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射洪涪江大桥全用数字命名?真相在这!

 拾忆小录 2020-05-11

文丨文小灰

在射洪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几乎所有涪江上的大桥都以数字序号命名,这种“约定俗成”下,到了2020年,我们口中的涪江大桥,简单地成了一桥、三桥、五桥、六桥......

射洪涪江大桥(摄影:王兵)

一般来说,大桥是一个地方的标志性建筑,而大桥的名字需要彰显地方文化底蕴、历史传承,单纯地以数字命名的大桥名称,显得很生硬,是缺乏灵性的。

然而,这些桥真的没有其他的名字吗?其实,至少在2014年,当时射洪就发布了《射洪县人民政府关于涪江流域县境内桥梁和湖泊命名的通知》。

涪江流域县境内桥梁命名一览表

涪江一桥正式名称:涪江大桥

涪江二桥正式名称:金华大桥

涪江三桥正式名称:镇江大桥

涪江四桥正式名称:螺湖大桥

涪江五桥正式名称:洪飞大桥

涪江六桥正式名称:王家渡大桥

涪江七桥正式名称:

沱牌大桥(沱牌镇至青堤乡)

当时,文件还特别强调:

任何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文件、影视、商标、广告、牌匾、地图、出版社及其他正式文件中使用时,均应以本通知明确的桥梁和湖泊名称为准,不得擅自更改。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注意到,只有在城北的王家渡涪江大桥的牌子非常醒目,但在大多数的市民口中,似乎“涪江六桥”更为顺口,但在诸多大桥中,“王家渡大桥”的知名度已经算是鹤立鸡群。

我们把时间转向2016年2月,在当时的通车仪式上,“王家渡涪江大桥”的名字就非常醒目,而却难觅“涪江六桥”的字样,这或许是值得回顾的一个案例。

古往今来,地名的形成不外乎两大因素促成。

其一,是老百姓的约定俗成,时间一久叫的人多了,一个地方的地名自然就稳定下来,比如我们最常见的XX湾,XX沟,XX坝,以及大多数乡镇街道的老地名,比如牛啃土(复兴)、观音阁(太乙)、柳树沱(沱牌)等。

其二,是相关部门结合人文历史线索或赋予其他意义,又或是方便管理后,所创造出来的新地名,比如从五十米大街到太和大道,从柳树镇到沱牌镇,从平安风景区与花果山等,大都是这样的产物。

而大桥的名字,虽然也是地名的一部分,但它作为一方地标,有着特殊的地位,它的名字,表面上只是地理位置的代名词,但深层次讲,更是一个地方文化的体现。

地名,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谈资,与朋友、与来宾,说到底,还丰富了城市的故事,而不是军事管理式的排序。

射洪虽然早在几年前就曾公布了这些涪江大桥的正式名称,但在官方引导与落实上,显然是还不到位的,加之市民习以为常,自然就成为了现在的情况。这方面来说,还需要从路牌、地图、商家门头、媒体等的统一用语上加以规范。

“改口”的难度虽然不小,但地名是为以后几十年甚至几百年负责,哪怕的有几年的适应期,也是不应放弃的。

今年以来,香山涪江大桥、瞿河涪江大桥也在建设推进中。作为前车之鉴,桥名的确立应该是越早越好,这将有助于普通市民形成语言习惯,最终将新的地名确定下来。

其中,香山涪江大桥位于“烟雨古渡”香山古渡,而瞿河涪江大桥位于当年的“盐码头”旧址上,都及具有人文历史气息,未来也肯定将是两地的标志性建筑。

“烟雨古渡、田园香山”是近年来香山的对外宣传口号,已经非常深入人心,这座新建大桥可考虑正式命名为“烟雨大桥”,烟雨指的是像烟雾那样的细雨,如诗如梦,非常符合香山的气质,也是为文旅发展作铺垫。

而瞿河大桥与盐码头一脉相承,盐码头身后的百年历史既是交通的百年,更是射洪井盐生产兴盛的百年,这座大桥可将射洪的“盐文化”融入正式名称,既可叫“盐码头大桥”,也可叫“盐业大桥”。

未来,射洪还或许将修建市区、广兴、青堤等地的涪江大桥,那时,我们应该首先赋予它们一个美好的名字。

以上这些,仅仅是我们的一些建议与想法,为的是为未来射洪大桥的命名提供思路,主要是与大家作分享之用,关于射洪大桥名称的讨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

文字|文小灰编辑 |歆一

来,看点轻松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