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一个好妈妈,其实挺难的

 冷暖时光 2020-05-10

今天是母亲节,一大早就看到朋友圈成了大型晒妈现场。晒聊天记录的,晒合影的,晒红包的,晒母亲节激情500字作文的……。总之,岁月一派静好。

然而,我的心总被那些人们不愿去触碰的,掩埋在角落的东西所深深撼动。

一、妈妈的害怕和困惑

一位七十九岁瘫痪在床的母亲,被儿子活埋的消息,让我难过好几天。

这则消息令所有生养的母亲为之心寒与悲哀。随后,那位儿子被刑拘。

原来,这个孩子十二岁失去父亲,母亲改嫁时,带走了弟弟妹妹,唯独留下他一个人,跟着叔父生活。

所以,在一个孩子那里,生的伟大,常常抵不过养的恩情。但,养,也要看,如何去养。

即便是在外人看来,养得成功的孩子,有时候,做出对母亲的不孝行为来,也令人发指。

最极端的例子,便是北大才子吴谢宇的杀母案。这位成绩显赫的儿子,杀母是经过异常缜密的手段,精心策划,并且成功逃亡三年多。吴谢宇被抓后长时间保持冷静,后来突然嚎啕大哭用掉一包纸巾。

心理专家们,常常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来寻找背后的心理以及曾经的创伤。吴谢宇不仅杀母亲时,精心策划,更是为自己以后的生活进行了周密计划,他从所有的亲戚和朋友那里,骗取了大量的钱财。在杀母逃亡的时候,找了一个妓女女友,给了对方大量的钱财,想要结婚。

而他的母亲,是一位作风正派的教师。

她在大夏天,也不短袖衣裤,更别说裙子。她在吴谢宇父亲去世后,拒绝收朋友吊丧带给她的钱。她的过于正派严谨的行为,也许带给儿子很多困惑与不解。

儿子是否与她交心,显然很是明了。

所以,怎样的养,算是养的好?对于一个母亲来讲,常常是很困惑。在所有人的眼里,吴谢宇,都是那种未来大有作为的好青年。

想来,养的最好的状态,大抵不仅仅在于生活层面的满足与学习成绩上的优异,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给予与丰富,是满满的,真诚的亲情之爱,不是以一个师者的身份与长辈的威严去控制一个孩子,而是听他的心声,与他有着朋友般的友谊存在。

做一个好母亲,其实挺难的

二、妈妈是那个出力不讨好的人吗?

在韩剧《夫妻的世界》里,全心全意呵护儿子成长的善宇,在离婚夺子大战中,曾经征求儿子的意见。

她万万没有想到,儿子出口而出的话语,竟然是,我要跟爸爸一起生活。因为他更懂我。

无论你给他做多少顿饭,照顾了他多少次的衣食住行,是不是每天接送上下学,以及,你操了多少的心,花了多少钱,给他报了多少个补习班。这些,从一个孩子的眼里,都是微不足道的。假如你不懂他。

然而,在母亲们的眼里,懂又如何,即便是懂,也有更多的无奈与无情,冷俊与严厉。因为在现实的社会里,她们太知道,想要培养一个合格的人,想要他将来有所成就,哪怕将来仅仅是独立生活,那都得付出十分的努力与刻苦。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妈妈们发脾气,她是那个不可琢磨的女人,她是那个不可理喻的女人,她经常骂你,督促你,她永远是那个脾气最火爆的人。

心理学家说,这些都是由于妈妈这个身份带来的控制不住的焦虑。

要知道,凶巴巴的背后,全是担心和牵挂。

一个母亲,常常从更远的未来,从自己或者周围人的经验里,去养育和教导自己的孩子,那些甚至与爱背道而驰的行为,常常也被冠以爱的名义。因为在母亲眼里,那些等同于爱。

母亲不会纵容孩子,怕坏了规矩,一次满足,此后便欲壑难填。比起很多父亲,母亲更加理智与耐得住看管孩子的烦恼与琐碎,哪怕三年五载,哪怕十年八年,哪怕是一辈子。哪怕不愿承受,但也像是长在身上的责任,非承受不可。

严母慈父的家庭结构里,母亲所得到的,远远不及那个丧偶式的父亲。

父亲们,只要在接触孩子时,讨好地满足他们的愿望,那么,他便成为了孩子日日渴望与惦念的人,在父母的情感天平上,占据有利的一方。

在父母谁更好的问题上,所有碌碌无为的母亲,几乎完败。

一个懂字,几乎是竖立在子女与母亲之间的一堵墙,在懂的世界里,一个母亲才能够得到认可与尊重,得到真心实意的敬重与爱戴

三、不被认可的妈妈

《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里,母亲英子正苦恼三个女儿的婚事。老大是不折不扣的不婚主义者。老二漂亮,体贴,像她,喜欢做家务活,也是她寄予希望最大的孩子,虽然很想结婚,相亲的结果,却是一次也没有满意过。老三则是新新人类,在宠爱里长大,新潮,大胆,奇思妙想连连。

然而,她们三人有一个共同点,未来,一定不要过母亲那样的生活。

在她们眼里,母亲的一生,毫无价值和自我,是乏味与无趣的。所以,拼了命地奉献的英子,到了五十岁上下,突然有了莫名的火气,和深深的挫败感。

然而,大多数母亲,正是跟英子一样,在教养孩子。这些母亲们的爱与照顾,甚至只多不少。

孩子们长大后,是否能够感激一个母亲长年累月的奉献与照料,能否认同母亲的教育,对她保持一辈子的敬爱,并不是一个绝对值。

母亲的价值在孩子成年以后,开始回落到了老年,几乎所剩无几。

四、那些老去的妈妈

在日本电影《楢山节考》里,因为生活物资匮乏,村子里到了七十岁的老人,都要被儿女背到深山老林里去,待死。有些,甚至,是被捆了手脚,从山崖里,推下去。

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大家都是如此,以至于,如果一个人不扔母亲,那会令整个村子里的人不安,以至于形成道德压力。

《楢山节考》里母亲玲子,已经69岁了,可是,她的身体非常硬朗,牙齿都还没落,与儿子的感情非常好。

为了让儿子送走自己,玲子磕掉自己的两颗门牙,以便使自己步入无能老年人的行列。让儿子下决心,扔了自己。

儿子拗不过社会压力,最终还是把母亲背上了山。

与那位埋掉瘫痪母亲,何其相似。瘫痪母亲被救出来后,也连连称是自己要求儿子这样做的。

一个母亲虽然没了生活与社会价值,但在她那里,依然满心满意,都是对儿子的爱。然而,她在儿女们的眼里呢?很显然,已经成了累赘与负担,成了儿女们推来推去,争相不愿相守的无用之人。越是生活贫困的人家,越是如此。

与母亲割心割肝,卖地卖房,倾其性命地救生病儿女截然相反的是,在医院里,那些早早拿着寿衣等待老人去世的儿女。当然,也有哪怕老人成了植物人,也要保着一口气的,因为这样的母亲,往往是有着一份不斐的退休金。

残酷虽然残酷了些,然而,这便是整个亲情里,看不见的伤痕,是一个奉献了爱的母亲全部的人生与结局。

那些美好的,幸福的除外。

在这个世界上,幸福的母亲多呢,还是不幸的多?

也许你还想看:

那个满分妈妈,要累死了

家庭主妇的岁月静好,是骗人的

那个不爱学习的女孩,现在怎么样了

没什么比“回不去”这件事更让人难过了

厉害的女孩,总能笑傲人生

大女人,小女人,女人节里话女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