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士兵成长为将军,最感恩平凡伟大的妈妈

 昵称33470547 2020-05-10

程关生 三剑客

从士兵成长为将军,最感恩平凡伟大的妈妈

文/程关生

引子——妈妈实在掏不出多少钱给我,每周日我去学校,她都要给我备好满满一罐头瓶咸菜,腌制的雪里蕻、白菜、黄瓜、芥菜、豆角等,都带过,一瓶咸菜管5天,每天吃的主菜就这个了……

我曾经有个愿望

——写在2020母亲节到来之际

★程关生

从士兵成长为将军,最感恩平凡伟大的妈妈

去年腊月24日农历小年,躺在床上已大半年的妈妈,走完了她96个春秋的人生路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家乡有个习俗,老人去世后的第一个清明节,祭祀的时间应在春社日前一天。故而,我们兄弟姐妹几家人于农历2月22日,去妈妈墓地做了清明。

从士兵成长为将军,最感恩平凡伟大的妈妈

▲黄花一瓣

从士兵成长为将军,最感恩平凡伟大的妈妈

亲友们都说,我妈妈活到这么大年纪,算是高寿了,走也是喜事啊!话是这么说,可我细想想总是心有不甘。就在妈妈去世前的13天,我在北京回上海的高铁上接到弟弟电话,说“妈妈不行了”,我不相信,立马请朋友找医生看了,答复是“老人脉象很旺,身体各项指标正常”。虽放心了些,但我和爱人次日还是从上海赶回了安徽望江家中,家里人多了,给老人换洗的勤了,身体舒服了,状态也好多了。

腊月16日清晨我离开家的时候,贴着妈妈的脸说:“妈妈,我们走了,过十几天就回来,陪你和爸爸过年。”多日没开口的妈妈,突然睁开只有微弱光亮的右眼,清晰地问:“回上海呀?”我说“是啊”,我轻轻对她说,“每顿要多吃点,有营养身体才能好起来”。妈妈微笑着点点头,那一刻,我估摸着,妈妈只要能吃能喝,就有望迈过眼前这道坎。可是,才过了8天,没等我们回家过年,妈妈还是走了。

从士兵成长为将军,最感恩平凡伟大的妈妈

▲作者母亲留影

妈妈大爸爸一岁,记得她90岁生日是两个老人一起过的。看到他们俩身子骨都很硬朗,当时我曾许下一个愿望:期盼着爸妈双双活过100岁。妈妈答应过我的,就是承诺呀!怎么会不声不响就走了呢?就在10天前,兄弟姐妹开始排班轮流看护,我也咨询过阳光集团的朋友,想着为妈妈请个钟点护工,毕竟,保姆服侍两个老人,明显力不从心。

我知道,自己军旅生涯40余载,为国尽忠是问心无愧的,但对爸妈却鲜有照顾。几十年间,我先后到徐州、南京、上海等地工作,两个老人都来过,可最长也就住个把星期。妈妈说,出门打不住方向,见人不认识,讲话又听不懂,活受罪!我爱人想挽留爸妈多住些天,可妈妈说,出来久了想家啦,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呀!

从士兵成长为将军,最感恩平凡伟大的妈妈

我当了团职干部以后,每年基本能回家一趟,多是瞅准春节期间,为的是陪爸妈过个年,而日常照顾老人的事,大都由住在县城周边的兄弟姐妹担着,弟弟跑的更勤一些。如今自己退休了,家中有高堂这是多幸福的事啊,想着该给两个老人多尽些孝道。当然,我也清楚“尽人力、顺天意”的道理,可总想着多尽点人力,力尽到了,兴许能感动天呢!

其实,妈妈不是被病魔夺走的,而是由于不慎摔倒过几次,腰椎功能不行了,只能长时间躺着。大姐在电话中告诉我,妈妈是无疾而终的,是在爸爸陪伴下,走完生命中最后一段路程的,她走得很平静、很安详。用我老家的话说,妈妈是在呵护和幸福中离去的。

从士兵成长为将军,最感恩平凡伟大的妈妈

▲作者与父母亲合影

妈妈的忍耐力是惊人的。80岁以后,她眼睛患上了白内障,挺难受的,就这么忍着,一忍就是多年,直到左眼完全瞎了,右眼也快看不见了,才引起家人的注意。我接她到上海医院请专家看,总算保住了仅剩的一点光线。一想到这些,我这做儿子的很惭愧,这么多年,居然没在意妈妈的白内障。3年前,保姆推她出门散散心,不小心把推车弄翻了,保姆不敢讲,妈妈也忍着痛,一直没吭声。她的左小腿摔破了皮,天热了发炎溃烂,两个月后小腿肚烂成一个大洞,侄儿接他去安庆治疗了好一阵才愈合。妈妈就是这样,只要自己能忍受的,她总是默默忍着,生怕给孩子们增添负担。

妈妈走后,我独自一人时,常常不由自主地哼唱起一首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哼着哼着,泪水止不住流淌,记忆中自己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就像尘封多年的电影片段一样,在眼前晃动。

从士兵成长为将军,最感恩平凡伟大的妈妈

从士兵成长为将军,最感恩平凡伟大的妈妈

▲1958年作者家人合影

冬日里,天下着雪,我和弟弟还有三姐坐在火桶里,妈妈从不烤火,她穿着暖鞋,坐在火桶旁做着针线活,兴致来了就给我们讲段故事:

有个叫刘伯仔的读书人,家里穷的烂酸,大年三十从屠户那赊了个猪头,除夕夜熬了一大锅汤。正打算吃年夜饭,财主上门催债了,他哪有钱还债呀,财主一气之下把猪头捞走了。他和妻子儿女一家五口,就着猪头汤,算是过了个年。半年后,刘伯仔金榜题名,中了状元。喜讯传来,在财主家做筛米活的妻子,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米糠,说道:“穷自今日止,富从今日起,老娘拍拍灰,永世不筛米!”讲到这儿,妈妈也拍了拍身上,笑了。

妈妈讲的“三个女婿拜寿”的故事也很有趣:

老岳父做五十大寿,要求三个女婿各说一句祝寿的话,说的好,牵头猪仔回去算是奖励,恰好家中母猪前些天下了窝小猪。大女婿是个做官的,张口就来,“岳父岳母寿长,寿比路长”;二女婿是个秀才,自然也难不倒,“岳父岳母寿长,寿比水长”,岳父岳母听着眉开眼笑,两个女婿也兴冲冲各牵着一头小猪走了。小女婿是个种地的,不识字,“岳父岳母寿长,寿——”情急之下说了句不中听的话,差点被老岳父一顿闷棍打出去。幸好聪明的小女儿接过话头,“两个姐夫说的有什么好,路有断绝之日,水有断流之时,我男人话是粗了点,可是在理呀,他们牵走了猪仔,我还要牵走猪娘呢!”结果她把老母猪牵走了。

小时候,没少听妈妈讲这类故事,情节朴实到了家,却大多与读书人有关,每次听完,我们都笑得很开心。

我和弟弟在宝塔小学读书的时候,只要考了好成绩,妈妈总要给点奖励什么的,上街的时候,她会带回两个馒头或两根油条,或者从房中摸出个铁瓶,掏出几块米糖来,那是妈妈过年前做的,有的年成要留三四个月呢。

有妈妈的奖励,我总想着,下次争取考得更好些。慢慢地,知识在我心目中变得越来越金贵了。

从士兵成长为将军,最感恩平凡伟大的妈妈

▲作者家中老屋一角

小时候家里穷,印象中,我们兄弟姐妹都没有像模像样过个生日。

唯一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是,大约在我10岁左右的时候,一个夏日的上午,在地里干了个把时辰活的妈妈,抢抢慌慌地回来了。“关伢,差点忘了,今天是你生日。”“妈妈,给我吃什么?”我听了兴奋得一蹦老高,跟在妈妈后面转。“莫急,家里鸡生了子,我给你打两个鸡子,再下碗面。”不一会儿,妈妈把鸡子面条端给我,里面还有好几片熬干了油的花油渣,“你吃好把碗洗洗,我去地里了。”“我晓得。”那碗鸡子面条,我吃得津津有味,真香啊!

从士兵成长为将军,最感恩平凡伟大的妈妈

我的中学时代是在望江中学度过的。上高中的时候,校区在离家六里地的回龙宫,走读过几周,来来回回赶着挺紧张的,后来就住校了。上周日傍晚到校,下周五放学后回家。学校的菜挺贵的,油水重的菜吃不起,妈妈对我说,饭要吃饱,中午打份新鲜菜。每份带点肉的菜,打菜的厨子把勺子那么一晃荡,就没剩下两片肉了。

其实,妈妈和姐姐每天干着繁重的农活,一个星期都难得吃上一次肉,在乡下兽医站工作的哥哥偶尔回趟家,会捎带一两斤肉。妈妈实在掏不出多少钱给我,每周日我去学校,她都要给我备好满满一罐头瓶咸菜,腌制的雪里蕻、白菜、黄瓜、芥菜、豆角等,都带过,一瓶咸菜管5天,每天吃的主菜就这个了。可能是咸菜吃腻了,走出校门后,我再也不大吃咸菜了。不管怎么说,妈妈给的饭钱,是够我吃饱饭的,我没觉得怎么苦。

从士兵成长为将军,最感恩平凡伟大的妈妈

▲作者与母亲合影

待我长到十四五岁的时候,和同龄孩子站在一起,个头偏小,又瘦,妈妈很着急,想着给我补点什么。听老中医说,这个年龄吃点海马什么的,有助于发育长个头。妈妈一咬牙,买来三只海马,熬熟了,让我和着汤水一起吃掉。海马不大,看着就食指那么长,我囫囵吞枣一般,三两口就吃完了,也没品出啥味。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吃补品,好像是秋天,吃过后浑身好一阵发热。不知是不是心理暗示的作用,我自己觉得,那两年个头好像是长了些。

高中毕业后,我回乡务农,和童年伙伴摔跤,左侧锁骨不慎骨折。十六七岁,正是长个头的时候,锁骨断了,可把爸妈急坏了。得知邻近的怀宁县城关镇医院跌打专科能治这类骨伤,爸爸请了个假,次日就带我到怀宁住上了院,这一住就是三个来月。

老俗话“伤筋动骨一百天”。妈妈说,这个时候一定要有营养,把骨头长好。那阵子,我每天都能吃上猪肉,妈妈把家中几只生子的老母鸡都杀了,炖给我补身体。为了给我治伤,家底都掏空了,还借了人家些钱。幸亏治的及时,营养充足,骨折处的锁骨长好后,没有留下后遗症,从军几十年,摸爬滚打也没受什么影响。

出院两个月后,生产队组织男劳力去挑西大坝,当时好像叫“疏浚灭螺工程”,那几年我们那一带,血吸虫病有死灰复燃的迹象。我和爸妈提出去挑坝,他俩都不同意。

妈妈说:“挑坝和挑江堤是一样的,一担泥土有一百好几十斤,你锁骨刚长好,哪吃得消哇,别去了,要去等明年吧!”“锁骨不会有事的,我吃得消。”其实,我心里想的是,家里给我治伤花了不少钱,挑坝正好可以多挣些工分,这个时候,我一个小伙子,哪好意思坐在家里?我性子犟,妈妈拗不过我,待我离开家去挑坝的时候,妈妈流泪了,“你这伢真犟。担子要是挑不动,就歇歇,莫硬撑着,晓得啵?”“晓得。”那次跳坝50多天,年龄最小的我,硬是撑过来了,人也瘦了一圈。后来每次提起这一段,妈妈都少不了叹气,说,要是不去挑坝,关伢的个子能长到一米七以上呢!

从士兵成长为将军,最感恩平凡伟大的妈妈

从士兵成长为将军,最感恩平凡伟大的妈妈

▲1978年作者家人合影

记得我参军第二年,妈妈想我了,大约四五月份吧,她来部队看我,知道我爱吃花生,特地拎了30多斤花生。那是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们营房在南京江北郊的花旗营,妈妈从华阳码头乘坐“东方红号”客轮,20多个小时后到南京中山码头,再转好几道公交车才到营房。妈妈是旧社会过来的,小时候裹过脚,走远路比一般人要吃力,多亏隔壁营房一位休假归队的同乡帮一把。妈妈在部队呆了一个星期,看我好好的,也就放心了。她见战友们都喜欢吃花生,就把一麻袋花生都散发给了大伙。战友对我说:你妈妈真好!

和妈妈打过交道的人都说,妈妈为人好。她和邻里间,几十年相处没有红过脸,遇事总是让着人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缺衣少食的条件下,我们家本就困难,妈妈也不忘接济别人,即便是登门要饭的,她宁愿自己少吃一点,也给人盛满米饭,让人家吃饱。妈妈时常告诫我们:有困难帮人一把,有好处让人一分。吃亏而不占便宜,宽容而不去计较,忍让而不好逞强,这就是妈妈的待人之道。远亲近邻提起她,没有不夸赞的。

从士兵成长为将军,最感恩平凡伟大的妈妈

▲2006年作者家人合影

尝尽了人世间酸甜苦辣的妈妈,走过了一个充实完满的人生。她一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小时候,她和普天下穷人的孩子一样,家境贫寒,没读过书,先后两次被送给人家做童养媳,受尽了苦难。解放后穷苦人翻了身,1957年,妈妈随在县里工作的爸爸搬到县城,到棉织厂当了一名工人,她夜以继日拼命工作,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光荣地入了党。

1961年中央号召城镇人口下放农村,妈妈带着我们几个孩子下放到县城附近的宝塔大队。那时候家里太穷了,起初住生产队牛栏,后来盖了几间茅屋。妈妈用她勤劳的双手,把我们兄弟姐妹一个个拉扯大,她自己后来又当了生产队妇女队长,苦活累活总是抢在前头,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劳碌了几十年的妈妈,直到80年代中期六十开外了,才不再去地里劳动,爸爸那时也已退休,两个老人在家中安度晚年。那个时候,三个姐姐和我们三兄弟都陆续成了家,也许因为有个良好的家风,我们兄弟姐妹对老人都很孝顺,这30多年,两个老人享受着天伦之乐,享受着大家庭其乐融融的幸福滋味。现在妈妈走了,爸爸还健在,我曾经的愿望只能寄托在爸爸身上了,我们兄弟姐妹都期盼着,爸爸能够健健康康地活过100岁,多享受些这个时代的幸福,多欣赏些这个世界的美景。这,不也是妈妈所期望的么?

从士兵成长为将军,最感恩平凡伟大的妈妈

从士兵成长为将军,最感恩平凡伟大的妈妈

▲2015年作者家人合影

在我的心目中,妈妈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妈妈的一生,是任劳任怨的一生,是乐善好施的一生,是谦让和气的一生,也是相夫教子的一生。有位哲人说过:“积善之家福如东海,行善之人寿比南山。”这确实是妈妈和我们家的真实写照。妈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兄弟姐妹,我们也学着妈妈的样子,靠良心做人,用诚心待人,以善心助人。我想,妈妈要是天堂有知,她会为之欣慰的。

从士兵成长为将军,最感恩平凡伟大的妈妈

▲作者母亲安眠的青山远景

写到这儿,我耳畔仿佛又响起那首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

从士兵成长为将军,最感恩平凡伟大的妈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