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种技能,让孩子学习进步

 wenxuefeng360 2020-05-12

哪个家长不想自己孩子的学习棒棒的?不仅因为孩子学习好自己有面子,而且家长也清楚,孩子学习好了,才有自信心,劲头才会愈来愈足,进步也会越来越大;进步大了,在求学道路上的机会也会更多、选择也会更多,自身具备的竞争力才会更强。

两种技能,让孩子学习进步

可是学习上的进步不是想它来就能来的,笔者从教几十年,目睹很多学业精进的孩子都是有了“想”,再努力“做”,培养出两种技能,在学习上奋勇争先。

一是学会了“弹钢琴”——

钢琴每个键都代表了一个音符,敲击不同的键就会发出不同的音;敲击方式不同,音效也会不同;音符之间不同的搭配,又能形成不同的乐曲。学习时间的安排就如弹钢琴一样,一天的时间就像钢琴上的琴键,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功效。

早晨头脑清醒,适合记忆,用来做文科记忆方面的知识学习,如果用来做题目得益就没有那么大;上学的路上,背背诗词、外语单词,时间就充分利用了;上课时学的知识当堂巩固;课后首先复习当天学的内容,晚上时间用于做作业、预习和课外阅读。如此利用一天的时间,既打实了基础又扩大了知识面。假如时间安排不当,效果就差。如一周的时间安排,星期一到星期五学好当天的功课,双休日就要弹协奏曲了。要兼顾复习巩固一周的学习内容,同时要做扩大知识面的学习,还要做些发展特长的事。坚持这样做,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基础夯实了,能力提高了,特长也形成了,学习自然就好了。现在很多孩子不愿意下这种功夫,像老熊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到考试时急来抱佛脚,肯定顾此失彼。

两种技能,让孩子学习进步

二是学会了开机器——

人的大脑犹如一部机器,要发动起来才能产生效益。在这里按一下,在那里摸一下,机器才能启动。而整个机器启动既跟每个零件有关,又跟零件间的如何连接有关。如果整体优化了,机器运转才能正常、持久。学习知识也是这样。只要不是大脑有先天性的毛病或者后天受伤了,可以说,把人的左右脑都开发出来肯定是聪明的。要让知识装进大脑,必定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实践。聪明的孩子就是善于优化过程的每个环节。

两种技能,让孩子学习进步

首先是观察。观察是通过五官接受外界的信息,也就是我们的孩子通过在课堂听老师讲,在课外看教科书、学科辅导读物及其他读物,参加学习讨论,进行参观访问等等接受外界的信息。如果不做这一些,就不可能有信息传入,脑中就会空空如也,犹如没有原料输入,机器如何谈得上运转?因此“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接着是记忆。记忆是把观察的信息储存进大脑。但大千世界包罗万象,不可能全部装进脑子,这就有个加工取舍的问题。把表象的东西变成知觉的东西,把需要的留下来。既然是需要的就要记住。如果没有这一步,虽然我们接触了很多知识,但如过眼云烟,到了面前就烟消云散,啥也没有留下。家长们经常会看到孩子在学习,可是没有效果,就是只走了观察一步,没有进入记忆的程序。因此广收博览固然重要,但贪多嚼不烂等于没有学。所以孩子必须要认识到记忆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一套记忆的方法。

然后是思维。存进记忆仓库的信息要通过加工,拿出来用,这就是要思维。记忆好的孩子在考试中不一定就能拿到好成绩,因为考查孩子有没有学进去掌握住知识的题目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看孩子是否能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因为学习的根本目的是用知识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前进。因此学了会用,才是真正的“学会”了。这就要求孩子动脑子,开动机器出产品。只是会记忆的只能算“认真”,善于“思维”的才称得上“会学”、“聪明”。从多个知识点找出规律、一题多解、一个知识点多种应用的题目等,就是测试“思维”能力的。这些题型综合性、灵活性大,平时孩子都会感到比较难,但要想拿到好的分数必须善于解这类题。所以学习不能停留在“死记硬背”,还必须掌握一套“思维”的科学方法。

想象和实践。这是对学习更高层次的要求了。如果具备了想象能力,就会创新。在解题时就会不拘泥于老师所讲的知识,会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会有新的更简洁的解法。作文时就会写出有新意、结构独特的文章。要具备这两种能力,不是靠简单地捧书本,而要在平时进行训练。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就看能不能科学地学习,就看家长和老师能不能进行科学的指导。

作者:扈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