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媳,街上饭贵,咱俩就别花那冤枉钱了”“我得吃两份”

 唯晨说 2020-05-12

文/唯晨
中国有句歇后语——蛤蟆爬脚面,不咬人,恶心人。
几乎每个人在这一生当中都会遇到堵心的事情,有些事情原本无关重要,但确实会给当事人带来十分不好的体验。
就拿有些地方的传统风俗“女人不能上桌吃饭”来说,大清都亡一百多年了,竟还有人坚持着“男尊女卑”明言女人不允许坐主桌吃饭。
不知道为什么,生活中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把陋习当成传统文化。
人性的劣根性是一种心理反应,源自潜意识里的判断。若不能通过对新事物的学习提升个人素养,那么面对传统将很难做到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比如三寸金莲的残疾之美,要求女人裹小脚,再比如明目张胆地耍流氓,婚礼上的婚闹。
现如今裹小脚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大脚女人被歧视依旧存在,关于婚闹更是在个别地区仍旧是“喜庆热闹”的代表。
这些社会现象皆是因为部分人潜意识里的认知过于迂腐,不愿意与时俱跟着时代发展去修正自己歪七扭八的三观。

我的一位读者佩佩(化名)说自己结婚后越来越觉得跟婆婆无法相处。
婚前她对婆婆的印象挺好,每次见面都客客气气,婆婆一看就是任劳任怨的朴实形象。在没过门之前佩佩去过婆家两次,第一次是以老公同学的身份出现,婆婆对她十分客气。
第二次就是和老公确认关系后准备结婚,那次算正式去婆家见面。当时婆婆还给包了一个厚厚的红包做见面礼,对她的态度不仅客气还很热情。
佩佩的老公罗明一直强调自己妈妈是个善良的人,这辈子都不可能成为传说中的恶婆婆。事实上罗妈妈确实一辈子都很软弱,年轻时伺候一大家子任劳任怨,送走她的公公婆婆后,也即将成为别人的婆婆。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女人一辈子不容易,将来我绝不为难儿媳。”
罗明还有个弟弟罗亮,兄弟俩相差5岁,从小他们就都想要个妹妹,最终没能实现。一家四口三个男人,洗衣做饭和家务一直都是母亲一个人全包。
在他们的认知里女人就是伺候男人的命,直到罗明长大到市里读书才慢慢明白,这世上不是所有的女性都是劳动妇女形象。
当然佩佩并不是城里姑娘,她也生在农村,自小就看惯了操劳的母亲和刁钻的奶奶,女孩子的成熟与细腻让她很小就在心里勾勒出了丑陋的婆媳,妯娌以及姑嫂关系。

得知罗明还有个弟弟的时候,老实说佩佩当时退缩了,她害怕将来面对妯娌关系,但后来发现罗妈妈根本没有婆婆的架子,亲切的就像自己妈妈一样,这才让她悬着的心放下。
随着后来感情的发展,佩佩认定自己是幸运的,于是决定嫁给罗明。
由于小叔子没成家,所以婚后他们一大家子住在一起。
人多分歧自然多,住在一起的日子里不痛不痒的摩擦逐渐凸显出来,婆婆照顾人惯了,自然不觉得自己两个儿子和老公懒,毕竟对她来说男人坐吃等伺候已经是常态。
男尊女卑的家庭阶级让佩佩很不适应,虽然她的原生家庭亦是如此,但远没有婆家这般严重。
就拿日常的饮食来说,好饭一定要留给男人们吃,婆婆每次都是收底或者吃剩饭的那个。
有一次婆婆吃了隔夜的剩饭,大概是没热透当天就坏了肚子,佩佩觉得婆婆完全没必要留着剩饭吃,最后伤了身体。所以趁着婆婆吃坏了肚子就跟她讲道理:“妈,以后剩饭就倒了吧,你看现在吃坏了肚子伤的还是自己身体,多不值当。”
婆婆虽然没接她的话,但气氛的冰冷让她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可能管的太宽了。从那以后她跟婆婆的关系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方不再是那个平易近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长辈,婆婆脾气确实好,但骨子里固执古板。

女人之间一旦生出隔阂就会不自觉地较劲,这一点似乎不受理智控制,全凭潜意识的自然反应和日积月累的条件反射。
由于身子弱,佩佩怀孕后就没再上班,老公在市里工作住宿舍每周回家一趟,佩佩一直和公婆小叔子同住。
孕期婆婆对她很好,家里就四个人,好东西都给他们三个吃,婆婆一如既往吃他们剩下的饭菜。
十个月一转眼就过去了,佩佩生下儿子后因体质弱一直没下奶,孩子只能吃奶粉,如此一来罗明肩上的压力更大了。为了多挣些奶粉钱,他从每周休息调成了每月休息。
生完孩子后觉得不适应加上产后心情低落,老公又降低了回家的次数,佩佩明显察觉到自己性格发生了变化,婆婆扣扣索索的小习惯在她眼里越来越讨厌。
好几次她都想跟罗明说自己不要在老家待了,但理智告诉她老公一个人挣钱压力大,婆婆待她还算不错,这些情绪的出现全是自身原因。脑子里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般,佩佩的情绪起伏不定。
婆婆打心眼里就认为女人是家庭的附属品,特别是佩佩生完孩子后又没奶,除了是孩子的妈妈似乎没了别的价值。饮食上对她的照顾自然降了下来。
别人家孩子半岁后才吃大人饭,佩佩的儿子四个月就已经被婆婆抱着喂起了米汤面条。这也作罢,每次婆婆喂饭时总会对着孩子叨叨些暗含着男尊女卑的话语。
虽然孩子听不懂,但佩佩听得心烦,婆婆逗孩子本是无意,她也不好发作,情绪就一直压在心底,对婆婆也越来越厌烦。

那天赶上天气好,公公歇工小叔子也在家,婆婆提议去街上逛逛,两个男人都该买鞋试着买更合适,顺便也给孩子添置些新衣服。佩佩本不想去,但一想儿子也被抱上街她不放心,便跟着去了。
一家五口从村口搭车到了镇上,街上很热闹人也不少,像他们这种一大家子男女老少组团逛的还真不多见。
小叔子和孩子的东西很快就买齐了,公公脚大,合适的鞋子不好找,一连逛了好几家店都没遇上合脚的鞋,转眼便到了中午,跑了一晌午的小叔子直喊饿,非要在街上吃饭。婆婆正想阻止,佩佩的儿子也含糊不清地说饿。
就近找了一家馄饨店,四个大人带着孩子一家五口人就坐了下来。平时在家都是婆婆做饭端上桌,这次买饭爷俩依旧没动,佩佩抱着孩子不方便,只能是婆婆去买饭。
隔了一会店家端上来两碗馄饨和一碗鸡丝面,佩佩正奇怪这家怎么分开上饭的时候,婆婆开了口:“儿媳,街上饭贵,咱俩就别花那冤枉钱了。这个鸡丝面专门给孙子点的,馄饨给他们爷俩吃,等会给你爸买了鞋咱就回家做饭。”
听到婆婆这句话的佩佩整个人都懵了,平时在家她就觉得婆婆思想有问题,哪有一家人还分高低贵贱的道理,本以为是自己敏感了,这次看来根本就是婆婆的问题。一家五口逛街只买三份饭,明摆着三个人吃两个人看。
当时佩佩心里就恼了,她没有直接发作而是平静地说:“妈,咱这不是吃不起,是看不起。好不容易上趟街,我得吃两份。”
说罢把孩子往婆婆怀里一放,起身去叫了一份馄饨和一份鸡丝面。其实当天的她并没有太饿,只是在赌气。
大概因为这顿饭,回去时婆婆一路上都没理她。
佩佩说:“我觉得我婆婆脑子有病,她自己苦自己就算了,现在竟然试图让我也走她的老路。我还是外人身份时她对我好,还让我觉得她是个慈祥的人,现在变成一家人后简直恨不得让我别吃饭只干活。”

生活中类似佩佩婆婆这样的劳动妇女实在太多,如果说她们是恶婆婆显然是蒙冤了,但说她们没有错,也明显是对儿媳们的不尊重。
说到底还是三观和思想的差异所导致,婆婆不过是把媳妇放在了和自己相同的位置,自以为是地替媳妇拿了主意。本没有坏心,却做了令人厌恶的事。她所谓的中心点是自己的丈夫,儿子和孙子,却无意中伤了旁人的心。
做人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事情,贤惠虽然是一种美德,但再美也只能要求自己去做,谁都没有资格去替别人做选择,否则就成了绑架。
有些人已经习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他人,但这并不代表别人不愿牺牲就有错。
其实这世上并没有太多的“恶婆婆”和“坏儿媳”,多的是拎不清的糊涂蛋。
为了生活的美好和家庭的和睦,无论什么身份日常处事要懂得适可而止,做事有度才有幸福。
今日话题:你身边有没有过分节俭的人?

唯晨说:愿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后 更加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