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雪堂 || 家国沧桑感慨深——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文山书院 2020-05-12

家国沧桑感慨深

——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对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疾苦,有着深切的关注和同情。所作诗歌多含家国之痛,真实地反映那‪一时‬代的面目。请读他的《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李龟年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歌手。据《明皇杂录》载:“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善歌。特承顾遇,于东都大起第宅。其后流落江南,每逢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者莫不掩泣罢酒。”一位当年倍受皇帝赏识眷顾的明星,如今竟然流落江南,靠街头堂馆卖艺谋生。单看诗题,就蕴含了无限沧桑之感。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诗一开头,便沉入了梦幻般的回忆。杜甫和李龟年的初识,是在“开口咏凤凰”的少年时期。当时正值开元盛世,李龟年作为一位杰出的艺术家,经常出入于达官显贵之家献艺,杜甫也因才华早著而受到歧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青顾。在他们的府邸,诗人和艺术家经常会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杜甫的心目中,李龟年当年的走红以及自己那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都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紧密相连的。“寻常见”、“几度闻”,反复咏叹,足见当时雅集之频,风光之盛。这两句诗,从表面看,似乎是在追忆往昔和李龟年的接触,暗中所流露的,却是对盛世风光的深情怀念。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结尾两句,诗人的笔触回到了现实之中。这时,遭受了八年“安史之乱”的唐王朝,已经元气大伤,早就从繁荣昌盛的巅峰跌落下来,一蹶不振了。数十年间,杜甫辗转漂泊,来到潭州(湖南长沙),“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衣食皆无着落;李龟年也“流落江南”,靠卖唱谋生。两人的晚境都极为凄凉。在这样的境遇下重逢故旧,诗人那久积于胸的万千感慨,怎能不一触而发?江南风景固好,但对于曾经有过繁华梦境的穷愁潦倒者来说,只能徒增悲叹而已。“落花时节”四字,随手拾得,既点明时令,又暗寓了彼此间容颜的衰老,社会的动乱以及民生的凋敝等家国之情,寄兴在有意无意之间,浑成无迹,大是耐人寻味。

此诗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含蓄蕴藉;表面上流动着明快,骨子里渗透着凄凉,从字面上,绝找不出只言片语的伤感来。全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见面闻歌,到江南落花的时节的重逢,中间联结着数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这漫长的艰难岁月,无疑在国家政治和人民生活中留下过巨大的阴影和灾难。对于这一切,诗人避而不谈,“含意未伸,有案不断”(沈德潜《唐诗别裁》),故意留出一大片空白,让读者去思索,去想象。这种包孕在无言之中的深沉慨叹,较之直白的牢骚,其感染效果不可以道里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