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行书《杜甫堂成诗卷》绝美

 岐黄堂中醫 2020-05-11

苏轼《杜甫堂成诗卷》笔法遒劲、结字秀润、姿态横生,墨韵生动,为其中年时意蕴丰厚之杰作。

苏轼行书《杜甫堂成诗卷》绝美

《书杜工部桤木诗卷帖》纸本,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兰千山馆寄藏),行书,纵27.9,横85.4cm,又称《桤木卷帖》。

苏轼行书《杜甫堂成诗卷》绝美

此帖墨法最有特点,安岐评论说:“此卷字画沉着,用墨浓淡适中,较丰墨者别有生动之趣。”

苏轼行书《杜甫堂成诗卷》绝美

明代金冕跋云:“昔先生尝赞美杜子美诗、颜鲁公书皆求之于声律点画之外,今观先生书杜诗,后千百年,宛然若昨日挥洒者,盖寓精神于翰墨而才品所自到尔。倘拘以宇宙之得而论之,是未可同赏妙也。”

苏轼行书《杜甫堂成诗卷》绝美

在这短幅中,苏轼以其笔墨骨肉赋其形,以其才学品性灌注其神情生气;吟物有所寓,咏诗有所悟,读杜有所思,挥毫有神助,使后人“爱玩不忍舍”。

苏轼行书《杜甫堂成诗卷》绝美
苏轼行书《杜甫堂成诗卷》绝美
苏轼行书《杜甫堂成诗卷》绝美
苏轼行书《杜甫堂成诗卷》绝美

释文:

背郭堂成蔭白茆,

緣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吟風葉,

籠竹和煙滴露梢。

蹔下飛鳥將數子,

頻來語燕定新巢。

旁人錯比揚雄宅,

懶墯無心作解嘲。

蜀中多榿木,讀如欹仄之欹,散材也,獨中薪耳,然易長,三年乃拱。故子美詩云:飽聞榿木三年大年夜大,為致溪邊十畝陰。凡木所芘,其地則瘠。惟榿不然。葉落泥水中,輒腐,能沃田,甚於糞壤,故田家喜種之。得風,葉聲發發如白楊也。吟風之句,尤為紀實云。籠竹,亦蜀中竹名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