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T细胞杀死有害细胞的方式,我们搞错了!科学家首次发现,细胞毒性T细胞其实是用“超级组合炸弹...

 中国生命营养 2020-05-11

细胞毒性T细胞,工作细胞中的黑衣服壮汉,拿把刀对着癌细胞等等靶细胞捅来捅去。它那把刀捅完,还会在靶细胞上留下数枚“炸弹”。

近日,牛津大学的Š. Balint和M. L. Dustin等破解了细胞毒性T细胞(CTL)杀伤靶细胞的详细过程。研究发现,CTL的细胞毒性物质——穿孔素和颗粒酶,并非直接被释放到靶细胞周围,而是互相结合,组装成一个超分子攻击粒子(SMAP),释放到靶细胞细胞膜上

这个SMAP还具有一个糖蛋白外壳,十分稳定,可以保持一天的细胞杀伤活性。其糖蛋白外壳里的血小板反应蛋白(TSP-1),对它的细胞杀伤活性十分关键

该研究发表在Science上[1]。

CTL在靶细胞表面留下“炸弹”

CTL杀死靶细胞的过程,研究的已经不少了。CTL四处巡游找到靶细胞,跟靶细胞接触形成免疫突触,从分泌溶酶体里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穿孔素在靶细胞上打孔,颗粒酶从打好的孔进入靶细胞,启动多种细胞凋亡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去年还有研究发现,在没有穿孔素的情况下,CTL单依靠自身的机械运动也能完成打孔,杀伤靶细胞

不过CTL中,穿孔素、颗粒酶等等活性物质是如何释放的?直接把这些分子胞吐出去就完事了吗?

研究人员使用荧光标记了CTL中的颗粒酶和分泌溶酶体里的糖蛋白。这些被标记的CTL与靶细胞接触后,靶细胞上出现了强烈的双阳性斑点释放后的颗粒酶依然跟分泌溶酶体里的某些糖蛋白结合在一起!研究人员将其称之为超分子攻击粒子(SMAP)

糖蛋白和颗粒酶共定位(粉色代表颗粒酶,绿色代表糖蛋白)

电镜显示,SMAP呈环状,平均直径120nm,表面有一个糖蛋白外壳包裹。平均每个免疫突触内会形成27个SMAP。

为了进一步对SMAP进行研究,研究人员构建了一块脂双层,模拟靶细胞。其中还添加了ICAM-I和CD3ε抗体,帮助CTL粘附并激活CTL。

在CTL粘附到人工脂双层上后,CTL中的分泌溶酶体很快向免疫突触处聚集1分钟内,人工脂双层上就出现了颗粒酶斑点,SMAP结合到了模拟的靶细胞表面

CTL粘附到人工脂双层上后,迅速释放SMAP(粉色为SMAP中的颗粒酶)

这些SMAP还十分稳定。移除CTL后,SMAP依然附着在人工脂双层上。抗体分析显示,SMAP中存在穿孔素和颗粒酶,而且在分泌后数小时内都没有丢失SMAP的细胞杀伤活性能甚至能保持一天

通过对人工脂双层上捕获的SMAP进行质谱分析,研究人员发现,SMAP中有超过285种蛋白,包括一些来自穿孔素和颗粒酶的片段,但没有CD45、CD107a等膜蛋白。

这些蛋白中,血小板反应蛋白(TSP-1)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意。TSP-1是一种糖蛋白,可以结合钙离子,与CTL的杀伤过程需要钙离子相吻合[2]。进一步研究也显示,在60%的CTL中敲除掉TSP-1后,CTL杀伤靶细胞的能力下降了30%

无论是分泌出的SMAP中,还是在CTL里,TSP-1都跟穿孔素和颗粒酶共定位很可能在CTL的分泌溶酶体中,穿孔素、颗粒酶和TSP-1等分子就已经组装成了SMAP等待释放TSP-1在SMAP中的分布,也与电镜下糖蛋白外壳的分布一致,可能正是SMAP糖蛋白外壳的组分之一

在未激活(左)和激活(右)的CTL中,TSP-1(绿色)都与颗粒酶(粉色)共定位,黄色为细胞膜

此外,TSP-1分子中还包含CD47结合位点。CD47是一个“别吃我”信号[2],研究人员推测,CD47被TSP-1结合屏蔽后,可以引来巨噬细胞等等髓系免疫细胞,保证没被SMAP杀死的靶细胞可以通过吞噬作用而被清除。而SMAP还含有CCL5、IFN-γ等免疫调节分子,可能在免疫过程中还有更多的作用。

编辑神叨叨


由奇点糕历时3个月打造的音频课程《小细胞肺癌8讲》重磅上线啦~ 我们用8讲的课程,帮您回顾了小细胞肺癌领域近30年来的重要探索和进展。只需80分钟,即可纵览小细胞肺癌领域的前沿学术进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