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样是起事夺取皇位,为何朱棣的历史声誉输给了李世民?

 读史思悟 2020-05-11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铲除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迫使父亲李渊退位;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两人都是在形势逼迫之下起事夺取皇位。在位期间,两人的文治武功都是在各自王朝里数一数二,也都被后世视为雄才大略的有为之君。然而,相比李世民“一代明君”的美誉,朱棣却是毁誉参半,这,又是为什么呢?

01
朱棣弑君夺位,礼法不容
被李世民所杀的李建成当时只是太子,并非皇帝

李世民与兄长李建成一样,都是李渊正妻窦氏所生的嫡子,身为秦王、天策上将的他,地位也并不比太子低多少,两者之间并没有悬殊的君臣关系。所以,他的行为属于嫡子杀兄长、储君,而非弑君。

更何况,李世民登上皇位还得到了唐高祖李渊的认可——尽管有受迫的因素存在,但是其皇位的合法性还是得到承认的。

↑《步辇图》中吐蕃使者朝见李世民的场景

朱棣则大为不同。

建文帝靖难之役前已经登基为帝,也是明太祖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其身份具备极高的合法性。

朱棣身为明太祖庶出的皇子,驻守边疆的藩王,与建文帝之间是身份悬殊的臣子与君王的关系。

因此,朱棣起兵推翻建文帝,是臣子谋逆弑君的行为,在古代封建社会是大逆不道的罪行,违背礼法、道德的程度比李世民起事要严重得多。由此得到的皇位,其合法性必然会受到广泛的质疑,遭受士林、史家的口诛笔伐。

《明史·成祖本纪》中“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这一评价便是明证。

↑明成祖朱棣像

02
朱棣清算的手段更为残酷
李世民对李建成派系成员的清算相对克制,甚至算得上怀柔。

李建成的部下魏征曾献计谋害李世民,冯立、薛万彻在李建成已死的情况下仍然率部猛攻玄武门,却都被李世民宽恕并加以任用,自然能够赢得宽宏大量、慧眼识人的好名声。

朱棣对旧朝廷文武的清算比李世民要残酷得多。

不肯听命的方孝孺、意图再起的齐泰、抵抗到底的铁铉以及曾经与朱棣交手过的将领耿炳文、盛庸、平安等人,下场都较为悲惨,部分官员的家属女眷也受到极为严重的摧残。这种情况固然与建文一系的持续抵抗、士心不服等种种因素有关,但是朱棣对他们残暴的杀戮和虐待必然会严重影响朱棣在士林中的声名。

↑  济南铁公祠,内有建文忠臣铁铉塑像

03
朱棣重用宦官、厂卫,侵害文官权力
李世民采纳文臣魏征等的谏言,采取严格措施限制宦官权力,规定内侍省宦官最高官阶为三品,且限制名额,得到了文官们的赞誉。

同时,史书上也没有李世民设立类似皇城司、锦衣卫一类机构的记录。

相比之下,由于起事过程中自建文帝朝廷归降的宦官提供了情报,且身边的郑和、狗儿等宦官屡立战功,朱棣一反父亲朱元璋严禁宦官干政的态度,给予了宦官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权力,利用他们来制衡文官、监视军民。

《明史·宦官传序》记载,“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

↑ 朱棣亲信宦官郑和雕像

此外,为了镇压反对者,加强对臣民的控制,朱棣先启用了明太祖废除的锦衣卫,后又建立了宦官统领的东厂。厂卫具备监视、侦察、缉捕、刑狱等职能,是对朝臣们的强大威慑。

宦官和锦衣卫、东厂的存在都严重侵害了文官们的利益,向来为文人所敌视,加之日后宦官专权、厂卫猖獗等现象不断出现,导致“始作俑者”朱棣背上了骂名。

同样是迫于形势、起事夺位,朱棣的历史功绩与李世民相比并不逊色。然而,他弑君犯上,以残酷手段清算建文旧臣,又重用宦官和锦衣卫类机构,站在了礼法、士林的对立面,导致自己的历史声誉蒙受了严重的损失,未能达到李世民的高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