过去的工作经验,复盘自己的工作内容,在家一样可以制定时间表,每天要在哪个时间段学习,那个时间段找工作,如果你在这几个月里,能够静下心来想清楚以后的发展道路,我觉得并不亏。
 
职业选择

前面我也提到了很多人是被动失业,如果是被动失业,那我们就该反观自己所在行业。
 
在这段时间里,我经常在想,如果当初没有选择餐饮业,目前的结果会不会不一样,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是没办法预测未来,而许多重大的选择,可能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做的决策。
 
目前来看,互联网、AI、大数据都是前景广阔的行业,可一定适合我们吗?不见得。
 
在做职业选择前,我们一定要明确这几个点:
 
我的职业优势是什么?在职业优势确定了以后再定位自己的行业大方向,后确定自己在所处行业的职业定位。
 
我们一群没工作的人组了个群,很多人说这个行业好,我要去,一股脑的就先投简历,后来海投了上百个,收到的面试却屈指可数,换行业可以,换职业也可以,问题是你目前有什么,你能做什么,并不是什么火,你去了就一定能成。
 
我希望跟我情况一样的人能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清楚这些点。
 
昨日之日不可留
 
记着刚辞职的时候,我每天基本都是日夜颠倒,饮食基本就中午一顿,每天也不出门。网上常说不上班一时爽,一直不上班一直爽。
 
大部分刚不上班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陷入这种颓废的境地,再或者会给自己计划一些每天要做的事,但因为在家的舒适感,完全把自己要做的事一拖再拖,就像上学的时候,每次把任务量放在期末那几周。
 
这时候我建议大家分以下两点来告别那个颓废的自己:

1、时间规划
 
因为在家我们很容易就没有时间观念,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成效很低。
 
在安排时间的时候一定要有清单,前一天晚上把隔天要做的事情罗列出来,什么时间必须完成哪一部分,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清楚。既然是按天规划的清单,一定要今日事今日毕,如果有长期内容,也可以分解到天去完成,切记清单一定要明确,不能模糊。
 
比如我要找工作,这三个字就很模糊,我们可以量化,我今天要分析几家公司的岗位需求,投递几个岗位,不建议大家海投,在投递职位之前一定要对公司及岗位有初步了解。
 
这里也可以借用戴维艾伦的GTD(get things done)清单计划的五个阶段。

第一,收集,要收集一切要完成的事物和信息。
第二,理清,要理清每个内容的意义和相关措施。
第三,整理,要组织整理形成清单。
第四,回顾,要进行思考回顾。
第五,执行,要着手行动,全身心的投入计划。
 
2、目标规划
 
传统观点都认为,一旦你设定一个自己追求的目标,就应该列出支持的理由和反对的理由。从理论上来说,这种观点非常正确,但是从具体实施角度来看,它们就像阿司匹林一样,过期就失效了。只有老天知道,你是否需要足够剂量的“阿司匹林”才能完成自己的工作。我们在有大量时间的时候可以花几天详细分析目标每个利弊得失。
 
比如我想完成某项技能的学习,当你列出技能学习到以后的优点和缺点,你就可以判断,你是否可以为了这个目标存在的优点,去忍受目标的缺点。
 
每一个目标的选择,无论其好坏,都会引发连锁反应,都可能导致不同的的结果。具有执行力精神的人用自己的行动验证了这一道理,即使选择错误,至少你也可以获得有益的经验,促使你将来更好地决策。
 
最后,这段时间我听过很多人跟我懊悔他以前的选择。
 
如果刚毕业我选的是这家公司该多好……
如果我当初不主动提离职,现在的情况也不会这么尴尬……
如果我能够在这个专业上在做深一些多好……
如果……
 
人生根本没有如果,只有选择了,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选错了,也要有能够重来的勇气。
 
最后,你遇到了糟糕的事,当做睡前关上了灯,天总会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