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天马行空_一画 2020-05-11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梦(局部)

绢本

1990年

名家点评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

——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文/贾德江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马静,早期的中国画创作多为工笔人物画。她说,这应该感谢当年杨德树、何家英、杨沛璋等导师给予她的言传身教,不仅使她并熟练地掌握了传统工笔画在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多种新的和旧的表现技巧,而且使她还获得了一种新的造型观念和“认知方式”,尤其是何家英那些表现青年女性“至真至纯,尽善尽美”的经典性作品,对她的影响更深。

马静的工笔人物画大体分为主题性创作、肖像画创作和女人体写生三类。入选全国美展或获奖的作品多为主题性创作,如《春早》(1992)、《天边的云》(1992)、《布里亚特人》(2002)等,无不以生活为师出彩,以尽精刻微取胜,语言朴实无华,渗透着严格的写实精神。她的作品并不在于主题思想深度的挖掘,而是力求在极其平淡的风土人情和朴讷诚实的形象描绘中构成深层的意蕴。为此,她一直把再现形象的“自然”情态和再现写实的“自然”手法作为自己最高的艺术追求。在艺术表现上,她没有满足传统工笔画的表现技法,为完成她的艺术构思,她吸收和摸索了许多新的技法。比如在《春早》作品中,为了表现土墙特有的肌理效果,画出土墙粗糙的质感,她甚至用色彩拌随泥土作画,增大了画面色彩强度和可感性,收到了丰富、沉稳、厚重、真实的视觉效果,从而与工笔画中轻描淡写的流行风格拉开了距离。

在她的肖像创作中,如《凝香》(1992)和《梦》(1990),展现的是由肖像写生到肖像创作的转换,创造了肖像画的新方法,即把写生的肖像置放在一定的环境中,传达一种“象外有意”的内涵,其中有画家对艺术的偏爱、理解,有画家对主体头像极其精心的加工和编织,她的肖像画由此别有一番情愫。她的女人体写生则显示的是另一种“味道”。空白的背景,让她集中精力捕捉人体最美的姿态和角度,富有弹性的淡淡墨线,精准地勾勒出女人体结构的起起伏伏的曲线之美,单纯的肉色以微弱的变化烘染出女人体肌肤浅的纯洁与细腻、优美与恬静、淡雅与高洁,对女人体美的天性敏感使她在这一领域表现出非凡的天赋。

20年过去了,出于女性对花的偏爱,马静逐渐淡化了人物画创作,而转向花鸟画的尝试和研究。自2012年开始,她画了一批表现瓶花的系列作品,工笔画法,近景构图,表现的主体是陈列在室内的插有瑞花野卉的瓷瓶或陶罐。题材没有逸出传统的范围,瓶罐是自己制作的奇瓶异罐,马静把这种并不新颖的题材设置在传统和现代的连接点上,呈现出陌生的新意。相对传统而言,她比较注重勾勒的作用,虽然这些勾勒有时完全隐遁在体面造型的表达里,抑或淡逸在似有若无的渲染中,但这些细均有力的线描无疑是她与传统保持血脉相通的筋络。她选择的瓶花有牡丹、芍药,也有山花、野草,从一开始就绕过了明清之后形成的某些空泛、程式化的沉疴,而直追宋画的真情、自然与朴实,在实境写生和意境提炼、现实感受和传统语汇之间,找到一种互通关系。她的每幅作品,几乎都源于她对自然形态真切的感受和真实细节的捕捉,从枝叶一个个屈曲缠绕中,从花草一瓣瓣色相微变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她特别擅于整幅作品基调的把握,总是以素雅、清淡、柔和的仿古色调,形成一种单纯、含蓄、宁静的禅境。她一遍又一遍地洗染底色,追求宋画的高古、尊贵与典雅,那些反复烘染的色调所呈现的图象,仿佛是雾里看花,让她充满幻想地去捕捉若恍若惚的视觉效果。用笔上不那么实,而是起伏刚柔、轻重缓急、曲直隐显,在对比中形成不同的韵律;构图上,她总是把视点推至近景,形成丰满、交错、重叠的视觉张力,而不是传统单向出枝;用色上以淡雅求逸,略施粉黛,意态自足,完全洗掉刻画之迹。在那里,画家通过一花一叶的倾心勾勒和瓶罐的淡化处理,达到一种安闲、平和、静谧的生命状态,通过一笔一笔的反复淘染形成一个花轻如梦、瓶虚如幻的审美境界。这恰如婉约的宋词,在长长短短、低低徊徊的反复吟咏中,形成清空委婉、恬淡优美的意境,从而把真挚深切的情感蕴藏其间。马静对工笔画现代意识的解读,就在于她找到了女性感知、女性性格和女性话语的切入点,找到了自然与心灵的共振点。

其实,马静并不是专业画家,高校的美术教学是她的主要工作,还担任硕士研究生的导师,创作位居其次。她每年几乎都要带着她的学生深入生活采风写生,这是她教学的一部分。一次次走进山野乡村,萌发了她暂时搁浅工笔花鸟画创作,全力以赴走向新的审美空间,致力于山水画的写生和创作。她带学生去过太行,下过江南,上过黄土高原,到过皖南民居,也应邀赴过非洲,有对景写生,有对景创作,也有回来后的加工整理,多以水墨或彩墨的写实山水为主。然而,随着不断的艺术实践,她对写生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深化。董其昌的“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之论断,对她影响颇深。马静不再满足于从写生到写生的写实表现,也不再沉潜于笔墨完全应对造型的探求,而是复归传统,在传统的回望中深刻领悟古人的丘壑不泥形而取神、笔墨尚写心而状物的精诣,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体现。

马静性格直率,感情热诚,又有着严肃认真的治艺态度。也许与她已近中年的心境有关,已不再任情使性,更愿意平淡天真的生活,她的艺术取向也发生了向淡逸境界的偏移。从2015年初始,她即在以往水墨写实山水的基础上,析离出原有的艺术语言来自传统的基本元素,用极简约而精谨的语言,把丰富的艺术素养带入极单纯的艺术形式之中,以简驭繁,以少胜多,在纯化中尽穷变,形成了清逸淡远的疏体画风,推出了一批令同道好友拍案称奇的山水画作品。

马静的这批作品,画幅不大,均导源于山川丘壑、江湖林木写生的强烈印象,但繁复的细节被省略了,大的势态和律动得到了突出;具体的实境被模糊了,高古的逸趣得到了加强。在画法上,他简而又简,简约到几乎只是线条的疏朗之笔,偶而施以渲染、皴擦、点厾、泼墨,也不多染色彩,不让作品中出现丝毫的粗犷霸悍、张扬外露的习气,全以或苍或润、或生或涩的松灵之笔徐徐写出,尤以泼墨或泼彩远山形成线面对比的画面,结构出一派纯净、幽旷而又峻逸清奇的意境,于空灵中显充实,在静谧中寓深意,给人以品味无穷的审美感受。

回顾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马静的疏体一格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苏轼“画以适我意”,倪瓒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的基础上,对中国文人画思想所作的现代性阐释。虽是她心性的使然,也与她对“四僧”的服膺相关联,特别是对渐江所代表的“新安画派”文脉的笔墨表现力独具慧眼有相当大的联系。概言之,马静的山水固然与她师法古人和得心造化分不开,她的思想品格和人生操守也在这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画工笔人物,到画工笔花鸟,再到近期的写意山水,马静在走向中国画坛的过程中,经历了三次较大的跳跃,或者说是三次转换,显示出作为一个女画家的过人之处。她在画种与画风的演变中,都经过了一番缜密的思考,伴之以艰难的探索,其创作态度一向严肃认真,每件作品都是精心完成。她不是时代的弄潮儿,也不是甘于沉寂的平庸之辈,她的勤奋与努力,只是为了对得起她对艺术的选择,对得起她教授和画家的身份。正是这种个体意识的顽强性,构筑了马静不断求索,不断求新,不断改变自己的艺术个性。可以毫不含糊地说,马静是一位极富创作活力的女画家,她的艺术将会随着她继续奋进而取得更大的造就。

更值得庆幸的是,置身于一个商业气息愈来愈浓的都市,她的画却没有沾上“商品画”的甜俗之气,更没有染上“行画”的妩媚之态,而是一直在学术层面上问学求道,不断精进。当今的中国画坛,被商品之风吹转了向的大有人在,而马静不仅保留了一个学院派画家的应有气质,而且还显示出一个现代女性的自尊与自信、理想与追求。尽管当代内外世界都已变得喧哗和急迫,但在面对艺术时,马静却心如止水,不跟风趋潮,觉得能够执著于绘画,就是一种幸福,若能够在艺术苦旅中取得些许成就,那就更是一种幸福了。这种安之若素的心态对于那些难以追逐时尚和不易获取功利的当代艺术家来说,尤为重要,尢为珍贵,也尤为让人尊敬。

作者系著名出版人

美术评论家、画家

2016年2月12日

于北京王府花园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马静

199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曾任教于天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2005年被团市委授予“优秀青年美术家”称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协理事,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民盟中央妇女委员会委员。多次作为中国文化使者被文化部派出进行艺术考察及大使馆文化中心授课。曾先后出访南非、纳米比亚、毛里求斯、留尼旺等国家。主题创作入选中国美术界三大综合性美展(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庆祝建党、建军和十二届全国美展)并多次获奖。多幅作品被文化部、中国驻外文化中心、英国牛津大学博物馆、苏利文等单位、机构及名人所收藏。

作品欣赏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秋山疏林

尺寸:33cmx33cm

纸本

2015年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远岸秋沙净

尺寸:33cmx33cm

纸本

2015年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花瓶系列 野韵

尺寸:68cmx45cm

纸本

2012年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瓶花系列 傲娇

尺寸:68cmx45cm

纸本

2012年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瓶花系列 芳姿

尺寸:68cmx45cm

纸本

2012年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瓶花系列 芬芳

尺寸:68cmx45cm

纸本

2012年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瓶花系列 古韵

尺寸:68cmx45cm

纸本

2012年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瓶花系列 花思

尺寸:68cmx45cm

纸本

2012年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瓶花系列 娇姿

尺寸:68cmx45cm

纸本

2012年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瓶花系列 清雅

尺寸:68cmx45cm

纸本

2012年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瓶花系列 秋趣

尺寸:68cmx45cm

纸本

2012年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瓶花系列 温馨

尺寸:68cmx45cm

纸本

2012年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瓶花系列 雅静

尺寸:68cmx45cm

纸本

2012年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春早

尺寸:80cmx120cm

纸本

1992年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梦(局部)

绢本

1990年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凝香

尺寸:45cmx45cm

绢本

1992年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天边的云

尺寸:50cmx50cm

绢本

1992年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非洲写生系列之二

尺寸:50cmx50cm

纸本

2015年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非洲写生系列之三

尺寸:50cmx50cm

纸本

2015年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非洲写生系列之四

尺寸:50cmx50cm

纸本

2015年

走向新的审美空间——女画家马静近作释读

非洲写生系列之一

尺寸:50cmx50cm

纸本

2015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