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称呼永远是世间最暖心的,有两个字永远是每个人心中最幸福的——妈妈!很多八零后的孩子一定还记得,大约才几岁的时候,爸爸妈妈牵着自己的小手,人生第一次经历人潮人海排队去看电影,那部电影叫《妈妈再爱我一次》(如果没记错应该是八九年的盛夏)。 △画家李子健油画母亲 少时不知母爱为何物,但却知道只要牵着妈妈的手走到哪里都快乐,却知道看见妈妈流泪了会心慌到跟着掉眼泪。再小的孩子也知道爱妈妈,这是无需学习和教育就存在的情感,只是更多的时候,小孩子只知道依恋和享受母亲付出的爱,他会在乎母爱,却不懂得如何去感恩和回报,尽管母亲从来也不需要回报。 △画家费正油画母亲 在画家的作品中母亲永远是最圣洁的绘画对象,不管是年轻的母亲哺乳还是年迈的母亲在缝补,那种母性的温情总是能让画作呈现出艺术之外的光芒。因为当一个画家能以母亲为题材创作的时候,他就已经不再是那个只知道享受母爱的包容和保护的孩童,而是一个能够体会到母亲不屈的一生是多么不易的孝子。 △画家李子健油画母亲(二) 出生在农村的八零一代都依稀能记得,母亲永远是忙碌着的,田里地里屋里兜兜转转一整天还不够,太小的时候母亲就背着出去干活,大一点了就放在田边让自己玩泥巴,但她的眼光总是会不时扫过,总是隔不了一会就会和逗孩子说话,晚上还要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缝缝补补,就像她永远不需要停歇。 △李子健油画母亲(三) 九零年代就开始出现“留守妈妈”了,在那个南下大潮的背景下青壮年男子都纷纷离家闯荡,留下年轻的母亲和孩子在家,家中的农务劳作几乎全部压在了年轻母亲的肩上,除开这些繁重的生活任务之外,还要拉扯淘气的孩子。她的笑容几乎只会在看着孩子嬉戏玩耍和接到丈夫的书信时才会绽放,时代的繁荣背后是一个个柔弱的母亲在独自撑起一个个小家庭。 △李自健油画乡愁 母亲就是这样,能承受生活的苦,还能付出无尽的爱,你的成功就是她的幸福。她不愿意去城里生活,她宁愿靠在门口期盼着儿孙偶尔的归来,也不想在城市小心翼翼地生活,她怕给儿女添麻烦,她担心老了成为儿女的负担,她担心自己什么都不懂做错了什么……母亲总是有这这样那样的担忧,这些担忧,都是一种爱:委屈自己,让我们更自由更轻松地生活着。 △李自健油画 母亲节其实是一个落寞的节日,只有各种高调的转发,真正感受到爱的母亲却不多。社会太忙,我们总是需要节日的提醒才会认真想起母亲,但我们仍然不知道如何去在平日让母亲感受我们的爱,更多的时候,我们在忙碌中忽视了生命中最爱我们的人。妈妈会一直爱我们,但她总有一天会不能再让我们依靠,我们能否从今天起认真地承诺:让我再好好爱您一次——一次就是一生!妈妈在,人生总有依靠,我们怎能理所当然地漠视人生的依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