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记忆(六)

 苏家酒窖 2020-05-11
南京记忆(六)

1958年,一条“明十三陵中定陵已打开”的消息震惊世界。在两年的考古发掘之后,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的诸多用品一一出现在人们眼前。可惜的是,大量的珍贵丝织品由于短时间碳化而已经无法辨认颜色,因此,对丝织品的复原成为了当时的一件最重要事宜。

40年之后,当我在江宁织造博物馆的云锦天衣馆里,看到这件从定陵“万历皇帝国朝盛典冕服”复原而来的 “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时,也不由得感叹专家们的技艺超绝。当我又想到这件复原品被沈从文先生评价为 “其选料、织纹、色彩、图案、织造技艺都同历史真品相同,堪称再现传世稀珍原貌”时,又更加感慨明清织匠的超人工艺。早就听闻南京云锦的精美天下称羡,但只有亲眼看见这件云锦中的精品,才会体验到这种织品的真正绚丽。



明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局部


1

东晋时,皇帝刘裕在南京设立了一个叫做斗场锦署的机构,专为官府提供丝织品。而这个机构里生产的织物,便是后来闻名天下的南京云锦的雏形。实际上,从这时候起,南京的纺织句便一直承担着为皇家提供衣物布料的职责。

元代时,政府发行的纸币使得政府吸纳了大量金银,而蒙古对世界的东征西讨更是使得世界各地的金银都被掠夺而来。在这种情形之下,元朝官员逐渐产生了一种将金子织入衣物的风俗。这种被称为“纳石失”的金线织物,正是后来南京云锦中多用金线的来源。



元纳石失衣物


2

明朝之时,南京的织锦工艺日趋完善,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提花锦缎。而这一段时期的形成的妆花技艺,金彩交辉,富丽堂皇,堪称云锦生产工艺中的殿堂。实际上,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京云锦,也多是特指其中的妆花技艺。之前提及的万历皇帝国朝盛典冕服,便是明朝时云锦发展一个力证。

到了清朝,以江宁织造为代表的官方织坊将云锦推向了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高峰。当时南京的云锦品种繁多,光辉灿烂,各类精品层出不穷。南京的秦淮河沿岸更是遍布染坊、绸缎庄、布店,纺织业成为了南京最大的一个产业。



清南京纺织业店铺


3

南京云锦其实是一个统称,指从南京出产的一类提花丝织物。明朝时这些布匹被称为库锦、库缎和妆花,而道光年间的“云锦织所”则给了他们云锦这样的专门称呼。

南京云锦种类繁多,一般可以分为库缎、库锦、妆花、织金四大类,每一类都各有他们的特征。库缎、库锦二类是因为纺织品织成后输入内务府的“缎匹库”而得名。具体来说,库缎是在缎地上起本色花,而库锦则是在缎地上以金线或银线织出各式花纹丝织品。而织金和妆花则是云锦中至今都影响深远的两类。

织金又名“库金”,它的命名是因为织料上的花纹全部用金线织出。与之类似的,有用银线织出的“库银”缎匹。由于金不易氧化,很多布料至今都色泽光鲜。江宁织造博物馆收藏有一匹产于乾隆年间的大红色缠枝莲纹织金缎匹料,年代逝去,红色底料早已泛黄褪色,但其中的金线依然闪耀着别样的光彩,讲述这那个年代的高超技艺。



云锦织金缎

妆花则是云锦中织造工艺最复杂的品种,也最具有南京特色。“妆花”织物的典型特征是用色繁多,变化丰富,各类花纹色彩在短短几厘内便交织混杂。从织造方法来看,妆花匹料是绕着各种不同颜色布料的纬管,对花纹做局部挖花。这种技艺中的配色非常自由,也因此妆花匹缎才成为了中国古代丝织品中唯一一种只能由人工织成,而不能由现代机器替代的织物。

从整体而言,云锦的织造工艺颇有难度,对织工也有不小的要求。现在还在使用的专门生产妆花匹料的提花木织机,需要拽花工和织手两人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拽花工坐于织机上部,专门负责提拉经线,织手则坐在织机下部负责织造花纹。这种提花织机在如今的南京云锦博物馆和江宁织造博物馆还能看见,日常都有织工操作,专门负责妆花织造。由于工艺复杂,每日只能织造几厘米,从而也有了“寸金寸锦”的名号。



云锦提花木织机

便以之前提及的复制品“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为例。得到国家指令之后,南京云锦研究所的专家便加紧研究这种早已失传的技艺。专家不仅需要了解当年将金丝嵌入丝线的技艺,还要花费数年之久搜集孔雀尾羽上的绿色部分并编织成线。最终,专家还找到了明朝时的手工染色与纱地妆花手法,形成了如今看到的这个灿烂袍服。当观者移动时,服袍上的巨龙宛若在纱上腾云驾雾,栩栩如生。


4

可惜的是,繁复的花纹与昂贵的丝线使得云锦并不能成为民间常用的布匹,而清王朝的没落也使得云锦最大的需求者逐渐消失。民国时代,尽管云锦生产者也基于需求做了很多改进,但终究比不过外来的价廉物美的洋纱洋布。因此,云锦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没落。

建国以后,新中国为了抢救濒临消亡的南京云锦,对这种传统技艺加强了研究力度。闻名遐迩的南京云锦研究所,便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成立的。如今的云锦技艺已进一步现代化,出产了大量适合现代的精美衣物与工艺品。云锦天衣馆中最后的两幅现代云锦作品《万寿中华》与《九龙图》,正是云锦现代化的最好注释。



现代云锦作品《万寿中华》与《九龙图》

而云锦给南京留下的,还不仅仅是江宁织造这样的地名和灿若繁星的纺织品。如今南京的诸多地名、文化、习俗,都与云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便如老南京爱听的当地曲种南京白局,就与云锦有关。织锦工人劳作辛苦,休憩之时便即兴歌唱,自娱自乐,以解除疲劳。长久之后,这种说唱便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格调要求。由于工人们说唱时最多只需要一些吃食,并不需要报酬,是“白说白唱”,因此被称为“白局”。如此的例子,还有很多。



南京白局

每次欣赏到这些云锦,我都觉得发现了很多属于历史的密码。中国历史中有太多与云锦有关的部分,今天讲述的这些,只是其中的一些皮毛。更多的部分,还有待我们未来去探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