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七章:无问其病平为期,无奈尚刑有西医(朱国琪原创)

 朱国琪三眼道人 2020-05-12

朱国琪(三眼道人原创)

这篇文章,我其实已经构思了很久,但是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要写中医和西医的区别,这个题目确实比较大。我只能从我十几年来从医的经历来讨论这个问题。如果有人有不同的意见。还请一笑了之。

还是用一些最近治疗的病例来插入讨论吧。

有一个涂姓患儿,4岁。有一天我正在看诊,一个风尘仆仆、满面焦虑、面色黝黑的汉子,抱着一个奄奄一息的小儿走进诊室。我一看,这小孩子不断的喘息、咳嗽、痰也吐不出来。非常的粘稠、呼吸非常困难、张口抬肩。一看就是哮喘病。

四岁的小孩怎么就得哮喘了呢?仔细一问:他八个月大的时候,得了一次感冒发烧,到医院去输液打针,烧倒是退下来了。但是从此开始了苦难的历程。反复的感冒发烧、反复到医院、诊所输液打针。这三年来,这个过程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我看他父亲头上的皱纹,都可以夹死蚊子了。他跟我说过好多次,不知道这个小孩还能不能养大。

最近这十来天,每天都要用至少3次布地奈德,还要到诊所输地塞米松才能暂时解决哮喘的问题,经过多方打听,找到我们红房子中医。

第一步先解决肺上面的寒湿问题,第二步解决中焦脾胃饮食,最后才补肾填精,给他把用激素透支的肾精填补回来。最终,经过四个多月的治疗,小孩的身体基本得到解决。现在已经没有咳嗽喘息。以前晚上整夜都没办法睡觉,现在可以一觉睡到天亮。饮食、排便都正常。也长胖长高了不少。他老爸终于开心了,眉头舒展了。

就这个问题,我们知道西医常规的做法就是抗生素和激素。最早的抗生素就是弗莱明发明的青霉素,后面逐渐衍生发展为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现在各种五花八门的抗生素就都出来了。那么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时候会发生什么问题呢?

首先,是肠道的菌群紊乱,把我们的胃肠道微生态系统给崩溃掉了。其次,应用过抗生素以后,人会有一段时间萎靡不振。特别是小孩子,用过抗生素起码有一个星期左右饮食都很差,面色苍白、发青。记得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有一次牙痛,朋友介绍了甲硝唑人工牛黄胶囊,吃了以后。食欲下降、纳呆纳差、大便秘结、全身肢软乏力。从那以后我对抗生素产生了恐惧。现在搞医了以后,起码家里孩子都没有用过抗生素。

特别是应用激素,我们都知道常用的是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强的松等等,它的副作用写的很清楚,最常见的就是:骨质疏松、伤口愈合缓慢、血糖升高、免疫力低下等等。

就拿骨质疏松来说吧。按中医的分类,人体从外到内、由浅到深,分别是:皮毛、腠理、肌肉、血管、经络、六腑、五脏,最后才到奇恒之腑。奇恒之腑又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为什么人的年龄大了以后会出现骨质疏松、脑萎缩?就是因为奇恒之腑里面储存的能量越来越少了。如果有人学过中国传统内家拳的话就知道,高手都是“骨重髓满”这种层次。

而激素就是把你骨头、骨髓、大脑里面储存的能量提前释放出来了。这个能量是最深层次的,中医叫做“元气”,它可以用来治疗人体非常多的疾病。但是,用完了以后是没有办法补充的,病人就会短寿。可怜的人们,还什么都不知道。觉得用了激素以后,吃饭香了,人变胖了,精神好了。实际上是提前在透支生命。

我给这个小孩子的治疗,前面两个月都是在不断的扶正、透邪、调理中焦,后面两个月一直都在添精补肾,填这个激素挖出来的窟窿。幸运的是,他现在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西方的国家,大多处于苦寒地带,生存艰难,多是向大自然索取和掠夺,文化中就带有掠夺性,其医学体系的诞生也是对抗为主,所以抗生素、激素、手术、打针,无所不用其极。但是我们要知道,掠夺之后所带来的后果,往往是满目疮夷。

中医诞生于中华大地。中国地大物博,处于温带,物产丰富。我记得小时候跟外婆去山上采蕨菜,她用的词都是“讨蕨菜”。对大自然怀着敬畏之心,向大自然求生存。所以中华的文化是以“和谐”为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现在所说的可持续发展。

可惜现在中华儿女很多人不自觉警醒。也开始转向掠夺。吃冰凉的、熬夜、大鱼大肉、把自己的身体糟蹋得无以复加。最后身体垮了,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全部都出来了。对自身还不反省。一味要求那种速度很快的医学。

我调理血压一般都要求病人至少吃六到八个月的中药。这样子可以把血压调到正常,并且以后不复发。但是,病人无法理解,也无法坚持服药。因为这样子就相当于把他的人生摧毁了,没办法胡吃海喝了。西医就很快,吃一颗降压药马上血压就降下来,但是慢慢的开始出现肾损害、心脏损害、大脑损害,最后中风、脑梗、肾衰竭。躺在床上,悲哀的人生开始了。

还有痛风,我们在用中药的时候,经常会把深层的毒素挖出来,病人有时候会出现暂时的症状加重,但是他完全不能理解。这时候他就不愿意再继续进行了,解释也没有用,他还觉得你是个庸医。所以他们就追求止痛药加上激素这种联合的方式,最好马上吃完、马上不痛。但是潜在的风险是看不见的,以后只会越来越重。

所以宣传中医,宣传扶阳医学,是中华文化的关键之处。只要中医不灭,中华文化就不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