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滚滚波涛皆是泪——名著《静静的顿河》漫谈

 文间寻趣 2020-05-12

这是一条古老而又宽阔的河流,在这条河里,波浪翻滚,鱼儿成群,两岸葱葱郁郁,不仅有一望无际的草原,也有哥萨克的农家院落,这里闲静的田园风光使人陶醉,幸福安逸的生活令人向往,这便是顿河流域的自然画卷。

20世纪初,前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以顿河为背景,创作了不朽的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用140万字描绘了1912年至1922年这十年间顿河流域哥萨克那段动荡岁月中的苦难历史,硝烟处处弥漫,场面辽阔恢弘。因此,肖洛霍夫获得了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静静的顿河》更像是一条语言大河,用那浸染着眼泪和鲜血的文字讲述着顿河故事。

顿河风土 少年作家

1999年,一部震惊世界的前苏联小说手稿被发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俄罗斯总统普京得知情况后,下令财政部筹款,以50万美元的高价从藏家手中购得,之后珍藏于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这部令普京都极为关注的手稿便是《静静的顿河》,而它的作者便是前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

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维奇·肖洛霍夫1905年出生在顿河维申斯克镇附近的一个农民家庭,母亲出嫁前一直给地主家当女仆,父亲当过店员和磨坊经理,业余喜好读书,并订阅多种文艺报刊和书籍,培养了肖洛霍夫对文学的爱好,而顿河哥萨克地区多姿多彩的生活给予了肖洛霍夫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

1914年肖洛霍夫先是被送往莫斯科,后来又回到哥萨克村里上学。13岁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对乌克兰的入侵中断了他的学业。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顿河地区的斗争十分激烈和残酷。少年时代的肖洛霍夫不仅是这场斗争的目击者,而且直接参与了红色政权组建时的一些工作。1919年至1922年这段时间里,肖洛霍夫为红军做过各种工作,其中一项是在顿河地区征集军粮。

1922年,17岁的肖洛霍夫来到莫斯科,开始从事文学活动,参加了文学团体青年近卫军。1923年发表第一篇习作小品文,从此以写作为生。同年,肖洛霍夫与一位哥萨克的女教师格罗斯拉夫斯卡娅结婚。1925年,20岁的肖洛霍夫回到了家乡顿河地区定居。1926年作品集《顿河故事》和《浅蓝的原野》出版,也是从这时起,肖洛霍夫开始创作《静静的顿河》,两年后创作了第一卷,使他声名鹊起。1930年,肖洛霍夫受到了斯大林的接见,两年后成为苏共党员。肖洛霍夫曾经两次在斯大林的亲自过问下,救助过遭受饥荒和政治清洗的顿河人民。

1939年,肖洛霍夫获得列宁勋章,并成为苏联科学院院士。卫国战争时期,肖洛霍夫上过前线,写了许多通讯、特写和短篇小说,揭露德国法西斯的野蛮侵略罪行,歌颂苏联军民的爱国热枕和英雄功绩,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称号,1941年获得斯大林奖金。1960年又获得列宁文学奖金,并获其它多种荣誉。1956年到1960年,肖洛霍夫的八卷本全集在苏联出版,此后的各卷也陆续发行。1984年,肖洛霍夫在他的出生地克鲁齐林诺村病逝,终年79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2005年命名为“肖洛霍夫年”。

肖洛霍夫的笔触始终与顿河哥萨克的命运相连,他的作品反映了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哥萨克人民的生活变迁,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哥萨克形象,并开创了独特的悲剧史诗的艺术风格。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认为:“肖洛霍夫非常有才能,他可以造就成为一个优秀的苏联作家。”鲁迅也盛赞肖洛霍夫的作品:“风物既殊,人情复异,写法又明朗简洁,绝无旧文人描头画角、婉转抑扬的恶习,华斯珂普所说的,充满着原动力的新文学的大概,已灼然可以窥见。”

哥萨克是俄国历史上形成的一个特殊社会阶层,“哥萨克”一词源于突厥语,意为“自由人”,原指从中亚突厥国家逃到黑海北部从事游牧的人,后来泛指1517世纪俄国农奴制压迫下从内陆逃到顿河草原,在边陲地区安家落户的农奴及其后代。至18世纪,那些聚居在顿河两岸的哥萨克开始形成特殊的半农民、半军人的社会阶层。沙皇政府对他们采取怀柔政策,正式承认哥萨克村社,赐予哥萨克特权,分给份地,规定每个哥萨克都必须为沙皇服兵役,效忠沙皇。

《静静的顿河》便是选取哥萨克人的平凡生活,生动地描写了从19121922年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到国内战争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顿河地区哥萨克人的苦难历程。小说构思于1926年,四部分别于1928年、1929年、1933年和1940年出版。在创作《静静的顿河》时,肖洛霍夫曾到各大图书馆和档案馆搜集国内战争资料,也曾奔走于顿河各村镇,收集民歌和传说。因此,才能创作出这部真实感极强的长篇巨著。

战火硝烟 血泪流淌

在小说中,哥萨克麦列霍夫家的一家之主潘苔莱·普罗珂菲耶维奇有两儿一女,大儿子彼得罗已经娶亲,妻子叫妲丽亚。小儿子葛利高里比哥哥高半个头,女儿杜妮亚希珈是个大眼睛的姑娘。

  葛利高里爱上了邻居司契潘的妻子阿克西妮亚,她17岁嫁给了司契潘,新婚第二天就被丈夫狠狠打了一顿,还把阿克西妮亚关在仓房或内室,夫妻间没有爱情可言。因此,当葛利高里执著地追求她时,阿克西妮亚虽然在理智上尽力抵抗,而在心理上却感到温暖和愉快。

  司契潘进了哥萨克军营。圣灵节那天,全村都开始割草,晚上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妮亚终于找到了亲近的机会。自那以后,阿克西妮亚完全换了个样子,她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爱葛利高里。司契潘得知情况后,狠命地揍了阿克西妮亚,葛利高里跳过篱笆,和司契潘厮打。潘苔莱决定给葛利高里娶亲,他们去了村里的首富珂尔叔诺夫家,他家的长女娜塔莉亚长得很漂亮,她喜欢葛利高里,葛利高里也下决心要和阿克西妮亚结束旧情,而阿克西妮亚却不甘心。

   娜塔莉亚吃苦耐劳,可性格冷淡,这就使葛利高里回想起阿克西妮亚那种狂热的爱,于是他和阿克西妮亚旧情重燃。娜塔莉亚非常伤心。潘苔莱气得大骂,葛利高里一气之下从家里出走。他找到阿克西妮亚,一起去了贵族李斯特尼次基将军的家。葛利高里当了他家的马车夫,阿克西妮亚在厨房打杂。后来,阿克西妮亚生了一个女孩。

葛利高里应征入伍,他看不惯军队里一些人的作风,军官对士兵残酷无情,士兵强奸妇女,这些都使他愤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葛利高里亲手杀死了一个奥地利士兵。在争夺城市的—次战斗中,葛利高里受了伤,因为他带伤救了一个受伤的中校军官,得了乔治十字勋章。父亲潘苔莱幸福得发了狂,拿着信到处给人看。

不久,阿克西妮亚的女儿患猩红热死了,她悲伤极了。这时,回家养伤的李斯特尼次基中尉趁虚而入,对她表示怜悯和热情,阿克西妮亚最终委身于他。葛利高里受伤出院归来,听说了阿克西妮亚的事,便用鞭子狠狠地抽打了李斯特尼次基一顿,又给了阿克西妮亚一鞭子,便离开庄园。

在家乡,他这个乔治勋章获得者受到家人的关心和村里人的尊敬,他渐渐把战争初期那种对人类同情、怜悯的心忘却了,而以一个出色的哥萨克的身份重新回到前线。他冷淡而蔑视地玩弄着别人和自己的生命,因此又先后得到了四枚乔治十字勋章和四枚奖章。

1917年,葛利高里加入布尔什维克军队,十月革命后,他又当了连长。他时而认为应该建立人民政权,时而又认为顿河哥萨克应该自治。当白军政权来袭击苏维埃军队时,他受了伤,对一切都感到心灰意冷,他不想参与任何党派争斗。1918年初,顿河地区的形势逐渐有利于苏维埃政权。村里组织志愿兵,向苏维埃赤卫队进攻,葛利高里也支持志愿兵的行动。秋天,红军开始反攻,肃反委员会和军事法庭对在白军军队中服务过的人进行简单的审判和处决,葛利高里因在外执行运输任务而得以幸免,他一回村听说此事就急忙逃走了。珂赛伏依亲手杀了彼德罗,葛利高里出于对红军的仇恨加入了叛军。

  他偶然遇到了阿克西妮亚,两人又重修旧好。战争改变着麦列霍夫一家人的关系。女儿杜妮亚希珈因父母剥夺了她嫁给珂赛伏依的希望而痛恨父母。大媳妇妲丽亚因守寡而开始和公婆争吵,后来投水自杀。娜塔莉亚意识到丈夫又和阿克西妮亚在一起了,决心打掉正在怀着的孩子,不幸因失血过多而死去。

  顿河哥萨克的军队被红军打垮,葛利高里又加入了红军布琼尼的十四师,他勇敢作战,一直干到团长,但终因历史问题而被复员。1920年,葛利高里离开了军队,偷偷回到村里,回到阿克西妮娅身边。他本想利用已是他的妹夫的村委会主席珂赛伏依的关系,在村里过上平静的生活。不料,后者毫不徇情,因他以前有反革命行为而要逮捕他,于是葛利高里连夜逃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又加入了佛明匪帮。但在红军的打击下,佛明匪帮军纪涣散而很快溃败。出于无奈,他决定带阿克西妮娅,趁着暗夜,骑马逃走。不料在路上被红军征粮队哨兵发现,阿克西妮娅被子弹击中丧生,他只得辗转流落各地。

  1922年春,他结束了漂泊的生活,终于回到顿河岸边的家。亲人均已去世,他把枪支弹药全都扔进了河里,他仅能拥有的就是年幼的儿子米夏洛……

不朽名著 真实画卷

1917年,俄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沙皇尼古拉的专制统治,建立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此同时,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国家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191710月,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一个无产阶级掌权的社会主义国家。

《静静的顿河》就是以战争为背景,从人性的角度来审视革命和战争,通过小说的描述对战争诅咒、对革命表示怀疑以及对苏维埃政权进行质疑。由于战争,原本美丽富饶的顿河平原荒芜了,殷实富裕、快乐自由的生活消失了,哥萨克都上前线打仗去了,故乡剩下的只是孤儿寡母和老人,正如开卷题词所写:“我们光荣的土地不是用犁来翻耕……我们的土地用马蹄来翻耕,光荣的土地上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静静的顿河到处装点着年轻的寡妇。我们的父亲,静静的顿河上到处是孤儿,静静的顿河的滚滚的波涛是爹娘的眼泪。”通过歌声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哥萨克战士们对战前生活的怀念,对故乡、对亲人的思恋,以及对战争的厌恶、疲倦、恐惧和对美好和平生活的向往。

葛利高里既不是死硬的反革命分子,也不是坚定的革命派,而是动摇于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复杂人物。他在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时表示,他从1917年起走的就是一条弯路,他象醉汉一样摇摇晃晃地从白军里逃了出来,但是也没有靠拢红军。在短短四五年间,葛利高里两次参加红军,三次投身反革命叛乱。然而,革命与反革命两军对垒,泾渭分明,葛利高里徘徊动摇的结果,最后还是陷入反革命深渊而毁灭。

肖洛霍夫对悲剧题材有特殊的偏爱,他笔下的人物很少不是悲剧性结局。可以说,他追求的是悲剧形式的真实。把真实性寄寓于悲剧,以悲剧的形式来概括真实。在《静静的顿河》里,他把生活的严酷与人物的悲剧结合起来,通过葛利高里的悲剧性命运来揭示“强有力的个性”的力量。肖洛霍夫创作的本质特色便是“严酷的真实”,他曾说:“正直地同读者谈话,向人们讲述有时是严峻的,但永远是勇敢的真实”。

肖洛霍夫的叙述语言充满了各种方言词汇,无论是他的主要人物的语言,还是他自己的叙述语言,都常常恰当地引用哥萨克人流行的有代表性的词汇或俗语。他在小说里引进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对事件作了军事性和历史性的评论。由于主要人物的语言各不相同,作者的叙述语言也很生动,他的作品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有时作者的语言和主要人物的语言交织成五光十色的图画。有时,又来一段精彩的抒情。有时,大胆使用文献语言,这一切完整地构成了叙述语言的复杂多样。

1928年,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刚一出版,给当时苏联文学界带来极大轰动。那时候,斯大林担任苏共总书记,他读了第一卷和第二卷,非常欣赏这个只有23岁的少年作家,指出小说对国内战争的某些描写不够准确,但是却明确肯定肖洛霍夫是一个卓越的作家,这些意见收录在《斯大林全集》中。《静静的顿河》默片电影于19291930年拍摄,彩色电影于1957年上映。电视剧《静静的顿河》于2006年上映,在俄罗斯电视台热播。

当《静静的顿河》第一部中译本在中国即将面世时,大文豪鲁迅就准确地预见了此书对中国作家的影响:“将来倘有全部译本,则其启发这里的新作家之处,一定更为不少。”之后的作家如周立波、丁玲、柳青、陈忠实、莫言等人都深受这部作品的影响。1928年,《静静的顿河》第一卷发表,第二年鲁迅便约请贺非翻译,并亲自校订,还撰写了后记。1931年《静静的顿河》中译本作为鲁迅编辑的《现代文艺丛书》之一,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从此,肖洛霍夫的作品几乎每发表一部,都很快介绍到中国来。尤其是《一个人的遭遇》在《真理报》上刚一刊出,当月就译成了中文,而且有两个不同的译本,先后在《解放军文艺》和《译文》上发表,这在中国翻译史上并不多见。

“静静的顿河上到处是孤儿,静静的顿河的滚滚的波涛是爹娘的眼泪。”肖洛霍夫厌恶战争,向往和平,他怀着悲天悯人的创作态度留下了这部震撼文坛的巨著,展现了一百年前顿河两岸哥萨克的不幸命运以及顿河流域的风土人情,是一幅永不褪色的经典历史画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