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简单理解、认识MRI图像

 爱新觉罗圈爷 2020-05-12


浅析核磁共振里的T1、T2参数  

1、T1观察解剖结构较好。

2、T2显示组织病变较好。

3、水为长T1长T2,脂肪为短T1长T2。

4、长T1为低信号(暗),短T1为高信号(亮)

5、长T2为高信号(亮),短T2为低信号(暗)

6、水T1黑,T2白。

7、脂肪T1白,T2灰白。

8、T2对出血敏感,因水T2呈白色。

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

所谓的加权就是「突出」的意思:

T1加权成像(T1WI)——突出组织T1弛豫(纵向弛豫)差别;

T2加权成像(T2WI)——突出组织T2弛豫(横向弛豫)差别。

在任何序列图像上,信号采集时刻横向的磁化矢量越大,MR信号越强。

短TR、短TE——T1加权像,T1像特点:组织的T1越短,恢复越快,信号就越强;组织的T1越长,恢复越慢,信号就越弱。

长TR、长TE——T2加权像, T2像特点:组织的T2越长,恢复越慢,信号就越强;组织的T2越短,恢复越快,信号就越弱。

长TR、短TE——质子密度加权像,图像特点:组织的rH越大,信号就越强;rH越小,信号就越弱。脑白质:65% ,脑灰质:75% ,CSF:97%。

脂肪、骨髓不论在T1WI、T2WI和PDWI(质子加权像)图像上均呈高信号

肌肉T1WI、T2WI和PDWI上均呈中等强度信号(黑灰或灰色)

肌腱和韧带组织含纤维成分较多,其质子密度低于肌肉,其信号强度较肌肉组织略低,该组织也有长T1和短T2,其MR信号为等信号或较低的信号

骨骼、钙化在T1WI、T2WI和PDWI图像上均呈信号缺如的无(低)信号区

软骨在T1、T2加权像上信号强度不高,呈中低信号;

快速流动的血液因其「流空效应」,在各种成像上均(无)信号血管影;而缓慢或不规则的血流,如:湍流、旋流等,血管内信号增加且不均匀;

淋巴结组织的质子密度较高,且具有较长的T1和较短的T2弛豫特点。根据信号强度公式,质子密度高,信号强度也高。但在T1WI时,因其长T1特点,使其信号强度不高,呈中等信号;而在T2WI上,因其T2不长,使信号强度增加也不多,也呈中等信号;

无论何种类型水肿,细胞内或组织间隙内的含水量增加,均使T1值和T2值延长,Pd值降低,故在T1WIPDWI图像上水肿区呈较低信号,而在T2WI图像上则呈明显的高信号,对比鲜明。

来源|熊猫放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