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唐一诗人模仿李白,作品混入李白诗集中,被苏轼轻松看破:赝品

 竹香书屋 2020-05-11

作为唐朝诗坛重量级大咖,李白身后从来不少慕名崇拜者,比较出名的,有我们熟知的,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比较执著的,有不远万里追寻李白足迹的魏颢,李白曾有一首《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就是送给他的。

中唐一诗人模仿李白,作品混入李白诗集中,被苏轼轻松看破:赝品

这首诗非常长,由此也可见李白颇为欣赏这位粉丝,事实上,李白也将他引为知己,和魏颢说了不少自己的事情,并将自己诗文手稿交给他编集。后世很多关于李白的诗作、身世信息,都来源于魏颢此人。

公元762年,一代诗仙李白病逝当涂,但是关于他的故事和诗作,却未停止流传。中唐时期,有一位浪迹江湖的诗人,因为仰慕李白,于是自号“李赤”。他的事迹,多见柳宗元《李赤传》。

中唐一诗人模仿李白,作品混入李白诗集中,被苏轼轻松看破:赝品

曾有不少朋友对我说过这类话:

古代很多大文豪,都是因为厚古薄今捧起来,然后人云亦云,就像皇帝的新装一样。如果有人,诗作写得差不多,将其署以李白杜甫之名,估计有大批人会极力夸耀。

这番话,有一半是对的。现在很多人,是人云亦云,自己根本未读过屈原、李白、杜甫几篇诗作,然而对于赞美他们的话,却是张口就来,仿佛沉浸其作品已久,一旦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他们则会站在文学的制高点,加以批判。

中唐一诗人模仿李白,作品混入李白诗集中,被苏轼轻松看破:赝品

李赤虽然崇拜李白,但有时也会飘飘然,认为自己和李白差不多,所以他常说:“吾善为歌诗,诗类李白。”显然,李赤有些狂妄自大了。

这些文人是捧起来的吗?当然不是,每一位留名青史的文人,每一篇传诵千古的佳作,都有其独到、可取之处,李白、杜甫之流,更是令我辈高山仰止的巨擘宗室。认为他们的作品不过尔尔,其实是自己的鉴赏水平难以跟上。

中唐一诗人模仿李白,作品混入李白诗集中,被苏轼轻松看破:赝品

内行者,便能轻松辨别不同等级文人作品的差距。李赤因为擅于模仿李白,所以北宋时期整理李白诗集时,李赤有几首诗混入其中,不过苏轼看到后,却轻松辨别非李白之作,并拍手笑着说这是赝品。

由此也可见,只要才学到了,就能读出不同文学作品中,独有的神韵,和深刻的意义。其实李赤的诗,与李白相差甚远,且看他一首《天门山》:

迥出江水上,双峰自相对。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

落日舟去遥,回首沈青霭。

中唐一诗人模仿李白,作品混入李白诗集中,被苏轼轻松看破:赝品

在李赤为数不多的诗中,此诗算是代表作,是一首仄韵诗。首联是对天门山轮廓的描述,“迥出”一词,烘托天门山势陡峭,如天外而来,屹立在江水中;双峰相对,道出了天门山的山峰特点。

颔联上半句写山松,江岸掩映,松色显寒;下半句写江水,乱石分流,浪花翻飞。这联有炼字,比如“寒”字、“碎”字,但感觉比较普通,李白早已有“松色寒转碧”之句。

中唐一诗人模仿李白,作品混入李白诗集中,被苏轼轻松看破:赝品

颈联还是写山,说山峰高低参差,一直延续到天际,不过远方的山峰,在晴霞中缥缈不清。尾联则是写傍晚回去之时,小舟在落日中渐行渐远,回头望去,山色苍茫,沉在青霭之中。

此诗似乎是为写景而写景,这是一组诗,叫做“姑苏十咏”。苏轼说此诗“其语浅陋,不类太白”,苏轼认为李白不会写这么浅陋的诗。并且陆游的族中伯父陆彦远,曾描述过苏轼读到这首诗的神态:

东坡自黄州还,过当涂,读之,抚掌大笑曰:“赝物败矣,岂有李太白作此语者?”

中唐一诗人模仿李白,作品混入李白诗集中,被苏轼轻松看破:赝品

苏轼轻松看破,并抚掌大笑此诗是赝品。其实,在苏轼之前,有人大肆夸耀过这首诗,言其“精妙”、“无迹可求”,恐怕也只有苏轼这等才学高超之辈,才敢断言这非李白之诗。一位叫孙邈学者考据过,姑孰十咏,包括这首《天门山》,并没有在李白的诗集中出现过,而是在李赤的诗集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