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经常遇到下肢冰凉的患者,其中有一部分是多方求治不愈的老病号了;谈起自己的病,真是久病成医,滔滔不绝。什么肾阳虚寒,久病入络,陈寒故疾,金匮肾气丸,四逆汤,干姜附子火神派都能一一道来,把个老医说得无言以对。单从症状上看,腰以下冰凉,常年没有一点热气,不是肾阳虚寒又是什么呢?肾为腰之府吗?冰为寒之证吗?问题是既然证对药不错,为什么不愈呢?而且我看了很多前医的处方,不外是干姜附子鹿茸人参之类,甚止硫黄都用上了仍然不愈。为什么不做逆向思维呢?为什么不舍证取脉呢?一句话,思维呆板,胶柱鼓瑟。教条主义,书本主义严重。下面举一例说之。患者:张某,男,三十六岁,系街道上联防队员,2007年5月来诊。病史:全年背凉,尤其是腰以下冰凉似铁,晚上睡觉要盖两三床被子,还不热,再要加用暖水袋才行。曾在中医研究所,市中医院专家门诊看过吃过半年的药都治不好。又寻访民间老中医看过几位也是没有效果;经人介绍找我诊治。看患者以往的方子,无非是人参、鹿茸、黄芪、当归、干姜、附子等一派温药;特别是附子一味药曾用到100g;此外,金匮肾气丸,十全大补丸,补肾壮腰丸,追风透骨丸等中成药也都吃过,没啥效果,仍然还是个冷和凉。刻诊:人高体壮,面色发暗有光泽,两眼有神,说话洪亮,舌质暗红苔白厚燥,脉三部弦滑有力;能吃能喝,小便黄赤发热,大便略干,口干咽燥,失眠多梦,全身发凉,尤其腰腿凉甚,着护膝。诊后,我思之良久,诊断为火热郁证,内热外寒,里外不通,阴阳不交。处方:四逆散合白虎汤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5g、甘草10g、知母15g、生石膏30g、生薏苡仁30g。3剂。水煎服,日三服。患者看完药方问:我这是寒证,先生怎么尽用些凉药,从未见别人用过,行吗?不会导致雪上加霜吧?我笑了笑说,姑且先服3剂再说。3日后患者如约再诊,述之,此药吃完,身上好像没有过去那么冷了;我说:这就对了,你不是虚寒证而是热郁证。患者听完一惊,说从未闻也,看来你确实和别人不一样;此后又服了十五六剂药,彻底治愈。此病例我主要想说明几个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