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婚后婆媳同住,母亲频频找茬,我只好劝她回老家”

 唯晨说 2020-05-12

亲情像一朵盛开的花,会因亲人的爱护而变得更加美丽,也会因亲人的妄为而加速枯萎。任何感情,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该自居过高。平和才是维系感情的恰当方式。

-01-

婚后的辉子觉得母亲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母亲的强势让他频频在婆媳矛盾中左右为难。妻子虽说不上是个温柔的女人,却并不泼辣。

刘珍是个直爽的女人,虽然不会揪着小事斤斤计较,但也不会对看不惯的情况视而不见。这正是辉子喜欢她的原因。夫妻两人的感情一直不错。直到辉子的母亲住进来,家里的气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实,母亲是辉子和刘珍商量好接过来的。考虑到她一个人独居的冷寂,小两口决定给老人带在身边。一来能照看着她,二来不用周末频频往老家跑,自己也省事。

母亲是个传统的女人,见不得刘珍在家里穿着吊带睡衣晃来晃去。可是大夏天的,谁愿意在自己家里还长袖长裤捂得严严实实。为此她不止一次明里暗里说刘珍“不正经”。刘珍也不在意,呵呵一笑权当没听见。

再后来又因为做饭,刘珍摘菜把外面的老叶揪下来扔进了垃圾桶。婆婆觉得她娇气,好好的菜叶还能吃,非得扔了。就连炒个茄子也非要削皮。类似于这样被婆婆看不过眼的小事越来越多。

在老人家眼里,刘珍这样的女人简直不是居家过日子的主。出于对儿子的维护,一把年纪的婆婆开始干涉刘珍的日常。已经三四十岁的刘珍,开始抱着不反驳不争辩也不听不搭理的态度和婆婆相处。

-02-

随着相处时间的增长,有些话有些事要想不听不搭理根本不可能。婆婆见自己说什么儿媳都不当回事,心里越来越生气,干脆就开始跟儿子告状,想让儿子好好管管这个家。

结婚这么多年,辉子心里自然清楚刘珍是个什么样的人。更何况母亲说的好多事在他看来再正常不过。为了安抚母亲的情绪,他只好装模作样的说了刘珍几句。

小两口演戏给老太太看,可老太太又不傻。她很快就发现儿子打从心眼里是向着儿媳那一边。这更加勾起了她对刘珍的不满。

三四十岁的女人,整天擦脂抹粉描眉打眼。还跟年轻小姑娘似的讲究吃穿。一想到这里,老太太就火急火燎。觉得这种事情自己如果不帮儿子管管,家底迟早要被败光。

几乎所有的婆媳矛盾都是由一方试图管另一方而引发。当婆婆拿出所谓的“家规”管教媳妇时,刘珍的直爽便成了暴躁。家马上就成了两个女人的战场。

刘珍把从一开始对婆婆的不满一股脑的倒了出来。说什么都不愿意再让她住在家里。辉子也被自己母亲每天“训话”折腾得身心俱惫。

-03-

在一次刘珍当面戳穿婆婆的“家规”是专门为她量身定做时。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婆婆觉得这样的儿媳实在是目无尊长,搁在过去不光要挨打还得休掉。

辉子虽说也觉得妻子当面顶撞母亲的做法有所不妥,但他能理解妻子的焦躁。住在一起这么久,他亲眼目睹母亲是如何步步找茬,一点点把妻子逼成如今的模样。

为了自己的家庭和睦,也为了能让母亲不再整天“操心”受累。他决定把母亲送回老家。自己和妻子依旧像从前那样每逢周末再回去看她。

怕母亲误会,辉子用一种委婉的方式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结果,误会依旧没能避免。她听明白了儿子的意思,就是认为错在她。于是伤心的说:“儿呀,你可不能娶了媳妇忘了娘。”

见母亲如此伤心,辉子的心开始痛。他也想一家人住在一起其乐融融。可母亲的种种做法实在让这个家无法欢声笑语。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便反问母亲:“妈,那你现在想让我咋办?”

老太太虽然看不惯刘珍,但儿子和儿媳已经成家很多年,孩子大了不说,儿子和儿媳之间感情也比较稳定。想来想去,她觉得这个家里只有自己多余,既然操心不落好,那干脆就放手不管。

-04-

不同的时代都有它们独有的特色。思想的差异性多是由时间造成,两代人之间,别说没有血缘关系,即便是直系血亲,也难免在对待同一件事物时有着千差万别的看法。

价值观、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是导致两代人不能共同生活的根本原因。事实上,关于过日子谁都没有经验可谈。人生是一场不能回头地前行。上一辈的所谓经验,对其下一代人来说有时候是一种启发,有时候是一种阻碍。

生活的样子需要自己摸索,夫妻之间如何相处旁人更是无法置喙。

作为长辈,想要和孩子融洽相处,就得做到思想要与时俱进。总拿老一套的观点,去框划年轻人的生活,产生矛盾在所难免。

作为免辈,虽然很多时候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并没有错,偏偏又被长辈误会。理应真诚地与之交流,并不是用一种不理不睬的冷漠态度,任其自导自演。这样的行为不仅能解决问题,很多时候会把问题激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亲情和爱情都是一个人生命中不可或缺,且相对重要的感情。在两者之间发生冲突之时,要考虑的不是抉择而是调和。任何时候逃避都解决不了问题。

今日话题: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被长辈看不惯的经历?期待你的留言点评。


唯晨说:愿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后 更加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