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茬大棚黄瓜定植时正值冬春换季,这一时期冷热交替频繁气候多变,黄瓜秧苗从温光适宜的育苗温室移栽到大棚时,苗体较弱且移栽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伤根,较弱的适应能力加上不良环境因素增多,使缓苗期成为黄瓜整个生育期中最脆弱的阶段。 进入5月中旬,按往年生产规律,牡丹江地区的春提早大棚黄瓜缓苗已结束,已进入快速生长期,但今年受剧烈降温等异常气候影响,黄瓜长势远比往年弱小,且出现明显镶金边(如下图),叶片镶金边会影响叶片光合作用效率,继而降低缓苗速度、增大畸形瓜比例并影响栽培效益。本文@为卿画眉说三农结合在牡丹江地区近10年的黄瓜栽培和管理经验,以牡丹江温春镇于师傅的大棚黄瓜为例,来探讨一下黄瓜“镶金边”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5月11拍摄于牡丹江温春镇于师傅的黄瓜棚,定植时间为5月1日 两步走找准原因1、第一步:排除法查找镶金边产生的原因 造成大棚早春茬黄瓜镶金边的原因主要有3种:其一是钾肥不足或过量;其二是施用没有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导致氨气危害,造成叶变边缘失水变化黄;其三就是黄瓜缺钙导致镶金边。 有效应对这一不良生长症状,首先要对导致的原因做出准确判断,那么今年的大棚牡丹江黄瓜出现镶金边的原因出在哪里呢? 定植10天后的大棚黄瓜,缓苗效果不理想,跟温光不良有直接关系 钾肥在植株体内可循环再利用,在缺乏的时候会从老叶转移到新叶,因此缺钾首先表现在老叶上,氨气导致的的镶金边会首先危害幼嫩叶片(氨气争夺叶肉组织里的水分,使之发黄甚至干枯),因此首先出现症状的部位,是新叶以及中下部叶片叶脉之间组织结构较薄的部分;而钙在植物体内可移动性差,因此最早出现的部位也是新叶部位。 由上图可看出,幼苗的所有叶片都已经“镶金边”,但叶脉之间没有危害症状,无风的条件下,棚内也没有闻到刺鼻的氨气味道,这就可以排除氨气危害的可能;是缺钙还是缺钾呢?黄瓜在进入盛果期之前,主要进行的是营养生长,吸收量最大的是氮肥,对钾肥需求量较少,而在缓苗阶段在基肥对养分的供应较为充分,这一时期土壤供给并不缺少钾肥。 因此,初步诊断为缺钙,确认缺钙最准确的方法是对叶片进行钙元素含量检测,但是这种方法成本很高,去生产中可以通过综合因素分析来予以确诊 5月1日定植后连续阴天、温度骤降 2、第二步:综合分析确认“镶金边”的原因 气候状况:钙元素较质量较大,移动性差,从土壤中吸收再运输到植株体内,需要强大的拉力,拉力大小主要取决于蒸腾作用是否旺盛,而影响蒸腾强弱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光照弱和温度低都会降低蒸腾作用的效果,而在牡丹江地区,在5月1日定植之后,连续出现了较为强烈的“倒春寒”。 由天气预报数据可以看出(如上图),定植后的天气阴天寡照,并且最高温介于10-23摄氏度,最低温只有0-3摄氏度,而缓苗期较为适宜的温度条件白天为28-32摄氏度,夜晚13-18摄氏度,实际温度与适宜温度相去甚远。因此,结合温光条件分析,这一时期的蒸腾作用处于较低水平,这会明显影响钙元素的吸收。 蛤蟆叶,降落伞叶并存,且生长点受抑制 并发症:发生缺钙时除了“镶金边”这一典型症状外,还有其它一些并发症状,可辅助诊断,典型的几个特征是叶片会出现凸起的如同癞蛤蟆皮一样的“蛤蟆叶”,并且叶片四周会出现下垂,呈现类似降落伞状的“降落伞叶”,同时植株会伴有龙头叶片小,植株矮小等症状,在田间也都有出现。 由上图可看出,黄瓜不但出现降落伞叶和蛤蟆叶,而且心部上的叶片明显较小且舒展缓慢,并且植株节间短而矮小(下图较为明显)。 综上分析,从环境条件以及与镶金边相伴生的一些症状表现来讲,可以确定,于师傅黄瓜棚出现的叶片“镶金边”是由缺钙引起。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症施策,解决黄瓜缓苗期的缺钙问题。 节间明显短缩 对症施策要做好两方面工作1、提高温度 提高温度,提升叶片的蒸腾拉力,这是避免土壤中有钙却无法吸收(生理性缺钙)的最重要手段,同时气温回升会带动地温回升,从而促进新根生发和新根对钙元素吸收效率的提高。但是,大棚散热面积大,缺少增温设施保障,因此对温度的可控性差,对降温的引起的不良生长反应更为明显。 进入5月中旬,如果通过增加多层覆盖来升温,已经没有太大必要,因为气温波动最剧烈的时期已近收尾。这一时期提升棚内温度的主要有两种: 其一、提高通风温度。正常情况下,在温度高约32摄氏度的时候才放风,在这一时期可以将放风的温度提高到35摄氏度,这样可以增大棚内对热量的存蓄,在增强蒸腾作用对钙元素吸收的同时,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新根生发和吸收能力的提高。 其二、科学浇水。这个阶段从地下直接抽出来的水仍很凉,比地温、气温都较低,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如果直接用地下水灌溉,会加剧温度降低幅度,因此,准备灌溉的水,要提前出在露天蓄水池或棚内蓄水池内经过升温,使之尽可能接近棚室温度为宜。 预先没有这方面准备的大棚,只能通过调整浇水时间和浇水量来控制,浇水要选在温度较高的上午,这样在温度最高的中午12点到下午两点,可以最大化减小低温水灌溉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每次灌溉量不易太大,中等水流1小时左右为宜。 于师傅的棚,跨度14米,矢高近5米,空间大,夜晚散热也更快 2、叶面补钙 叶面喷施是弥补黄瓜生理性缺钙最快捷的方式,市面上这类叶面钙肥种类较多,大致有以钙肥为主兼有其它中微量量元素的螯合钙,以及成分相对单一的水溶态钙,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两类钙肥在喷施后一般次日就能起到明显效果,喷施的时间以傍晚为宜,夜晚较大的环境湿度,能使喷施后的钙在更长时间内保持水溶状态,从而提高其吸收率。 结语春提早栽培的目的在于提早收获,从而获得价格优势和较好的经济效益,缓苗时间越短越有利于“抢早”,而缓苗期的长短取决于这一阶段的管理水平。缺钙是缓苗期“镶金边”的主要诱因,在以上介绍的两种避免措施中,升温是关键,叶片喷施是重要补救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