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媳请家政打扫卫生被婆婆指责:年纪轻轻不做活,日子没法过

 唯晨说 2020-05-12


文/唯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有的人勤快有的人懒,只要不是太过分都还算说得过去,毕竟没有谁能做到别人眼中的恰到好处。同样,一个人只要性格不是太苛刻还是能接受别人与自身细微差别的。
古训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虽然强调的是时间的重要性,但这句话对很大一部分人来说并不适用,有些人多的是时间,缺的永远是金钱。
我常常在上班的早高峰上碰到成群结队的老年人,他们早早起床跟小年轻们一起挤公交,到离家很远的商场排队,一上午甚至一天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抢购打折产品或申领免费礼品。
那些东西的价值甚至还抵不上往返一趟的公交费,更别提另外还占用了几个小时。


记不清曾在哪本杂志上看到这么个故事,大意说一个很能赚钱的中年男人,作为母亲的儿子,他由于忙着“光宗耀祖”所以工作后就很少回老家,甚至一年到头都凑不出一整天的时间陪伴母亲。
有一次他决定陪年迈的母亲在老家住上一晚,得知儿子要留宿的消息后老母亲十分开心,把有儿子陪伴的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就喊醒熟睡中的儿子,神采奕奕地要去赶小城里第一班公交,她的目的地是距离住处一个半小时车程的超市,因为每天那个超市都会做活动赠送两颗鸡蛋,先到先得。
中年人跟着母亲上了公交,一路上破旧的车子晃晃荡荡都快把他摇吐了,终于到达目的地,看到超市的样子后他气得差点扭头走掉,做活动的超市并没有母亲口中的大气,就为了两颗价值不到一元钱的鸡蛋毁掉了他难得的休息时间,并且对他而言根本不缺钱,缺的是时间。
后来他还是没忍住冲慢生活的母亲发了脾气,一场准备已久的陪伴就这样被不同价值观搅得稀巴烂。


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并分不出孰是孰非,每个人所处的境况不同,思想和认知自然不会相同,不缺钱之人从来不会因为省下几毛钱而开心,从贫瘠中走来的人往往会为微不足道的额外收获兴奋上好几天。
现在人过日子讲究开源,老一辈人过日子则强调节流,省时间还是省钱全看个人选择,没有绝对的对或错。
刚过而立之年的刘威(化名)跟我倾诉发生在自己家里让他头大的婆媳关系,其实并没有什么大分歧,无非是家庭琐事中掺杂着两代人完全不同的生活观。
刘威同妻子华萍(化名)已经结婚5年,孩子已经读了幼儿园,日子过得一直不错,在今年之前他们是和父母分开住的,去年底刘威的父亲病逝后,他和华萍商量将母亲接来同住,毕竟家里就他一个儿子,母亲早晚是要跟着他们养老的,趁着母亲还年轻适应能力强,五十多岁还能跟着他们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帮衬。


本以为从来没有过婆媳矛盾的婚姻在合并家庭后能够一帆风顺,不料两个原本善良的人凑到一起却剑拔弩张。
发生在刘威家庭中的细碎琐事很多,他诉说了一阵后,情绪明显有所缓和,在他颠三倒四的讲述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请家政的事情。
华萍是一家公司的职员,虽然属于文职,但工作压力不比业务小,每天起早贪黑,有时候还会加班加点,幸好孩子已经送进了幼儿园,刘威又是弹性工作,两个人的时间还算调得开。
由于华萍工作劳累,所以结婚以来刘威都承揽了大部分家务,之前小两口过日子关起门来谁也不知道他们家里怎么回事,现在有了长辈同住,为了让母亲安心,刘威装出一副当家做主的模样,在这方面华萍十分配合。
问题就出现在小两口的演技过于真实,让刘威的母亲误会儿子绝对“拿得住”儿媳,起初华萍还有所忍让,后来婆媳之间的问题越发严重,终于在刘威头顶爆炸。
那天周末,华萍觉得家里有些乱就从家政公司预约了四个小时的清洁,等家政人员上门打扫的时候,搬来不久的婆婆惊呆了,在她的认知里只有电视上大门大户里的阔太太家里才会配保姆,并且那些太太们要么不正混,要么巴不得自家男人死掉好继承家业。


家政在的时候华萍的婆婆一直拉着脸盯人家做活,等人一走她就气哼哼地回了自己房间,华萍只觉得婆婆心情不好,并不知具体原因,于是给刘威打电话悄悄说了家里的情况。
毕竟她从结婚到公公去世,之前的5年里并不怎么了解婆婆,出于对老人情绪的关心,华萍还特别强调让老公在这个特殊时期多留意婆婆的情绪。
不等妻子说完情况刘威就猜出了大概,从小他就生活在母亲极度节俭的阴影之下,小时候家里常常因为要省钱让他自卑到不愿意跟同龄人结交玩耍,听到母亲盯着家政做活时他就能想到自己回家后会出现的场景。
等他忙完工作到家,情况果然不出所料,母亲神秘兮兮地把他拉到一边说:“你知道吗?今天家里来了个保姆。”刘威连忙答:“我知道。”
旁边的母亲就像没听到他的回答一样,接着说:“那人一进门就说是什么家政,一股脑在家里干了大半天活,收拾干净连口水都没喝就走了,你媳妇年纪轻轻不做活,日子没法过……”
听到这里刘威早就猜到母亲再说下去只会越来越离谱,马上打断:“妈,家政是我请的,我们平时上班忙,怕你做家务累着了。”
这句话虽然暂时堵住了母亲的嘴,但刘威从她的表情和眼神中读出了更多的不满,这才着急忙慌找人倾诉,希望能在家庭的暴风雨来临之前将婆媳矛盾化解掉。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不是所有矛盾都可以化解,并且矛盾能否化解这件事取决于当事人双方,别人纵使有通天的本事也很难达成。
老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所有扎根在人心坎上的情感,无论优秀还是糟糕都很难被外人所改变,能调整的只有当事人的内心,而非微不足道的外在原因。
有些事情根本做不到换位思考,比如婆媳之间,即便把婆婆换成亲妈,将儿媳换成女儿依旧难以解决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婆媳和母女之间的不同之处并不是有无矛盾,而是在矛盾和争吵发生之后心里是否存在疙瘩。
想要生活顺心就要学会尊重别人。
今日话题:价值观不同的两代人能磨合好吗?

唯晨说:愿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后 更加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